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员工上海培训体会

银行的员工上海培训体会

银行的员工上海培训体会

有幸作为第一批学员前往上海参加走出去脱产培训,与同事们在上海度过了短暂又印象深刻的一周时间。毕业两年多,再次回到学校参加培训,格外珍惜这次难得的计划。培训的课程也都是关注时下最热门的热点事件,一带一路、中美贸易战、政府债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每一节课都收获良多,感触颇深。关于这次培训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我们与上海的差距确实很大,不仅是在于城市面貌、经济发展实力,背后更重要的是人才的支撑。西部的发展崛起最紧缺的就是人才的引起,这样的人才应该是有大格局,真正懂西部,愿意在西部扎根奋斗的人。这样的人才应该是有大视野、敢于推陈出现,敢于大胆创新的。联系到我自身,作为一名银行的员工,在服务地方政府的过程中,很明显的短板就是对所服务地方政府的了解不够,拘泥于具体业务多,全面思考少。缺少对地方政府未来重点发展领域的谋划与判断。

自身的学习远远不够。在这次培训最后一天的交流会上我也分享了我对这次聘请老师的评价:厚积薄发,自成一派。首先必须承认每位老师在各个研究领域从业多年,确实有很深的知识储备,印象最深的就是朱强老师,已年过60仍能很连贯的背出连续30个季度的国内GDP增速,并能清晰的说出每一个发生变化的时间节点关联的政策、国际国内环境。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平时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大脑文件夹,在原有存量的基础上,不断去摄取新的知识,分门别类成为自己的储备增量,不断的巩固旧知识,增加新知识,就能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图书馆,当你想用的时候随后都能给你提供帮助。关于对老师的第二个评价自成一派,这个词我保持中性的态度。这些老师可以说是行业内的翘楚了,就课程中某些观点却有不同的见解。有说现在的货币依旧紧缺,应该增发货币,通货膨胀不是坏事,另一外老师说我们要避免通货膨胀。每个人对自己的观点都有合理的解释。很明显他们都是在基于自己的知识储备上得出的判断分析,不去分析他们意见的对与错。我想说的是关于一个倾听者,对待听讲的态度。对于别人提出的观点我觉得有必要首先是保持质疑的态度,不是一开始就全盘接受讲者的思路。要试着去揣测提出的原因与背景,判断的依据与过程,突出的是听者的主动思考能力。能将被人的知识,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的吸收为自己的知识的储备,成为自己的“增量”。

最后一点,我对其中的一位老师的话记忆深刻,他提到学习不是简单重复性的知识堆砌,最关键的是“智慧”。他所提到的智慧就是学习关键在于学习别人的思维方式,学习别人思考问题的角度。希望自己也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