《妙笔生花》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一篇:随机成文 妙笔生花

《妙笔生花》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随机成文妙笔生花——— 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依托文本进行随文练笔

【内容摘要】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小练笔的“身影”犹如一缕春风拂过,给语文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力量,在语文课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文练笔”作为一种特殊的读写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通过仿写、补白、续写、改写等方式,为学生打开了写作之门,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读中悟写、读中学写、以读引写,成了许多一线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随文练笔挖掘写作资源训练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地写作表达;写作是阅读知识的巩固和发展”。新课程背景下随文练笔,它要让学生融入文本的角色之中,将个性化的解读感悟流淌笔尖。有效地随文练笔训练点的选择,能掀起课堂高潮的写话练习,也是优化语文课堂的显著标识。所以说,课堂练笔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文本恰当的练笔点,能否启动学生的练笔欲望。当然,从读到写是一个质的飞跃,是一个艰难的转化过程,关键是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巧妙地从教材中挖掘写作素材,用心引导。在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去挖掘引导,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找准练笔的入手。

一、休味语言,仿写迁移。小学作文教学遵循的是“由仿到创”的基本途径。人教版课文中一些精彩的片段描写,非常适合学生仿写。只要抓住文本中生动、经典的句式,如:比喻句式、拟人句式、反问句式,排比句段、承接句段等一些形式感较强,表达效果独特的句段进行反复体味语言,从形式模仿上入手,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三年级上册的《花钟》一文,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各种不同花儿开放的时间。学完这一段后,可让学生写其它花儿的开放;《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四自然段对西沙群岛海底各种各样的鱼儿的形态进行了描写。学了这一段后,让学生想象一下西沙群岛海里还有哪些不同形态的鱼儿,然后再挑几种 1

写下来,这样不仅达到了与文本的对话,又内化了学生能力。

又如《金色的草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结尾处有这么一段话:“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这是一段充满童趣和诗意的文本语言,对它进行形式上的仿写训练,不仅有帮助学生体验包含在句式中的情趣,而且对于丰富学生对相对贫乏的抒情语言范式具有一定价值。因此,我安排了如下仿写练句:

家是温暖的港湾,多么的妈妈,多么爸爸,每当看到他们的身影,我便会。

这个训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穿插进行,既是语言训练,又为学生表达感恩的情怀提供了语言训练平台。

当然,言语形式之所以具有生动的表现力,是因为它与语境相适切,如果将其与语境剥离,那就会训练枯燥,学生难以接受不说,也失去了体味语言、积淀语感的意义。好的随文练笔能够与课文阅读融为一体,与文本理解相辅相成,在课文语境中进行语言实践,既能深化文本理解与言语感悟,又能积累形式,迁移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抓住空白,激发想象。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意义空间。有些课文的中间或结尾嘎然而止,耐人寻味,这些地方正是作者没有言尽,情感表达最为强烈、深沉、含蓄的地方。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的空白点,让学生体会到空白背后的“烟波浩渺”,化空白为练笔点,让学生写写作者没有言尽的话,把课文情节跳跃的空白处补上,使文章内容更加具体、完整。如《黄山奇石》中有这么一段:“黄山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他们起名字呢!”教师可以出示一组黄山奇石的图片说:“同学们,老师想请你们当一回小作家,挑选一块你最喜欢的石头来写一写,好吗?学生将会个个跃跃欲试,好的作品便跃然纸上。

以上练笔,教师可通过让学生看一看图片,把他们带入写作境地(转载请注明来源:);通过写一写黄山奇石的样子,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这样不仅丰富了文本的内涵,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巧用插图,构建情节。 艺术家罗丹说过“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小学课本图文并茂,它描绘了课文局部内容或全部内容,主要起着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插图与课文

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思维,拨动学生的情弦,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表达图意,挖掘插图的内在作用,进行艺术性的再创造。

如《搭石》一文,教师可利用文中的插图来唤起学生的表象,从“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是美吗?”来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把这些美连成一段美文,为学生学习课文渲染了一种如诗如画的气氛,也较好的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促使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为整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四、奇思妙想,续写拓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复杂,更丰富多彩。”小学语文书上的好多文章往往是言尽而“意犹未尽”, 结尾都写得震撼人心,能唤起者的感情共鸣,是训练小练笔的好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取文本言语信息进行重新组合,使文本的主题得到多角度的内容重构。通过种种言语实践,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展开联想,构思新情节。把这些悬念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变成自己的作品。

《小摄影师》一课,课文结尾让人觉得意犹未尽,想象的空间比较大;小男孩到底来不来?如果来,门卫会怎么说?怎么做?他和高尔基再次见面时,他们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如果不来,又会发生什么事?这样指导学生便个个兴趣盎然,创意无限。还有《穷人》《凡卡》《小木偶的故事》等课文在结尾处都“意犹未尽”,有很大的创作空间,很适宜引导学生开展续写练笔。

还有一些文章的结尾很耐人寻味,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教学中可以以此设置悬念,引导学生续编故事。如《给予树》中金吉娅送到援助中心的洋娃娃,小女孩是否收到?若收到了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学生写起来十分有兴趣.

