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多篇

幼儿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多篇

幼儿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篇1

幼儿园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学期已接近尾声,我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在市卫生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市教育局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园领导全体教职工的大力支持配合,团结一致用心工作,使我园的卫生保健工作有了很大进步。为了以后能更好地提高保健工作质量,现将本学期工作作一简单的总结:

一、坚持保教并重

在我园领导的重视下,开学初我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就纳入了新的轨道,切实地把卫生保健工作渗透到一日保教活动中去,使我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得以正常开展,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安全、舒适、卫生的生活、学习、游戏的环境,针对期初的卫生保健计划,我园扎扎实实真正做到保教并重,以"保"为笼头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在一日活动环节中十分注重幼儿的体育锻炼,结合季节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各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每一天坚持开展两小时的体育、游戏活动。每次进餐前都要进行适当的活动,个性是午餐后教师带领幼儿进行20分钟左右的散步。午睡时教师坚持巡视,及时观察幼儿有无身体不适,并给幼儿盖好被子,照顾好幼儿午睡。午睡后教师保育员帮忙幼儿穿好衣服,梳好辫子,每一天坚持做到让幼儿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高高兴兴回家。

二、严格做好晨检工作

1、本学期坚持严把晨检关。我园严格按"一摸、二看、三问、四查"来进行;并杜绝危险品的带入,及时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健康状况,同时作为保健老师的我能指导保育员做好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发现异常或传染病做到及时隔离与治疗,并根据幼儿的状况发放红、黄牌标志,控制了传染病病菌的传播,把好了安全的第一关卡。

2、对患病儿我们将随时进行观察,做好记录,按时喂药;及时了解班级幼儿的健康状况、协助班级共同做好生病幼儿的全日观察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坚持晨检与全日观察相结合,并做到有记录、有分析、有措施。

3、本学期,我园还用心配合卫生保健部门做好疾病的防治、防疫工作,并认真组织幼儿体检(体检率达100%),确保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加强卫生消毒工作

消毒就应是幼儿园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制定消毒记录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全体教职工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学习了《××市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方法实施细则》。

在学习中保育员和老师们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卫生保健管理,提高保育质量是幼教工作的首要任务。因此我们坚持卫生消毒以及隔离制度,对于毛巾、茶杯、玩具、被褥、图书、空气等进行严格消毒,做到一人二巾一杯制,坚持幼儿餐具每日进行消毒,每次用餐前用消毒水擦洗桌面,为减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每一天一早打开门窗,以保证空气清新洁净,并定期进行空气消毒,每周紫外线消毒1—2次(时间为半小时);床单被褥做到每月清洗一次、被褥每周晒一次、塑料玩具每周用消毒水浸泡消毒并日晒一次,环境卫生做到一周一大扫,早晚各小扫或拖抹一次;便所和清洁工具每周用消毒水浸泡一次等。我园还建立了一整套卫生消毒制度,并严格对照制度做好各种消毒工作,做到:餐具餐餐消毒,玩具积木、各种物品定期消毒,职责到人,职责到班,从而大大提高了我园卫生消毒工作质量,预防和控制了传染病的发生,使我园幼儿健康活泼地成长。另外,在卫生消毒方面,各班的保育员和营养员对照卫生保健消毒制度,严格按顺序规范操作,定期对保育员、营养员进行业务培训;定期与不定期的对保育员和营养员工作进行抽查,做到与月考核挂钩,使每位保育员、营养员都能规范操作。消毒和减少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我园重视了消毒工作,幼儿的出勤率一向很高,有效地保证了幼儿少生病或不生病。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消毒是幼儿健康的最好保护伞。

四、均衡合理安排

幼儿膳食我园本着卫生、安全、富有营养利于消化的总要求,每周认真为幼儿制定带量食谱,做到品种多样,搭配合理并保证按量供给。

对一些别的幼儿园的好食谱,用心采纳。采购中,我们抱着对孩子极端负责的态度,采购食品的质量与供应商签订安全职责书,强调带给的菜务必新鲜、无毒,严把食品的验收关。为了提高伙食质量,我们在菜肴的搭配、烹饪上下功夫,组织厨房人员学习尝试新菜肴、新点心的制作,保证幼儿吃饱吃好,让家长放心。一向以来,我园从未发生过一齐食物中毒现象。每月我还及时认真做出营养分析,透过营养分析及结合召开膳委会,讨论改善措施,广泛听取教师、厨房人员、家长的意见和推荐,适当调整幼儿食谱,保证幼儿各类营养素摄取更加均衡合理。同时我们还将每周食谱向家长公布,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园的用餐状况,增加幼儿伙食的透明度。幼儿伙食帐专人负责,与教师伙食严格分开,每月向家长公布幼儿的伙食盈亏状况,自觉让家长监督。另外,我们还进一步做好餐前餐后的管理工作,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进餐前,我们的老师会结合当天菜肴进行营养小知识的教育,减少幼儿偏食的产生;进餐时,要求幼儿持续安静,有必须次序,小腿放在桌子的下面等等;进餐后,要求宝宝能进行自己桌面的清洁整理工作,碗筷轻轻放;并且培养幼儿饭后漱口、擦嘴等的好习惯。

幼儿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篇2

幼儿时期又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个性特点和很多心理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而这个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家长在面对性格内向的孩子来说应该要怎么做呢?如何来改善孩子内向的性格?

