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的心得体会多篇

新公共管理的心得体会多篇

新公共管理的心得体会篇1

第一节:什么是销售危机管理

所谓“危机”,一般是由客观或主观因素,有时甚至是“不可抗拒力”所引发的意外事件,而使企业产生的紧急或危险状态。譬如:产品和销售的危机、资金的危机、产权的危机、市场的危机、竞争的危机、合作的危机、环境与公害的危机、企业道德的危机、人力资源的危机、企业发展战略的危机等。实际上,企业发生危机,是企业面临危险与机遇的分水岭。同时,“危机”也是种挑战,是对企业管理素质,企业管理者领导能力的考验和挑战。出色的企业管理者可以使濒临绝境的企业转危为安;无能的企业管理者却可能把企业导向绝路。史蒂文.芬克在《危机管理》一书中就指出:“中国人早在几百年前就领会了这一思想。在汉语中,组成危机的两个字就分别表示危险和机会。”但是,领会其思想,并不等于具备了这种能力。因此,如何防范、处理危机,应该说是企业管理者的一项基本修炼。

“危机管理”可以说是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未曾给予研究或涉及的一个独特的领域,但现在“危机管理”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企业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和内容。特别是发达国家许多知名企业在危机发生时的决策和处理的案例,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和效仿的经验。

由于中国企业真正进入市场经济环境只有20年左右的时间,企业的管理模式、管理经验还相对比较落后,危机的意识淡薄,危机管理的知识、手段均缺乏。企业一旦发现自己遇到或陷入了危机,要么束手无策,保持沉默;要么本能地去找政府部门来帮助化解;要么采取一种对抗、强硬的态度……这些现象显然有悖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动作规律。

那么,什么是“危机管理”呢?企业的危机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危机的监测、防范、决策和对危机的处理,达到避免和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的管理过程。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危机管理”的对象是危机,因此,我们就必须来研究、分析危机的类别、特征、危机产生的原因、危机来临时的处理方法和危机处理预案的建立。

第二节:建立媒体沟通关系

为了研究和分析的方便,销售危机危机可分为四种常见类型

一:质量类突发性品牌危机类型

质量类突发性品牌危机是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企业自身的失职、失误,或者内部管理工作中出现缺漏,而造成产品在质量上出现问题,从而引发的突发性品牌危机。如,现代城的氨气超标,博雅西园主体脱落等事件。这类危机的直接后果是公众不信任感增加,销售量急剧下降,品牌美誉度遭受严重打击。

二:工期类突发性品牌危机类型

工期类类突发性品牌危机类型是指由于自身原因或不可抗力,造成产品不能按期交付使用,造成消费者的不满,从而引发的突发性品牌危机。此类危机与开发商管理混乱,程序不清,品牌意识淡薄有关。

三:面积类突发性品牌危机类型

面积类突发性品牌危机类型是指开发商在产品交付使用时,面积误差超出规定标准,消费者倍感上当受骗,极易造成信任感的严重挫伤,从而引发的突发性品牌危机。如万泉新新家园的面积问题。此类危机造成的影响是品牌形象受损,后期销售严重受到影响。

四:配套类突发性品牌危机类型

配套类突发性品牌危机类型是指在入住期间开发商所承诺的水、电、煤气等生活必备或学校、医疗、交通等配套不能完全实现,给消费者生活上造成不便从而引发的突发性品牌危机。此类危机一般与开发商公关能力较差,对后期服务不重视有关。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品牌危机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品牌的生存,一些看上去非常强大的品牌在遭遇一两个似乎很小的危机后,便如多米诺骨牌一样无情的垮了。正处于品牌建设阶段的中国企业,急需一些突发性品牌危机管理的实效方法,巧妙、快速而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危机

销售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新闻媒体可能是此类危机的披露者,在危机的披露中,新闻媒体既可能是危机的促进者和危机管理的妨碍者,也可能成为危机化解的协助者。这是因为,媒体是人们了解外部事件直接或间接的载体,对人类活动反映细致而全面,它影响着公众对品牌的印象,影响着公众对品牌的资源供给和对品牌产品与服务的认知。媒体还具有对任何信息的放大作用。没有媒体的宣传,一条信息只局限在组织内部,一旦被传播出去,那么信息就再也无法掩盖,媒体就像扩音器一样,将微弱的声音放大为清晰的、大家都能听得见的声音。这些特性,决定了媒体在危机管理中重要的双向作用。因此,如何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增加沟通就是形象类突发性品牌危机管理的主要任务。