五、读中改写,分享佳作。“改写”基于文本,又不同于文本;有所依托,又必须创新。语文教材每册都编排有古诗,这些古诗的内容浅显易懂,若能让学生根据课文材料和自己的生活积累,对课文进行加工改造、创新,既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的准确度与深度,又创造了语言运用的机会。改写可以是人称的改变也可以是文体的改变。如《游子吟》这首古诗,在学生理解诗意后,可让学生借助课文的插图和诗句进行改写,注意写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让人读了深受感动。

在学习《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行又开封。”时,可引导学生理解诗人“意万重、说不尽、又开封”的那种矛盾的心情,他想对家人说些什么?他害怕漏掉什么?他打开信封后做了些什么?教师可以抓住这些词句,引导学生想象、描述,把古诗改编成一个小故事,这样又巩固、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和对诗人感情的体会,同时也完成了由古诗向记叙文的文体转换。

人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赞赏和鼓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所以,在学生依据材料,重新构思,用不同文体写出自己的作品后,可以在班级进行学生之间的互评,让这种创新的激情在赞赏和鼓励得以延伸。总之,准确把握教材,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紧紧依托文本,巧用随文练笔,让学生在读中学写、读写结合,使理解和运用相得益彰。就算是片段也可以妙笔生花,就算是片段也可以文思泉涌!只要教师坚持不懈,一定能使学生在写作时,文思泉涌,妙笔升花,能让小练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真正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2014第8期)

2.《小学教学研究》(2014第2期)江西教育出版社

3.《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4. 崔峦著的《随机成文点墨成色》一文

第二篇:沐浴书香 妙笔生花

沐浴书香 妙笔生花

五办1张志萍

一、以课内阅读规范习作:铸造语言合金,实现读写转化 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佳作,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表达形式,对学生的语言规范具有引路的作用。我可以引导学生借鉴、移植内化为自己的习作素养。

1.借词语丰富储备--从读学写,积累语言素材

积累--是指语言材料的积蓄。是将学生的习作直接和书本知识、社会生活挂起钩来,为习作做好铺垫。实践证明: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学生大量的感性的语言结累和反复的实践活动。除了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方法、多种途径(例:感悟语言文字的特色,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熟读、背诵优美语段等。)注重语言结累以外,还积极鼓励学生广读课外书,将自己认为必要的东西经过分类,抄摘在本子上或卡片上,第一方面是词语的积累。成语、谚语、歇后语、日常用语、描写性词语等都是摘抄的对象,日常用语还可分为:文具名称、蔬菜名称、家具名称……;描写性词语可分为两类:一是动态性的;如表示“看”的词,“走”的词,“说”的词,“笑”的词……。二是形容性的;如表示“快”的词,“慢”的词,“好”的词,“热”的词……。第二方面是好句的积累;重点摘录的是含义深刻的句子和写得好的描写句。分类可以是粗线条的,也可以是细线条的。粗的可分四大类:人物描写句;景物描写句;哲理句;名人名言。细的各类还可分出各小类,如:景物描写句可以根据季节划分成春天描写句、夏天描写句……。第三方面是片断的摘录;可分四类;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第四方面的要求较高了一些,适用于高年级,主要是作提纲笔记和写心得体会,例:列小标题、列提纲、摘要点、写读后感等。第五方面是生活语言的积累。引导学生并逐步培养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收集和处理信息的习惯和能力,做生活的有心人,勤观察,勤思考,勤记录。这样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定期阅读、交流,一方面增加了阅读量,激发了学生读书、读报、观察生活的兴趣和热情,更重要的是积累了大量的“原材料”,为日后的加工、制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匆匆》一文,语言优美,词汇丰富,读起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学了这一课后,我们可让学生们将优美句段积累下来,使文本中丰富

的词语“及时”进入学生的语言仓库,让学生把所学的词语扎根在心里。

2.借形式迁移规范--从读学写,默会表达技能

再如教学《匆匆》一文时,通过反复朗读,学生体会到了语言中的韵律美以及文章的结构美。这时,引领学生读中想象、读中悟情、读中积累之后,可安排这样的小练笔:文中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呢?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再写几句吗?文本中都是经过锤炼的课文,而课文中往往有一些高度概括的内容,教师可抓住概括处进行扩展练习。如结合《老人与海鸥》,假设自己是其中的一种海鸥,与老人互诉心声,写一段。再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语言精炼,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可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这样的练笔,会使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刻、透彻与全面,情感也随之不断的丰富与细腻等。

从教材的语言表达形式(句式、段落结构等)入手,让课文成为学生习作的范本、习作的拐杖。通过吟诵、练笔,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的谋局布篇、遣词造句的方法,并学以致用,提高习作能力。

二、以课外阅读丰实习作:充实源头,实现读写提升

1.疏通阅读脉络,滋养习作源头

在教学中,我鼓励、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书籍报刊,阅读各种类型、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作品,广采博闻,开阔视野,促进学生形成有意义的文化积累和建构。

