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印记

延安的第一印记是来自于小时候学过的一篇课文,贺敬之的《回延安》。那一句深情的诗句:“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道出了多少延安儿女对母亲的深切情怀。除此以外,对延安再无任何印象,这次有幸到延安参加学习培训班,让我彻底改变了对延安的印象。

延安印记

一、黄土高坡。

从西安出发,动车刚驶入延安境内,映入眼帘的即是连绵不绝的小山堡,山山茆茆一片绿海,不是我想象中黄色的土壤连着一片片光秃秃的山坡。虽然植被不是很浓郁,依稀能见到裸露的黄色土壤。但黄土高坡不再是我对这块圣土的最初印象。来接我们的张老师给我们介绍,革命圣地延安地处黄土高原,年平均降雨量只有500毫米,长期以来植被稀少,山垣裸露,水土流失严重,这不仅导致延安农村的贫困,更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1999年,党中央发出西部大开发号召,启动退耕还林工程,明确提出“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方针。延安市率先在全国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使延安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市林草覆盖率由1999年的42.9%提高到现在的57.9%,林木绿化率由37%提高到46%。延安的山川大地,基调已经实现了由黄变绿的历史性转变。虽然我不能亲眼目睹黄土高坡的状丽景观,不能站在黄土高坡上纵情高歌,但我由衷的为延安人民高兴,因为他们有了绿水青山。

二、窑洞里有马列主义

通过几天的理论培训学习后,老师带我们参观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生活和工作的地方——窑洞。这一孔孔的窑洞低矮潮湿,有土窑、石窑,延安窑洞, 先前只是在书本上见过,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人们居住窑洞的真面目. 只见一孔孔窑洞都镶嵌在黄土坡中间,窑洞均为木制上格门窗,并呈圆拱形,窑洞里面也是拱形建筑,不像汉式建筑,多数没有横梁,一般是并列三至五孔房间。我们先后瞻仰了当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窑洞旧居,在这些门窗陈旧斑驳的土窑洞里,映入眼帘的都是一些简陋而破旧的木板床、办公桌、木柜子、木凳子,木桌之上还摆放着小小的煤油灯盏,窑洞最里面还挖掘有深入地底下的防空洞。见到这些窑洞情景,不禁使人肃然起敬。遥想当年,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从一九三五年至一九四八年共十三年,就是住在这样破旧简陋的延安窑洞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着世界上最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当年毛泽东住在既阴暗,又潮湿的窑洞里,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伴着微弱如豆的灯光,在这低矮的窑洞里写出《论持久战》、《实践论》、《矛盾论》、《为人民服务》等重要文章。收入《毛泽东选集》的158篇文章中,其中就有112篇是在延安窑洞里完成的。毛泽东住在窑洞里,天上有敌人飞机不断地轰炸,地面有国民党军队昼夜围攻清剿,就是在那样艰难困苦的环境里,奠定了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思想理论基础。毛泽东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艰苦探索中,对中国革命与建设中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一适合中国实际需要的科学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旗帜,是我们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维系中华民族和国家统一的重要精神支柱。就是这样名不风经传的破窑洞里,走出了马列主义的最好实践者。我们通过学习,一定会认清自已身上的责任和重担,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窑洞里走出的路发扬光大,以这里为起点,走向全中国,走向全世界。

三、儿女情长

在朱德同志的窑洞里,我们看到了最为豪华的一把沙发,说最为豪华,是因为沙发是皮质的,而且是三个配套的单人沙发,当时安在朱老总的会客厅里,成了最为豪华的接待处。其实这一套沙发是一个外国记者送给毛主席的,毛主席虽然对外国友人赠送的沙发爱不释手,但考虑到朱老总南征北战落下了长期腰疼的毛病,忍痛割爱送给了朱德同志。虽然沙发皮质已然陈旧斑驳,在当代人看来不过是一套破旧的座椅,但老一辈革命家之间的这种阶级情谊却永远历旧弥新。毛泽东和朱德两人自1928年春在井冈山会师开始合作,历经21年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和27年没有硝烟的和平时代,近半个世纪,既有亲密无间的合作,亦有数次争论分歧。他们这种建立在生死与共基础上的非同一般的深情厚谊深深地震撼了我们。这种情谊,既包含着对革命、对理想的共同追求,亦有着七尺男儿惺惺相惜的儿女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