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国第四季》观后感【精彩多篇】

《航拍中国第四季》观后感【精彩多篇】

《航拍中国第四季》观后感 篇一

前几日逛豆瓣,看到一部名为《航拍中国(第一季)》的国产纪录片,评分竟高达9.4分,让我十分纳闷。要知道,那部被交口称赞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评分也才9.3分。细加了解方才知道,这是一部央视新作,新年时刚刚播出。很快,我在央视网上找出了视频,方知刚刚播出了四集。这两日就利用闲暇时间一口气看完。总的感觉,这的确是一部可称“上好佳”的纪录片:质量上乘、非常好看、良心佳作,给我深切的体会有6个字:惊艳!震撼!期待!

这部纪录片给我最直接的是美的享受。无论是片子本身的制作精致之美,还是片中呈现的自然风光之美、历史人文之美,都让人惊艳。

先说制作精致之美,片子采用航拍的方式全景再现了中国各地的山水人文,每集一个省级行政区,拍摄地都经过精心挑选,力图最大限度发现各地独具特色的美。此外,用先进拍摄技术呈现出的超高清晰度,也最大限度保存了镜头中的风景的原貌,这些都使每一帧画面都美得令人窒息。

自然风光之美是片中呈现最多的内容,在讲述海南时,呈现了南海的烟波浩渺、蓝洞的神秘莫测;讲述时,呈现了雪山的雄壮巍峨、沙漠的广袤无垠;讲述黑龙江时,呈现了湿地的丰裕富饶、森林的郁郁丛丛;讲述陕西时,呈现了秦岭的绵连不断、黄河的气势磅礴……再加上时不时抢镜而出的那些动物:棕色大熊猫、东北虎、蒙古野驴、朱鹮、丹顶鹤等,它们那悠然的身姿,一颦一笑,都能摄人心魄、令人赞叹不已。

之前,央视播出过一部《美丽中国》(又称《野性中国》)的纪录片,片中主要讲了不同地区的珍奇野兽、奇花异草。这部作品在内容上与之有很大不同,不仅包括了上述内容,还呈现了各地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人类活动。比如黑龙江的北大仓、海南的环岛高铁、的坎儿井、陕西的地坑院。这些丰富多彩的人文元素,让我深深感到,祖国的形象更加丰富、更加多元、更加可亲。

《航拍中国第四季》观后感 篇二

惊艳之余,我的心灵还受到深深震撼。一方面震撼于祖国的辽阔、人民的智慧,另一方面震撼于编创们的雄心。

提到祖国的辽阔,总能让我想到这样几幅画面:深蓝色的南海、塔克拉玛干的沙漠、大兴安岭的森林、壶口的瀑布。其中在讲到塔克拉玛干沙漠时,为了形容它的大,提到它相当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面积的总和。这该是多么辽阔的一片沙海!其实,当知道它的面积仅相当于的五分之一时,我就再一次被震撼到了!诸如这样的辽阔,必须从高空俯瞰才能感受的到,这部纪录片就采用了这样的方式,完美地展现了祖国博大的胸襟、辽阔的土地、壮美的山河。

对于人民的智慧,在片中也体现得很充分。的葡萄屋、陕西的地坑院、海南的船屋和渔排无不体现了人民适应自然的智慧。最让我惊叹的是海南的环岛高铁和黑龙江的冰雕。在形容环岛高铁的速度时,提到三个小时即可完成环岛旅行,速度之快,让我意想不到。黑龙江的冰雕,独具匠心,美轮美奂,这些惟妙惟肖的精致作品可都是脱胎于四四方方巨大的冰块啊!在雕刻过程中,付出了怎样的思考、揣摩,经过了多少敲敲打打啊!