搭建班级图书角的展台。本学期我们班的图书特别多,图书质量特别高。为了方便学生借阅,我请学生们自己制作了借阅卡,把书名、作者、梗概、精彩之处及喜欢的原因写在上面,作为图书的推荐,方便其他人的了解,并开展“让好书与友情一起漂流”活动,看谁的书被借阅的次数多的奖励机制。几乎是每三天就得一轮全班范围内的借书。有的同学甚至一天就想借一次书,因为我限制了一般读书的时间,加上是借阅别人的书,所以学生读书兴趣浓厚了,速度加快了,数量也增多了。大多数学生对图书角的书都浏览过。

在后续的课外指导中,可要求学生每天至少有40分钟的课外阅读,每周五的课外活动是阅读课,利用这一节课进行课外阅读体会交流。学生在读经典名著,看名家名篇中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作者习作的方法,滋养阅读与习作的脉络。

提供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享受成功的喜悦、由成功而产生心理的一种满足感,这又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沾沾自喜、喜形于色是成功之后的表现,这满足感、成功悦又是以后进一步开展活动的动力。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样有成功悦、成就感的产生。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做的读书笔记、名言警句优美语句的摘录本、自办的一张小报如能在教室的墙壁上、学校的扳报上得到展示,小学生就有成功的快乐。我多次提醒同学们把自己读到的妙语佳篇制作一个剪贴本,进行分类粘贴,利用阅读课读给同学们听,有的同学就迫不及待的询问,是什么书上的文章,让后也买来的阅读。有时,我遇到好文章我也会利用课前时间介绍给同学们,告知他们此书很值得一读。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多地提供这样的墙壁、这样的扳报,为更多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另外,对于学生在家读书的情况,我还力求家长的协助,请家长把孩子在家读书的内容及其读书的数量以书面的形式--读书亲情卡,亲子读书卡写下来,我在班级内进行张贴纪录,为学生们树立阅读榜样,为群体阅读兴趣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氛围。

2.激活阅读积累,促进读写结合

如果缺乏阅读方法的有效指导。即使有了阅读量的积累,课外阅读也只能是“读书百遍,其义不见”。 因此,我精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教给学生读书做记号,读书做笔记的简单读书方法,让学生掌握一种或几种适合自身特点的读书方法。要求学生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摘录在读书笔记中,鼓励学生多写读后感日记。指导学生做好专题性读书笔记,做到“读一读与主题相关的书籍杂志”;“抄一抄与主题相关的好词、佳句、妙段”;“背一背与主题有关的好词、佳句、妙段”;“编一编与主题相关的童话故事、诗歌”;“想一想与主题相关的金点子”;“画一画与主题相关的图” ;“问一问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先教给学生简单的读书方法。

三、以习作促进阅读:拉动“内需”,实现读写生成

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减少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关键是让学生的一些疑惑和困难在主动的阅读中得到解答,树立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作的信心。

1.以写促读--拉动语言内需

在习作中,当学生碰到词不达意,言辞单调乏味等困惑时,正是学生阅读的需求期。此时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能迅速促进读写的转

化。如有学生在写“雪”的相关文章时,我及时提供描写雪花、雪地、雪景、雪人的阅读材料,在“饥肠辘辘”中递来的美食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完全主动的吸取与储存,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2.因写而读--拉动表达内需

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表达形式无力的困惑。此时让学生借助例文地读来进行迁移仿写,往往能使学生茅塞顿开,顺利成文。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每单元都安排有重点训练项目和读写例话。每次习作前,我都指导学生围绕重点训练项目,回忆相关的课文,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有层次地进行观察、搜集材料,使读与写紧密结合起来。如:十一册第四单元重点训练项目是:“分辨事物和联想。”习作的要求是:“写一篇作文,描写一处景物或一件东西,要突出重点,把由远处景物或这件东西联想到的也写进去。”第五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展开丰富的想象。”习作要求是:“选择一样你喜欢的事物,写一篇作文,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历年来,这两单元的习作由联想到想象的飞跃是个难点。因此,我在教讲读课文《月光曲》时,特别注意了这一点,结合课文讲解,使学生明确:联想是由一个人或一个物想到另一个人或物;想象是人们根据过去的见闻和生活体验,构思出从没有过的或是根本没有出现过的情景。再引导学生选读一些类似的文章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四、注重练笔,强化学生的感悟。

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常说的“回肠荡气”,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正是说文气在我们胸腹之间流转激荡。自身气足的人是善于吐纳的,善于吐纳使学生的写作激情更容易奔放了。

本学期,我们继续重视学生的平日练笔,除了作文外,我们的日记一直坚持得很好。很多同学的日记不再是流水帐,涉及的范围很广,或记录一天的活动,或描写感人的事例,或学习身边的榜样,或诉说心中的烦恼,或反思存在的问题,或请求老师的指点,他们说做人,说尊严,说正义,说责任,说朴素,谈爱心,谈同情,谈宽容,谈互助,谈友情,聊敬老,聊尊师,聊生命,聊自然,聊学习……通过写日记,使他们注意到了日月的更替,花儿的芬芳,感受到了浓厚的亲情,真挚的友情,师长的关爱,更敏锐地觉察到快乐的音符和潜藏的暗流。一年下来,我感觉他们真的长大了。作文水平提高了,书写进步了,思想深邃了,心理健康了,责任心加强了。会理解他人了,会孝顺父