品牌形象的树立,并非一朝一夕,而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在品牌的日常管理中,企业要注重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在平时,主动为媒体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新闻,使媒体对品牌形象有比较准确、全面的认识,建立企业与媒体之间的信任关系。这样,当危机爆发时,由于日常的接触了解,媒体对品牌危机的报道就会比较公正、准确,沟通也会比较快速,为危机反应和恢复争取到更多的宝贵时间。当反宣传出现时,企业一般要在媒体的帮助下对危机做出反应。如果危机潜在的受害者是公众,就需要通过媒体向公众说明真相,以求社会舆论的公正回报,并利用日常与媒体建立的关系,在第一时间传递管理者所希望传递的信息,以随时消除各种误解,挽回形象。一场危机发生时,媒体除了报道危机事件外,还会请一些专家、学者进行评论,就客观报道中危机存在的隐患、目前的状态或失实报道中的问题发表公正的、专业的看法。同时,媒体还可能就危机事件采访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他们会从各自的角度表明对危机事件的看法、提出个人的建议。企业要将专家、学者的评论视为针对危机管理的免费专家咨询;同时,意识到,这些评论的发表等于为危机发布了科学有力的证据,对失实的报道进行了公开驳斥。公众和利益相关者的言论,直接反应出公众的心态以及品牌形象在公众心目中的变化。企业要收集相关报道,通过分析,确认危机对品牌形象造成损害的规模和程度,以便尽快制定解决危机的措施。

公众舆论压力对品牌形象的影响之大不可低估。联想到国内有些品牌,由于对媒体缺乏必要的认识,在市场竞争中扮演了夭折的角色。在三株公司“人命官司”中,企业曾经有足够的机会先把信息局限起来,再寻求协商解决。但是,三株公司拒绝了“大事化小”,直到媒体参与进来,反宣传一下子席卷了大江南北。品牌形象危机不可遏止的爆发了。媒体起到了促进危机深化的作用。然而,危机爆发后,三株公司没能建立自己的新闻中心,没能及时、迅速、有效、准确地向各地媒体提供全面、客观、详实的信息。各种猜测性报道又对危机管理造成了妨碍。官司拖延3年之久,大势已去,三株公司最终的胜诉也没能挽救品牌形象的一落千丈。

第三节:建立危机管理预案

预防与控制危机。危机如同sars一样,预防与控制是成本最低、最简便的方法。企业应根据经营的性质,识别整个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从潜在的事件及其潜在的后果追根溯源,排查出其滋生的土壤,然后进而收集、整理所有可能的风险并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形成系统全面的风险列表,从而对这些可能导致危机的原因进行限制,并针对性地练习内功,增强免疫力,以达到避免危机的目的。

建立危机管理体系。主要是建立应对危机的组织、并制定危机管理的制度、流程、策略和计划,从而确保在危机汹涌而来时能够理智冷静,胸有成竹。

第四节:实施危机管理

在危机管理方面,国外实行现代化管理体制的企业,包括许多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都为员工配备了详细的、内容具体到个人的危机应对手册,手册的内容非常广泛,所有能想像到的哪怕是噩梦般灾难的应对程序,在手册里都能找到。

危机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这种管理是动态的,它既凸显于突发事件处理的关键时刻,又贯穿于企业的日常管理当中,贯穿于企业文化和企业员工的危机意识当中。

危机从管理的角度来讲,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从传播的角度来看,则是由少数人知道到多数人知道的过程。

大家都不知道的秘密不是危机,它只是潜在的危机。只有当企业员工、消费者、公众、媒体、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以及经销商都知道了,并且被各种因素和途径夸大了危险,导致混乱和恐慌,才成为危机。

危机一旦发生,你我都无法改变。我们能做的只有两件事:

一、正确地处理,以减少或避免损失。

二、正确地传播,客观理性地告知公众,以减少或消除恐慌。

正确地处理,是危机管理的前提;而正确地传播,则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向谁传播、传播什么、怎样传播是危机管理是否成功的关键。

危机的处理可以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一)成立危机处理的组织,这是有效处理危机事件的保证。

(二)深入现场,了解事实。企业领导要亲临现场查实情况,并及时做出应对。

(三)尽快采取一切措施,控制损失,尤其是要重视在舆论上、信用上对企业的市场前景可能造成的损失。

(四)当掌握危机事故第一手资料和了解公众的舆论反应后,企业高层确定对策,采取措施。

(五)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信息。向新闻界介绍实情及应对措施,恳请新闻媒体密切合作,防止舆论向不利的方向转变。