再有让我震撼的,是编创们的雄心。按照计划,这部完整的纪录片将有34集,分五季制作播出,每年一季。要知道,为了拍摄第一季的6集,制作者动用了16架载人直升机、57架无人机,总行程近15万公里、耗时一年时间,才得以完成。若按照初定计划,整个片子制作完成,将要付出多么巨大的辛勤劳动!也许,观众的点赞和欢呼就是他们重新出发的动力,也是对他们成果的最大犒赏吧!

对于这样的良心之作,我已十分知足。对于以后的作品,我非常期待。包括第一季制作完成尚未播出的上海和江西,希望能看到更多令人惊艳的美景,感受到更多夺人心魄的震撼。

我最为期待的,当属台湾。若按照原定拍摄计划,全部制作完成要到20__年前后。之前有专家传言,20__年前后将收复台湾。作为一个中国人,多么希望到时候我们能够完成夙愿。相信到那时,看着制作完成的航拍中国·台湾篇,我必将热泪盈眶。扯得有点远了,我只想说,这部纪录片之后的内容存在很多值得期待的悬念。

此外,这部纪录片的播出,必将像《舌尖上的中国》那样引来各类媒体的模仿。对此,我倒十分期待。各省级电视台也可以“航拍”一下本省,制作出航拍河南、航拍山东、航拍北京之类的作品来,最好也分季分集,每集可以播出一个地级市。如果真有这样的作品,我会一一观看的。

《航拍中国第四季》观后感 篇三

《航拍中国》的精美甚至完美的拍摄,配上有精彩绝伦的讲解,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纪录片。

正如《航拍中国—上海》该集,十分有利于学生更加好地学习中国地区的地理和人文历史,开头介绍上海的地理位置,配上中国版图和突出上海,能让人忘记吗?实在太完美的设计和教育意义极佳的代表了。接着说到上海位于长江的出海口,顺着将长江的知识也收入囊中了。拥有极好的地理位置的上海,黄浦江边两岸的发展,离不开上海人民的智慧和辛勤劳动。最令人激动的是上海的飞速发展的经济,航拍了上海最高建筑的外型,说明高层建筑的现代化和多功能,利用风能发电的。环保理念,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护环境的意识和教育意义深远啊。

王侯将相坐拥疆土,只关注版图轮廓里多了几个郡县;文人墨客寄情山水,只在乎文藻画卷中融入了几分意境。展翅的鹰雁可以俯瞰山川的美好,却无法言语;于是,《航拍中国》“趁虚而入”,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

《航拍中国》带给我们更胜于“一览众山小”的视角。我们常年栖身于喧闹的街头巷尾,早已对周遭习惯甚至默然。纪录片就是选取了这样一片熟悉的土地,运用当下流行的航拍技巧,结合直升机与无人飞行器的拍摄,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宏大超然、新奇震撼的感官体验,甚至有了漫步云端、俯仰天地的神一般的感观。更令人欣慰的是,本片虽以宏观角度拍摄为主,仍不舍弃对细微处的特写,远近交织,广角与微距相辅,让观众在广博中不至于茫然。

除了视角,《航拍中国》还有可圈可点的编排叙述,还有堪称完美的背景书包范文音乐。

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历来是相得益彰的。若无故事,怎知同事文中的骑楼是从南洋跨海舶来,怎知壮美秦川中那一方小山包是凝结古代人民智慧与血汗的始皇陵墓,怎知绮丽里那一处凹陷换来了新中国航天事业的振兴?受制于航拍的形式,片中拍摄无法细致入微或是鞭辟入里,这一部分缺憾恰由叙述进行弥补,观众虽无法亲眼目睹,但由文字而引发的无限遐思,效果或许比直观拍摄来的更为出众。

《航拍中国》背景音乐诚然是点睛出彩的,赋予整部作品灵魂。音乐主体框架由王备创作,他是国内一位有实力、有经验的音乐制作人。以片首曲为例:开始以钢琴和小提琴徘徊作为引子,如同清晨初醒,配合开场台词;而后鼓声与大提琴(或为低音提琴)相得益彰,前者主导节奏,后者引领旋律,表达含蓄的律动、深沉的活力,恰与东方审美相吻合;后段是女声高音吟唱与弦乐协奏相结合,达到网友所说的“燃”点,亦是作者及观众情感上的宣泄释放点。