母了,会排解忧烦了。心中有目标了,学习更努力了,我想这就是练笔的好处吧。它既让人学会了观察,又让人学会了感悟。既在磨练意志,又是道德长跑。它是形成心理健康的一种途径,是学生感悟能力及世界观形成的良好辅助剂。有了生活素材,有了正确的人生观,有了写作的基本技巧,学生们的作文怎能写不好呢?从写100字的文章都打怵的过去走到了可以在40分钟的时间里平均达到400字的数量的今天,很欣慰学生们写作水平的日益提高。本学期的日记,多次无一人未交,而且大部分学生日记数量多,质量高。欣喜之余,归结原因如下:

反馈及时,起到了督促作用。每周的日记,我都尽量及时批阅,假如未能抽出时间批阅的话就请小组长检查,以书写的认真程度和字数的多少定质量,然后小组长把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统计清楚,再按质量在小组排名。这个反馈方法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为每位学生都不愿让自己的日记在小组排名靠后,更希望老师在班内反馈信息时被称赞。

实践证明,大量的阅读积累与习作指导有效结合是学好语文的法宝,这是一片丰沃的田野,耕耘之中,回报丰厚。我将满腔热情地和学生一起在这片沃野上开掘、耕耘、收获。

第三篇:第一讲妙笔生花写文章(学生用)

语文培训资料

第一讲妙笔生花写文章(学生用)

【重点难点】

1. 通过阅读,细细揣摩写作的技巧与方法。2. 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与方法。

3. 熟练运用各种修辞方法。4. 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修辞魔法书】

1. 排 比

排比就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在一起,来表

达相关内容的修辞方法。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例:○

江里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写出了漓江的静、清和绿。)

2风在树梢,风在河上,风在剑桥老师的袍袖,风在剑桥少女的裙裾,风不再冰冻,而○

只是一股凉意的流动。(写出了春风的轻灵与无处不在。)

3碧绿的湖水时而平静无波,文静得像个小姑娘;时而微波荡漾,好动得像个顽童;时○

而像个慈祥的母亲,温柔地抚摸着低垂的绿柳。

2. 比 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利用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的相似之处来进行说明或者描写其中一

种事物的修辞方法。可以使事物更鲜明生动,让读者的印象更深刻。 明喻:明显地打比方。用“像”“如”“好像”“仿佛”“如同”等词语把被比喻的事物和

比喻的事物联系起来。表达时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 暗喻:较隐藏的打比方。常用“是”“成为”等把被比喻的事物和比喻的事物联系起来。 借喻:不露痕迹的比喻。被比喻的事物不出现,直接用比喻的事物代替。表达时直接使

用喻体,而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1漫山的红叶,像诗一样让人回味无穷,像画一样让人赏心悦目,像歌一样让人陶例:○

冶性情,像舞一样让人轻舞飞扬……()

2城市细致而又宁煦,○是女孩手中暖融融的毛衣;乡村粗糙而又温暖,是妈妈手上厚厚

的老茧。()

3几十挺机枪喷射出无数火舌,交织成火网,阻挡着战士们前进。○()

练一练:请找出这三个句子中的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

本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拟 人

拟人是指把物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和情感的修辞手法。

1能够看到这些靓丽的波浪在苍茫的江面上热烈的舞蹈,例:○能够看到那一片片朴素的

渔舟在迤逦的遐思中织出的明亮含蓄的波纹,不也是一种难得的诗意吗?

2朵朵白帆,慵懒地躺在江面上,展现出各种各样的美好姿态。远处慢慢散步的白云,○

悠然地在大江上踩出一行行彩虹般的足印。

【作文城堡】

一、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一起来为“幸福”寻找最合适的喻体吧。

本体:幸福

喻体:1. 一杯清新且芬芳的香茗2.3.

4.5.6.

二、用暗喻的形式把上面的文字快乐地连词成句,联句成篇

幸福是一杯香茗,清新且芬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欣赏。

请以“幸福藏在__________”里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幸福藏在饺子里

幸福是一杯香茗,清新且芬芳;幸福是一缕阳光,明媚又温暖;幸福是一池春水,清澈

且深邃??

——题记

这是春日的一个午后,淡淡的月季花香悄悄爬过窗沿,缕缕芬芳,微微翕动我的鼻翼,

感觉舒服极了。在外婆的积极号召下,我们全家启动了“家庭幸福a计划”——包饺子!

身材魁梧的舅舅哼着小调挥舞着两把菜刀,只见他对着钉板一顿狂轰滥炸,肉泥腾空

而起落入盆中,然后妈妈赶紧往肉馅里放入盐、味精、鸡粉、翠绿的小葱、新鲜的芹菜等

等,粉红的肉馅中闪耀着晶莹的绿色,看起来就是视觉的享受,味道一定美味极啦!