新公共管理的心得体会篇2

危机是种普遍现象。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体系,成功地预防危机,处理危机,尽快在危机中复原、甚至得到机遇和发展,是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正确认识危机

危机的爆发大致分二类:一是事物累积到一定程度时爆发,可称为“积发”;二是不可预测的事物的突然袭击,可称作“突发”。危机发生之后必然会集结不同利益群体,表现为媒体追逐、舆论责声、情绪对抗、群体间搏奕谋利等等冲突。企业如何应对,进行危机管理?关键在于事前预防,检视潜在危险,研定防范措施;危机来临时,准确判断危机的核心所在,及早分化风险,尽快结束危机,把负面效应减至最小或转化为企业有利因素甚至机遇。危机管理的实质就是事前预防,事中控制,统筹兼顾,谋取利益。

培育公司危机意识至关重要。中学时读《扁鹊见秦桓公》的故事,至今尤新,秦桓公对扁鹊的提醒无动于衷,最后竟从“汤熨、针石之所及”的小毛病变成“在骨髓,无请也”的大病并死亡,就在于他没有危机意识。比尔盖茨缔造出世界电子帝国,在于他有“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的危机理念。必须让每位员工知道:我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公司的形象,影响着公众对公司的印象。市场经济下正视危机,对企业成长是一种考验和砥砺。

二、正确处理危机

危机事件的发生对企业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二点:一是事件本身的性质;二是主管单位和新闻媒体对事件的评论。注意:事件本身的性质并非不能改变,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关键在于如何与当事方和新闻媒体打交道,特别要化解媒体的过度报道和聚焦,尤其是网络媒体,要设法引导舆论、分散或转移媒体视线,迅速减轻危机的负面影响。平和心态、主动积极、低调处理、控制范围、好的定性,对危机管理最要紧;主要手段则是刚柔相济、整合资源、先急后缓、着眼稳定、内外有别、主动积极。

1、建立危机预警系统

企业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完善应对机制、健全危机预案,才能发现危机,临危不惧,快捷响应,正确处理。危机可分三级:一般紧急、重要紧急、特别重大事件。不同的危机状态,启动相应的处置方案,才能保证危机处理组织有力、人员到位、物资支援、信息通畅,工作有序高效。

2、构建和谐媒体关系

网络时代和市场经济,要求企业与媒体建立和谐关系。和谐的公司媒体关系是企业危机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企业要善于和媒体打交道。众多案例说明,好的媒体关系能为企业所用,对宣传企业形象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差的媒体关系不仅不利于企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媒体甚至可以把企业导向被动挨打的局面。因此企业要重视与地方媒介和新闻单位的团结合作,与主流媒体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关键时刻才能让它为我服务。

3、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和谐的政企关系也是企业危机管理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政府掌握着行政资源,代表着公众利益和公平正义,政府对危机事件的价值取向会直接影响事件的定性和公众舆论,因此企业要善谋政企关系,建立感情,在危机出现时加强联系和沟通,主动汇报情况,争取理解和支持;既要查找政府的责任,又要利用和发挥好政府作用,形成利益共同体,双赢思维是当前处理好政企关系的导则,往往事半功倍。

4、评估总结改进提高

评估总结的目的,在于提高素质。危机事件对企业的影响,毕竟主要取决于事件本身的性质和影响范围。评估总结可以发现危机预警、危机处理中的不足,并及时改进完善,进而提高企业危机管理的能力。危机管理既要充分借鉴成功的经验,尤其要借助新技术、新信息和新思维,也要根据危机的实际情况,进行大胆创新。企业要明白:养兵不在于用,而在于防和治。

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不仅仅是“使企业免遭损失”而是“在危机中寻找发展机遇”。

新公共管理的心得体会篇3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公共管理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公共管理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公共管理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公共管理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公共管理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公共管理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公共管理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公共管理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尽心尽力完成公共管理岗位工作的任务。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

三、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从大学校门跨入到公共管理岗位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位学生到一位工作人员的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四、发扬团队精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

在工作间能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实习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的精髓是共同进步。没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团队如同一盘散沙。相互合作,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很多人经常把团队和工作团体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优秀的工作团体与团队一样,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但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注重个人目标和责任,工作团体目标只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工作团体的成员不会为超出自己义务范围的结果负责,也不会尝试那种因为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