航拍之中的祖国山河是怎样的?既有沉稳,又有跃动,既有浓墨,亦有多彩,总的来说,是壮美多娇的。我们对于祖国山河的情感,同样如此,既是含蓄深沉的,又是热烈澎湃的。这部纪录片的背景音乐朴素而不复杂,可谓大美至简,从片中流出,流淌入观众的心田,将山川美景与观众心绪紧紧相系,创造出强烈的情感共鸣。

豆瓣对这部纪录片评分达到9.3,网友评论其为“中国旅行指南”,也有说“我辈不可辜负这大好河山”,我更认同后者。其实,如需自己惊醒与振作,何必非得是《人民名义》此类作品?《航拍中国》所表现出的祖国山川的美,在我们内心所激发出的热爱,是一切正能量的源泉。

以未到火候的文字点评这部优秀作品,总觉得“意不称物”,而描述其背景音乐,更是“文不逮意”。优秀的作品还应由各位亲自去一睹一听,《航拍中国》值得观赏,去体验那未曾感受过的壮美与感动。

《航拍中国第四季》观后感 篇四

《航拍中国》的精美甚至完美的拍摄,配上有精彩绝伦的讲解,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纪录片。

正如《航拍中国—上海》该集,十分有利于学生更加好地学习中国地区的地理和人文历史,开头介绍上海的地理位置,配上中国版图和突出上海,能让人忘记吗?实在太完美的设计和教育意义极佳的代表了。接着说到上海位于长江的出海口,顺着将长江的知识也收入囊中了。拥有极好的地理位置的上海,黄浦江边两岸的发展,离不开上海人民的智慧和辛勤劳动。最令人激动的是上海的飞速发展的经济,航拍了上海最高建筑的外型,说明高层建筑的现代化和多功能,利用风能发电的环保理念,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护环境的意识和教育意义深远啊。

作为《航拍中国》的总导演,余乐坦言,直到看到网上观众评价,他才松口气。毕竟,这是一个以80后为主体的新鲜团队,能够给观众带来多大的惊喜,还是取决于团队是否提供了清新的语言,与观众是否保持了平等沟通的姿态,并且最终节目本身是否呈现出了该有的质量。

6集纪录片中,最令人关注的,除了航拍下的美景外,人文因素贯穿其中,也成为一大看点。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篇”中,绿洲文明的特色,驼队、登山队、转场的牧民、城市的繁华都成为一部纪录片中令人惊艳的成分。

“人文的部分必须要关注。如果只拍风景,没有人类参加,就太孤单太冷艳了,人文跟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古人类逐水而居,绿洲文明是我们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总体方向。而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内陆腹地,亚洲中心,与多个国家接壤,与多个文明在历史上有交融,在大部分人眼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种独特的人文特点,给人带来新奇的感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向全世界介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余乐说。

拍人文纪录片并不容易,更何况,还是一个50分钟航拍的片子,要让观众有耐心地看,并心生喜欢,更加不易。毕竟,社会发展已令大部分人被新型的生活模式划分到不同空间,要从空中看,无法施展手脚,而室外的航拍,只能大部分还是以农业文明为主。

“所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我们尽量以农牧业文明来展示人文环境。比如哈萨克牧民的转场,非常适合于航拍,他们经历了很长的路线,每个路段又有不同,整体拍摄下来,壮观震撼。”他说。

而对于王连明,更大的感受是遗憾:“没拍够,还是有很多镜头没有呈现得太理想。比如沙漠、戈壁,应该加入一些更有生机的元素,比如人,以及更能体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野性的元素。”他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篇”只是一次预演,自己的公司已打算拍电影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真正想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魅力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