外公外婆把早就准备好的饺子皮端到桌子上,“唔!”终于要开始包饺子了,我们全家

都纷纷围坐在餐桌旁开开心心地包了起来。只见爸爸妈妈麻利地把饺子皮平整地放在手里,

然后用勺子舀了一些肉馅,接着用手敏捷地捏了捏,叠了叠,一个胖胖的饺子宝宝腾空出

世,远远望去像微笑着的嘴巴,又像一个漂亮的小小荷包。我模仿他们的步骤慢慢地包起

来,可是到捏饺子皮时,却怎么也捏不紧,我的小脸急得通红,大家看我这副模样都哈哈

大笑,外婆对我说:“孙伢子,你就用脚踩都踩不紧的,你应该先抹一点水,粘在饺子皮边

上,才包得紧。”原来是我偷师失败呀!随后我又练习做了几个饺子,虽然外观不太好看,

但总算包紧了。

“我们放些硬币到饺子中,看谁能幸运地吃到?”我兴奋地提议道。大家一致表示同

意,并在饺子里放入几枚硬币,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后来吃饺子时,当妈妈双眼圆瞪,满

脸神秘地一笑时,爸爸立马猜中:“老婆中暗器了!”大家都开心地大笑起来,紧接着我也

幸运地吃到了两枚硬币。

我们全家吃着美味的饺子其乐融融,幸福的味道在这个春日的午后徜徉徜徉??

幸福藏在约定里

幸福,是一杯香茗,芬芳且甘醇;幸福,是一缕阳光,明媚而和煦;幸福是一池春水,

宁静又深邃。

——题记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透过车窗,风中夹杂着淡淡的桂花香,丝丝缠绕,翕动着我

的鼻翼,我的心仿佛是一只美丽的蝴蝶在秋姑娘的金色羽翼中翩翩起舞。

我们一家人哼着小调,迎着徐徐的清风来到了黄花机场,准备送我亲爱的姐姐去搭乘前

往英国的飞机。

我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小胖墩,我喜欢我的爸爸妈妈,也喜欢姐姐,我们就像一窝幸福的

小兔子。现在,姐姐得到了去英国深造的机会,我真为她感到开心啊!我想,在那遥远的国

度,那里一定有宫殿般富丽堂皇的学校;有天使般充满魔力的老师;有让人大饱口福的美食;

更有能实现我公主姐姐美好愿望的魔法棒。突然间,美丽的憧憬和希望在我的心中腾起了五

彩缤纷的焰火!

可是,分别的时刻快到了,逐渐流逝的时间,仿佛是一张诡异的罗网,一点一滴地把我

的兴奋悄悄收起了,只留下念念不舍的忧伤,在肆意地占据着我的心灵。晶莹的泪花从我的

眼睛里“滴答滴答”地掉下来,我埋着小脑袋默不作声。

“弟弟!”这时,姐姐走过来,抚了抚我的头发轻轻地蹲下来,微笑着看着我,可我分

明看到她眼圈红红的,“答应我,你一定要认真上课,好好学习,争取考满分哦。”我点了点

头哽咽着对姐姐说:“好!明年夏天我一定会来英国看望你,拉钩!”当我们小手拉在一起时,

就定格成了这个午后最美的约定。

浩瀚的夜空,调皮的星星在闪烁,我仰起小脑袋,脑海中浮现出我和姐姐的约定,期待

重逢,我幸福地笑了??

四、赏析习作,畅所欲言,回答以下问题。

1.请任选一篇,找出这这篇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请任选一篇绘制结构图或者写出提纲,体会哪些地方是详写部分,哪些是略写部分,小作

者为什么这么安排呢?

3.让手中的笔飞舞起来,在文中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知识花蕊】

1.描写烘托式开头:这种格式的开头,从写景下笔,抓住景物的特征,起到渲染环境气氛、

烘托文章中心的作用,引出即将出现的人物和发生的事件。

2.写记叙文,要注意审明题目,选材得当,叙述具体明白,条理分明,详略得当。抓住人物

的动作、语言,心理等进行描写。并且千万不要忽略环境描写的作用哦。

3.议论抒情式结尾:这种结尾,直接发表议论、抒发情怀,令读者去思考,余味无穷。

4、画龙点睛式结尾:在文章主要内容写完后,采用含义深刻的话来结尾,既点明题意、突

出中心思想,又能使读者深受启发,得到教育。

【读一读】

锦鲤鱼池(节选)

下雪了,这是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雪花飘飘,树白了,房子白了,大地也白了。

——题记

在所有的风景中,我最喜欢雪景。雪景最像童话世界。从空中飘落的一片一片的雪花,

正一点一点地把这个世界变得纯洁。我相信,所有的心——无论是人的心,还是动物的心—

—都会在这个纯洁的世界里得到净化。

京巴狗地包天有一身雪白的长毛。在旋转的飞雪中,她也疯狂地旋转。

“猫哥,你是不是看不见我了?”

真的,地包天身上的白毛和周围的雪景,白成了一片,已分不清哪儿是旋转的地包天,

哪儿是旋转的飞雪。

“地包天,你在哪儿?我怎么看不见你?”我故意大声地呼喊着,我想让地包天高兴。

“你真的看不见我吗?”地包天果然高兴得连声音都变了,“你当然看不见我了,因为

我是白雪幽灵!”

地包天刚说完她是“白雪幽灵”,就一头栽倒在雪地上。

“你怎么不转了?”我急忙跑了过去。

过了一会儿,地包天才睁开眼睛:“猫哥,你怎么有八个脑袋?”

地包天转得头晕眼花,居然说我是“八头猫”!