五、存在的问题

几个月来,我虽然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如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公共管理岗位工作岗位还不够熟悉等等,这些问题,我决心实习报告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加以改进和解决,使自己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新公共管理的心得体会篇4

作为安全生产监督局负责各类安全生产安全培训的工作人员,我深知自己的工作的重要性,目前全民的安全意识淡薄,努力加强全民安全的防范培训教育,使全民安全意识得到大幅度提高,是各项工作实现可续性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加强企业决策层的安全教育

当今世界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就是力量。决策者把握一定的知识,有助于决策能力素养和组织治理素养的`提高。因此,决策者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把握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切实负起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二要不断学习安全工程技术、密切关注国内、国外安全治理的成功经验和新方法、新思路,以提高企业的安全治理水平;三要系统地评价企业安全状况,把握事故发生的规律,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决策层安全决策能力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安全治理水平。其决策能力素养主要包括对企业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能力;对安全生产全过程的综合治理能力;对事故的调查、分析、研究以及猜测能力;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等。所以,决策很大的难点不在于决策本身,而在于决策的推行。因此,决策者必须具有组织协调企业各部门、各级人员团结一致、协调作战的能力,在决策过程中往往出现不同意见,甚至有多种方案,决策者不仅应具有寻求一致意见的素质,还应具有决策中倾听反面意见的素质,才能使决策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

二、努力规范企业安全管理模式

规范企业管理层行为是构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安全治理层人员要不断学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法规以及企业安全规程制度,以增强法制观念,并认真贯彻落实。安全治理层人员必须尽职尽责,在日常安全工作中要踏踏实实、认真负责。处理事故应本着周密调查、认真研究、妥善处理、有始有终、负责到底、不得弄虚作假的原则。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革新改造,使企业的一些制度越来越存在缺陷,这就需要安全治理干部不断去补充完善,使其更加切合实际,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要从实际出发,从提高教育效果入手,不断探索喜闻乐见的安全教育新模式,彻底改变形式单一,枯燥无味、教育效果很不理想的老模式,使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全员行动构建长效安全机制

(一)提升全员安全学习力

坚持培植三种理念,即以人为本理念,事故是可以预防的理念,安全是基础的理念。通过强化三种理念,

在三种理念指导下,注重以下三种培训

1、安全知识培训。以事故致因理论、因果连锁理论、能量释放理论、轨迹交叉理论、系统现代安全理论为基础,让职工系统学习安全理论知识,使职工从传统的宏观思维转变到微观上来,让安全生产化,生产安全化成为职工认识安全的新理念。对于重点的岗位,组织员工进行重点培训,并分别举办了专业知识、全员普法、职业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特殊工种取证复审等一系列重点培训教育,全员安全年培训率达到100%,合格率100%,使安全知识不断应用在生产管理和一线操作的每一个环节中。

2、安全技能培训。修订完善《岗位操作规程》、《岗位工艺技术规程》发给每一个职工,积极开展推进标准化,提升执行力活动,组织全员岗位练兵;同时,连续举办规范操作、标准指挥比武大赛及消防系统等等应急演练活动,以进一步加强重要岗位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增强职工应对风险的专业技能和意识,提高职工操作技能和对现场各类问题的应急处理能力。

3、队伍凝聚力培训。结合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以团队学习、系统思考、沟通协调、超越自我等理念为指导,通过深度汇谈、拓展训练等形式,不断提升安全队伍凝聚力。特别是在每年组织全员进行以执行力内训为载体的安全环保纵深行训练活动,对增强团队凝聚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改善了安全管理心智模式,树立起系统思考、注重细节、强化执行的管理理念,使安全管理队伍的执行力、战斗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二)增强全员过程风险控制力

为增强全员过程风险控制力,坚持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实施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控制法,使生产中有关安全的信息在动态中传递,隐患在动态中整改,问题在动态中反馈,结果在动态中验证。

(三)增强全员责任内源力

不断深化安全责任书制度,将安全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确保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的责任都清晰明确。同时,加大安全经济责任制考核力度,既强化各级领导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又使科技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都明确自己肩上的重任,主动自觉地践行安全第一的方针。