“猫哥,你快送我去医院吧,我一定是脑震荡!”

我好不容易才忍住了笑。我说:“不用去医院,我给你吃两片药,你马上就会头脑清醒。”

“你又不是医生,你知道吃错药的后果吗?你想让我成为一只疯狗吗?”

我让地包天张开嘴巴,紧接着,就有两片雪花轻轻地落进了她的嘴里。

地包天从雪地里站起来:“猫哥,我的头脑真的清醒了!”

我也抬起头,张开嘴巴,迎接纷纷飘落的雪花。六角形的雪花轻轻地落在我的舌头上,那种清凉的感觉一直沁到心底。

“猫哥,你说冰激凌是不是雪花做的?”

我想应该是吧。这雪花的味道,比杜真子最爱吃的香草冰激凌还好呢!

地包天的那张嘴,好像是专为接雪花吃而长的。我要抬起头来,嘴才接得住雪花,而她的下牙能包住上牙,她只要张开嘴,就能吃到雪花。所以她不像我,抬头吃雪花时,眼里只有漫天的雪花,她可以一边吃雪花,一边东张西望。

“猫哥,帅仔和老头儿来了!”

“在哪儿?”我停止吃雪花,“快跟上他们。”

牧羊犬帅仔和腊肠狗老头儿正朝着锦鲤鱼池跑去。帅仔比老头儿跑得快,可他跑一段路,又会回到老头儿的身边,然后再往前跑。

“看起来,帅仔好像很喜欢他的保姆狗。”地包天在我的耳边悄悄地说。

我的看法却跟地包天的不一样,我认为保姆狗老头儿完全控制了帅仔。

??

老头儿沉着冷静,她用两只前爪把梅花桩上的几粒小石子都推到水中,水面上溅起几朵小小的浪花。

平静的池水动起来了,而且变成了五颜六色的。

地包天又蹦又跳:“看,看锦鲤!”

成群结队的锦鲤朝刚才溅起几朵小浪花的地方游来,浩浩荡荡,不一会儿,成千上万的锦鲤便挤作一团。

我不得不承认,那只保姆狗真是老奸巨猾,不愧是一只高智商的纯种腊肠狗。他用欺骗的手段,丢下几粒石子,那些天真的锦鲤们以为那是抛给他们的食物,所以都游过来了。

至少在智商上,腊肠狗老头儿是轻视我和地包天的,而且,他根本不把地包天放在眼里。他的目光越过地包天,用挑衅的语气对我说:“喂,那只会笑的猫,快到中午了,看着这么丰盛的午餐,你一点都不动心?”

“天哪!他太残忍了。这些鱼多美啊!猫哥,你千万不要动心啊!”

我只对地包天说了一句“他不太喜欢我们”,便带着地包天离开了锦鲤鱼池。

1. 开篇就铺展开一派地包天和笑猫在洁白的雪中欢快嬉戏的美好场景。作者是以渲染的笔

法,呈现出饱含童情童趣的纯洁无暇、晶莹剔透的美好情景,一方面恰切地烘托出地包天和笑猫天真、纯洁、善良的心灵;另一方面绝妙地为保姆狗的出场精心预设了一个有强烈对比度的氛围,可谓一箭双雕。

2. 的世界。

【片段习作】

题目:春日里的微笑

第四篇:读写结合让作文妙笔生花

读写结合让作文妙笔生花

四川省南充市五星小学南门坝分校肖璐

联系电话:15351277238

内容摘要:阅读和写作密不可分,只有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

彰,才能妙笔生花。在日常教学中,我积累了这些读写结合的方法:

1、品味优美词句,以品促写。2、品读优美段落,以读促写。3、赏析文章写法,以赏促写。4、挖掘文章空白,以补促写。5、推荐相关读物,以积累促习作。

关键词:读写结合妙笔

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是的,阅读与写作唇齿相依,不可分割。没有了阅读,写作便是无源之水,终将干渴;没有了写作,阅读便是没有航向标的船,终将迷失方向。只有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如何将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呢?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积累如下:

一、 品味优美词句,以品促写

很多同学在作文中用词不准确,特别是近义词,常混淆不清,有些词语表达的情感也不够鲜明。因而在教学中,我抓住了用得特别准确的词或能很好表达作者感情的词,采用多种形式辨析这样用的好处,为学生在作文中准确用词做好了示范。如在教学《月光曲》时,我让学生品味“随随便便”一词,感受盲姑娘对哥哥的爱。在教学中, 1

我是这样安排的:

(1) 随随便便是什么意思?(2)盲姑娘随随便便说了什么?(3)盲姑娘想不想听贝多芬的曲子,从哪儿看出来的?(4)她真的是随随便便说的吗?(5)她为什么在哥哥面前说是随随便便说的呢?

学生围绕这一系列的感悟就理解了,随随便便这个词不是随便说的,也不是随便用的。盲姑娘怕为难哥哥,而故意这样说的。作者为了表现盲姑娘对哥哥的爱,而有意这样用的。

通过这样的品味,学生在作文中也能斟酌推敲词语,能更准确表达意思及自己的情感。

二、 品读优美段落,以读促写

在教材中,有许多段落语言优美,结构明晰,因而在教学中,

我抓住这些段落展开读写结合,让学生的作文条理更清楚。例如《山中访友》的第四自然段,此段先写山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再写“我”热切地和他们打招呼。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抓事物的特点以及拟人手法的运用,同时,在反复品读完这段文字之后,以“生态公园,哪一个不是我的朋友”为总起句,让同学们跟里面的植物、动物打招呼。写时要求抓住生态公园里生物的特点。在这样的指导下,同学们写出的内容不光语言优美、特点鲜明,而且拟人手法、总分结构的运用也非常到位。

三、赏析文章写法,以赏促写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经过精挑细选,篇篇文质兼美,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因而在教学中,我选取结构、语言、表现方法

最突出的文章,就某一方面让学生模仿。如《索溪峪的野》一文构思独特。它先总写索溪峪是野的,再写山、水、动物、人是野的。在介绍山、水、动物、人这几方面时,每段都采用了总分结构,因而在学完这一课,我让同学仿照这种结构写《生态公园之秋》。很多同学的作文结构独特、内容真实生动。如秋在树上,秋在池塘里,秋在人们的身上等总起句都很有特色。

四、 挖掘文章空白,以补促写

很多课文的作者常常运用“空白”艺术,把一些内容留给读者。教学时,让学生填补这些空白,不光对学生把握文章内容,披文入情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学生作文创设了很好的场景,学生写出来的文字就会真实、感人。如《灰雀》一文,文章最后写灰雀飞回来了,但没有写出昨天到哪里去了。这就可让学生进行“补白”训练,请你替灰雀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里了?

有些文章结尾余音未尽,令人浮想联翩,此文也可对学生进行补白训练。如《穷人》一文,在领悟了渔夫和桑娜心地善良、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品质后,让学生续写:渔夫看见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他们一家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学生的想象非常丰富,有的想到了晚上桑娜夫妇下定决心把孩子抚养成人的事,有的想到了几年中渔夫一家辛苦但很和睦的情景,还有的想到了几十年后,几个孩子成就了一番事业,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幸福。

五、 推荐相关读物,以积累促习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教学中,我也积极引

导学生将语文学习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如学完《海伦.凯勒》一课,推荐学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阴》,让及早阅读完的学生在班级讲述其内容并给与奖励。

在学完《最后一头战象》后,出示沈石溪的另一篇名著----《狼王梦》中最感人的段落,教师感情诵读后,让学生谈感受并推荐阅读,一周后检查。

通过这样的积累,学生的语言不再那么空乏、苍白。写作文时,也能呼之欲出,随心所欲地表达了。

总之,阅读与写作相依相随。只有在阅读教学中捕捉机会,架起读写结合桥,才能让作文童心飞扬,妙笔生花。

第五篇:短文写作妙笔生花开头语

短文写作妙笔生花开头语

文章的开头除了要表明主题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因此,开头一定要具有与众不同的吸引力,这样才能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介绍几种实用有效的开头方式及常用句型:

1)现象法

所谓现象法,就是在文章开头就指出某种社会现象或问题。这种开头方式在六级写作中十分常见,主要应用于现象解释型作文和问题解决型作文。

【常用句式】

① recently/ presently the phenomenon/ issue/ problem of? has been brought into focus./ aroused public attention/ become a heated topic/ been in the limelight.

② with ?, there arises a heated debate as to?

③ with the steady/ rapid/ amazing development of?, people begin to?④ in the past? years, many? have been faced/ troubled/ confronted with?

⑤ nowadays/ recently, one of the hottest/ most popular topics/ problems many people complain/ concern about/ talk about/ discuss is?

⑥ nowadays, our society is/ we are witnessing more and more?

⑦ in the pas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sharp/ dramatic increase/ growth/ rise/ decline in ? according to an official report/ survey/ poll, ?

⑧ in recent?years, ?has experienced an alarming increase/ growth/ rise/ decline in?

【例13】

nowadays, one of the hottest problems many people complain about now is piracy. books, tapes, vcds and other high-tech products have been pirated. for instance, when a new product comes onto market, most probably, its pirated version will soon show up in the market, too.

【分析】本段文字是关于如何解决盗版问题的文章开头,运用了现象法,段首句使用了句式⑤。

2)对立法

所谓对立法,就是引出人们对要讨论问题的不同看法和观点,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表明自己偏向哪一看法。这种开头方式方式一般用于有争议的主题,主要适用于对比选择型作文。

【常用句式】

① when asked?, a great/ vast majority of people/ most? say that? but i think/ view quite differently. / but in my eye/view,?

② when it comes to?,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but some others argue/ claim that? (the opposite/ reverse is true). there is probably some truth in both arguments/ statements, but ?(i tend to agree to/ would prefer the former/ latter.)

③ now, it is commonly/ generally/ widely believed/ held/ acknowledged that?. they claim/ believe/ argue that? but i wonder/ doubt whether?

④ nowadays there is no agreement among people as to?. some people focus on/ advocate/ favor ? while others may think?. (from my point of view, ?)

⑤ when faced with/ in the face of? quite a few people claim that? but other people argue?⑥ there is much discussion/ public debate/ controversy nowadays as to the problem of? some people say that? others hold that?