(四)激活自主管理力

拓宽安全管理内涵,将安全管理延伸到8小时之外。职工安全档案管理是创新管理手段的一项重要举措,从职工意识形态入手,以班组为单位,通过对职工的安全行为及影响行为的非工作因素,工作绩效等内容的综合分析及定期评价,形成职工个人系统的安全管理记录,从而全面把握职工思想动态,达到对职工的意识和行为的动态监控,使现场每名职工按标准干活,干标准活。职工安全档案管理的全面推行,使职工主动发现被忽视的细节问题,从根本上避免了上级对下级、外行对内行简单粗略的管理,体现了职工之间的关爱和友情,使管理更加体现出人性化特征。

(五)打造特色安全文化力

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积极拓展安全文化外延,树立超前预防的文化管理理念。传统的生产安全管理理念,重点放在8小时以内,放在作业范围以内,放在人与物的有形直观以内,而忽略了精神状态、思想情绪变化因素。通过树立超前预防的管理理念,深层次探寻事故源头。班组是否团结,家庭是否和睦,邻里是否融洽,职工个人有无不良习惯,生活有无困难,都已成为超前预防的题中之义,并高度重视,纳入班组职工个人档案管理,并采取谈心、家访疏导矛盾、扶贫济困、道德教育、生活规劝等有效方式,将安全文化建设渗入职工个人生活之中。

新公共管理的心得体会篇5

我是xx系的一名学生,在xx大学学习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在这里学习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来进修的,每天除了上班工作的时间外留给自己的学习时间少之又少,这样我们就必须制定一项个人学习计划。将学习分散在一周的每一天中,安排一个学习单元,周末安排两个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的时间为x小时,虽然安排不少于xx小时的学习时间,但一周的生活基本没有受到影响,只不过时间安排得更紧凑了,而且这样分散安排也不至于太辛苦,也有利于保持学习效率。

参加小组学习是开放教育中的一种形式,我们一般由x人组成。都是同专业的、住得比较近的,学习进度较一致的学生,经常在一起讨论学习上的问题,交流学习体会、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学习信息和资料,互相鼓舞学习信心,激发激发学习动机,消除个别化学习带来的孤独感,在互帮互学中共同提高。我们还通过电脑网络、电话等通讯方式和小组的其他成员保持联系,及时解决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难题。

还有一些学习技巧值得我们互相学习。在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学习的时候,做自学笔记是帮助理解记忆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阅读教材时直接在材料上做笔记,有助于你理解和记忆教材内容,听课时做好听课笔记,要为听课做好准备,保证精力集中和情绪稳定状态良好,课后应该尽快整理听课笔记,检查笔记中的每一个细节,确保其完整并且精确无误,对任何有缺失的和有疑点的地方,应该及时找老师或同学核对并补充完整,读听课笔记,用颜色笔或荧光笔标出重点和重要的概念、结论等。

以上是我在一年多时间里总结,并得很好的验证,希望所有的同学都有一个很好的成绩,也希望我的体会大家能认可。

新公共管理的心得体会篇6

作为一名公共管理专业xx学生,xx期间在政府部门的实习对于自身的专业学习非常重要,是我将平时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和难得机会。这次经学院安排,2xxx级共x名学生获得了在xx政府的实习职位,而我有幸成为这支实习队伍的负责人,深感责任重大。

实习学生的具体实习部门是由xx区委区直机关工委安排的,而我作为实习队的负责人起初负责和该部门的工作人员协调实习队员的具体实习部门,因此很自然的我被留在机关工委实习,一来机关工委有一位女职员需要休产假,正缺少人手,二来我在机关工委也可以实现与其他实习学生的联系,方便工委管理实习生。

在我国,各级政府都有相应的机关工作委员会,这也是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主要是实现中国xx对政府直属机关xx的管理,并处理相应的党务工作。第一次接触到“xx工委”这个名称时,确实使自己摸不着头脑,不明白它的职能与工作性质,这主要还是它的曝光率低使得民众对它没有概念的缘故。

在xx实习的这四周,我主要围绕着整个xx区机关党务开展实习工作,参与了xx区机关作风建设的规划工作,起草了xx区“十佳科室”、“十佳服务标兵”考核评定准则,并就开展“双十佳”评选活动程序和范围作了研究。按照工作计划和安排,x月份,xx区机关工委要承办今年的xx市机关党建工作研讨会,由于xx城市圈获批建设“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此,省直机关工委要求今年党建研讨会主题要围绕“两型社会”建设,因此参会对象增加了圈内其他各城市市直机关工委,这也就导致了xx区机关工委需要为这次会议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而我有幸参与了整个会议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整理党建研讨会的资料汇编和会议指南以及会务安排等工作。