⑦ there is a general debate over the phenomenon of ? people who are against/ object to it claim/ hold ? but people who advocate it, on the other hand, claim/ argue ?

⑧ the value of this form of? is now being questioned by?/there is growing skepticism toward?

【例14】

nowadays there is no agreement among people as to the best measure of a country’s success. some people focus on rich economy while others may think it is the quality of life tha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money

【分析】本段文字是关于什么是社会成功的标准的文章开头,运用了对立法,段首句使用了句式④。

3)观点法

所谓观点法,就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本文要论证的观点或要解决的问题。这种开头方式主要适于观点论证型作文和问题解决型作文。

【常用句式】

① now there is a growing awareness/ recognition of the necessity to?/now people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aware/ conscious of the importance of?

② it is true that? no one can deny ?

③ ?, which has been generally accepted. the truth of it is deep and profound/ self-evident.④ now people in growing/ significant numbers are beginning/ coming to realize/ accept/ be aware that?

⑤ nowhere in? / never in history has the issue/ change/ idea of? been more evident/ visible/ popular/ serious than in?

⑥ perhaps/ maybe we should/ it is time to rethink/ reexamine/ have a fresh look at the idea/ value/ attitude/ wisdom/ desirability that?

【例15】

now there is a growing awareness of the necessity to protect our natural resources form being exhausted. having realized that natural resources cannot be reproduced if they are exhausted, people are turning to other things for replac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分析】本段文字是关于如何保护自然资源的文章开头,运用了观点法,段首句使用了句式①。

4)比较法

所谓比较法,就是通过对过去、现在两种不同的倾向、观点进行比较,从而引出文章要讨论的观点。一般来说,对过去的观点都只是一笔带过,而将写作的重点放在现在的即文章要讨论的观点上。这种开头方式主要适用于观点论证型作文。

【常用句式】

① for years, ?had been viewed as? but people are taking a fresh look now. with the growing/ development of?, people?

② people used to think that? (in the past, ?) but people don’t share this view now.

③ it is a tradition/ custom/ practice/ traditional way? but now/in recent decades things have changed.

【例16】

people used to think that children should be obedient. if they were obedient, their parents would be very proud and very pleased, and consequently, they would be the favorite ones of their parents among other children. but people do not share this view now. they now think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hat their children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分析】本段文字是关于孩子应该有独立的思想和观点的文章开头,运用了比较法,段首句使用了句式②。

5)问题法

所谓问题法,就是先将要讨论的问题进行设问,然后在解答的过程中引出观点。这样开头的好处在于从一开始就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问题设计不好,就会导致首段中心不突出,主题句表达苍白等负面效果,因此使用时要慎重。这种开头方式主要适用于对比选择型作文和现象解释型作文。

【常用句式】

① should/ what?? opinions of/ attitudes towards/ answers to? vary widely/ greatly/ from person to person. some? are favor of/ view/ regard/ think of? others believe/ argue/ claim?② “why do/ have ??” many ? often ask/ pose the question like this.

③ one of the basic/ hot topic facing our society is: what/why ??

④ how do you think of the problem of ?? in seeking answer to this q

⑤ why is there a ? in society? it is no easy task to identify the causes for it.

【例17】

should euthanasia be legalized? answers to this question vary greatly from person to person. some people are in favor of the idea of euthanasia. others argue that the legalization may bring about some problems.

【分析】本段文字是关于安乐死是不是该合法化问题的文章开头,运用了问题法,段首句使用了句式①。

6)引用法

所谓引用法,就是在文章开头引用名人名言、箴言、谚语或有代表性的看法,来引出文章要论述的观点。这种方法通过引用切合主题的名言警句,一方面可以突出主题,另一方面也能为文章增加文采,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这种开头要求考生必须有一定知识储备,对所使用的名言警句等要应运自如。另外,所引用的名言警句一定要为中心服务,不能单纯为了增加文采而引用。这种开头方式主要适用于观点论证型作文。

【常用句式】

① one of the great/ early writers/ philosophers/ scientists said/ wrote/ remarked, “?”if this is true/ the case, then the present/ current view/ value/ attitude/ situation should make us wonder whether?/ ponder over?

② “?” the same idea/ complaint/ attitude is voiced/ echoed/ shared by?

③ “?” how often we hear/ we are used to hearing/ many people have heard(such) statement/ words/ complaint like/ as this/ those.

④ there is an old/ popular saying/ proverb which goes that?. the truth of it is profound and significant./ under its simplified cover, a truth is ironically pointed out, that is, ?

⑤ one great ? had ever said/ once remarked, “?”now it still has a realistic/ profound significance./ now it is still working in our modern society./ now more and more people share this belief./ the remark is still confirmed by people in today’s society./ the remark has been shared by generations./ the view has been echoed by many …

【例18】

there is an old proverb which goes that 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valley. under its simplified cover, a truth is ironically pointed out, that is, people are not contented with the already blessing situation. on the contrary, we always think that there are people around us

who are much more fortunate than us. in fact this kind of opinion is very dangerous.

【分析】本段文字是关于成功是靠运气还是靠努力奋斗的文章开头,运用了引用法,段首句使用了句式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