以上所说的是我实习期间主要参与的工作,其他包括xx的收缴、xx组织关系转接、会议通知等细小琐碎工作也是我实习期间的主要任务,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其实一些不乏需要技巧和专业培训才能胜任,好在学校的学习和学生工作期间在这方便有所涉猎,才使得我能够从容面对。

新公共管理的心得体会篇7

企业成功与否是企业管理研究的核心问题。就像奥古斯丁所说,在商业活动中危机就像感冒病毒一样种类繁多,防不胜防。每一次危机中既包含了导致失败的根源,又蕴藏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进而收获潜在的成功的机会就是危机管理的精髓。而错误的估计形式并令事态进一步恶化则是不良危机管理的典范。

危机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发生的意外性,结果的破坏性和处理的紧迫性等特点的紧急事件,然而并非所有的风险都会引发危机,只有当风险所造成的危害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演变成危机。企业危机是每一个企业都不可避免的,它是指对企业未来的获利和成长甚至生存发生潜在威胁的事件,它会威胁到组织的整体和引起负面的不确定影响,可能对组织及其员工、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它是必须快速的作出决策并严重缺乏必要的训练有素的员工、物资资源和时间来完成的事件。

企业的危机具有双重性、隐蔽性、扩散性、复杂性。因此它的本质就是危险和机会并存。企业危机的爆发形式不同,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也是不同的,所以可以有不同的企业危机类型。面对不同的企业危机类型和其危害,企业危机管理作为企业防卫管理于20世纪60年代应运而生。企业危机管理的思想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所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有进一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变革和进一步完善,80年代末进一步研究企业危机管理问题,至此现代企业危机管理的雏形已经形成。企业危机管理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在危机意识或者危机观点的指导下,依据管理计划对可能发生危害组织的紧急状况的处理能力和将危机化解为转机的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能力。

企业危机管理是立足于应付企业突发的危机事件,抗拒突发的灾难,趋利避害,化险为夷,将损失降低至最低点,尽最大可能保护企业的声誉。

要预防企业的危机首先要将所有的对企业造成威胁的事件一一罗列出来并做好预防措施为危机做好全面的准备;在确认是危机后,需要根据危机的范围和程度采取控制措施减少影响;危机解决的速度是关键,方法和手段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迅速有效地采取危机处理措施才能把危机转化成机遇,才能从危机中获利,防止危机的进一步扩散和恶化。

成功的企业危机管理,要遵循危机管理的原则,要根据危机的类型,影响的范围和程度采取趋利避害的措施,防止和避免企业损失并以此来提高企业的危机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

新公共管理的心得体会篇8

11月29日到12月7日,我参加了20xx年珠江委赴香港科技大学“水资源与公共管理”培训班的学习,参加这次高级研讨班的学习有来自部机关、委机关和委层各单位的其他学员。课程和考察学习为期9天,学习课程包括理论和实地考察相结合形式。

以下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通过课程学习和参观考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在港学习期间,学员们既实地参观了香港政府廉政公署,跑马地地下蓄洪计划工程,香港紧急事故控制中心,荔枝角雨水隧道排放工地等,看到料香港经济的发达、技术的先进、制度的完备、社会的规范等等,增长了学员们的国际视野,也使学员们认识到了差距,将促销和i学员们今后更努力的工作。

二、内地沿海地区应该适度学习香港的水资源管理模式。香港的水资源严重缺乏,大部分依靠东江流域供水,节约用水是香港水资源政策的重中之重。香港特区政府制订了一套至2030年的全面水资源管理策略,重点是“先节后增”。特区政府会通过加强公众教育,宣传节约用水。水务署不遗余力地宣传和开展各种形式生动的宣传活动,让小学生知道如何节约用水,从节水中获得乐趣,政府提倡使用节约用水器具,通过更换及修复老化水管计划,利用新科技改善水压管理机身楼侦查,从而加强控制渗漏;扩展海水冲厕系统,以控制用水需求增长。另一方面,特区政府积极使用再造水,包括循环再用洗浴水及雨水,发展海水淡化,加强供水管理。

三、通过学习和参观考查自己在工作上的缺点和不足,对做好本职工作有指导性的思路和作用。通过对香港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观察,学员们既了解了香港的文化习俗,也了解了与内地在机制以及文化上的各种差异,这将有利于学员今后与香港水务署、渠务署等政府中间层次和民间层次的友好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