那天亲友聚会,正当几个孩子兴致勃勃的展示自己的才艺时,大家却发现表哥家的孩子坐在一旁,不与其他小朋友玩耍,也不说话,看到别人津津有味的分享,他也只是投来怯懦的眼神,这时,大家也就注意到,这孩子过于内向了,不会社交,那么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社交呢,掌握以下三点,可以事半功倍。

一、多肯定鼓励孩子,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性格过于内向的原因往往是孩子不自信的表现,不自信的原因大多来自于父母以及身边人的否定,以至于造成孩子的自我否定,从而让他更加不敢社交,这种孩子的成长环境对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多被夸赞的孩子性格会更加阳光开了,乐于分享,而自信心是孩子租出内心世界的第一步,孩子建立起自信心了,他就会更加想要表现自己,性格也就活泼了。因此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是件任重道远的事情。

二、多给孩子表现的舞台

孩子内向的原因离不开胆怯,他们害怕做错,害怕“丢人”,这就需要家长多给孩子表现的舞台,孩子的展示机会多了,也就不容易怯场,如果表现的好,孩子更加自信,愿意向大家展示自己,就算偶尔表现失误,也会锻炼孩子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展示自己的舞台对孩子来说就像是成年人的社会,只有经历的越多,孩子明白的、学习到的东西才越多,孩子内向的性格才会逐渐完善。另一方面,“舞台”也是孩子的社交场,通过自己的展现,孩子之间有了交流的话题,分享了经验成果,也就逐渐打开了社交圈。

三、千万注意不要强迫孩子

最后要和大家说的这一点可是很重要噢~当孩子不愿意表现自己或者是同大家交往时,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去做,这样孩子不但会产生恐惧心理,还会产生厌倦情绪,这样下次孩子就更不愿意去主动社交了。父母应该做的就是引导孩子,打开孩子的心扉,让孩子发现其中的乐趣,学着把有趣的事和别人分享,这样孩子自然而然就发现了社交的快乐,也就会主动社交了。

内向的孩子并非无药可救,也许他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渴望和大家交流,我们要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引导,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给孩子信心,相信我们的孩子会越来越阳光向上。

幼儿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篇3

学前期是人的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之一。幼儿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以游戏为主的各项活动中,心理发展异常迅速。作为幼儿教师学习心理学是自身发展提高的需要,是搞好幼儿教育工作的需要。

通过学习《幼儿心理学》,我深知: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而幼儿教师是年青一代最初的启蒙老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作为幼儿教师,首先是要做幼儿的朋友,在平等的关系中,教师是幼儿的伙伴,使幼儿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放松,让他们感觉生活在自由、尊重、平等、合作的气氛中,在这气氛中,让幼儿充分的活动,获得表达自己的欲望的能力和机会。

我们班每个孩子的个性都不相同,有的孩子活泼大方,他们能主动表现自己,见到客人能主动打招呼,听到音乐就能翩翩起舞,为大家表演,这样的是我们所倡导的。但是有些孩子,他们在幼儿园里比较活泼,一旦离开了他们熟悉的环境,或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幼儿园来了陌生人参观等等,他们便很胆怯,不敢说话。这种胆怯性格的形成,大多因为缺乏锻炼的机会,缺少表现自己的勇气的条件,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将严重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胆怯的幼儿往往没有勇气在众人面前讲话,或说话声音很小,为改变这种胆怯的性格,我们努力为幼儿提供"说"的机会,让幼儿在每个人面前表达自己欲望和自己的感情。

幼儿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篇4

这次的讲座让我有了很深的感触,让我了解到我们不仅仅要重视幼儿的身心健康更要重视我们自己的身体、心理健康。

幼儿因为年龄小不懂得怎么照顾自己所以学完。需要老师们时刻关注正因为老师们把精力全部放在小朋友身上从而忽略了自己的健康。老师这份职业高尚、不为己平时如果不是很严重的话都是丢在一边置之不理,老师自身要以身作则因为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小朋友模仿,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如何去奋斗,如何去实现你的梦想,又如何做一个让孩子们崇拜、尊敬的老师呢。

身体健康固然重要,心理健康更是不可缺少,每个人都要有良好的心态面对社会,从容的面对你的工作,社会不免有些不公平的待遇、让你无法忍受的言论,遇到这些种种问题时就要看你如何很好的调整心态,让这些问题在你的生活中平淡让你可以随时准备迎接下一个挑战。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方式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好的方式让你心情愉快、轻松,更好的`对待工作有干劲的迎接生活中的每一个困难调理自身的身心健康,不好的方式让你心情烦躁、心理负担沉重。

有了正确的心态,面对风雨时才会选择坚强;有了正确的心态,心情不好时才能重新找回快乐;有了正确的心态,才会发奋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积累成功的资本。

幼儿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篇5

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行为与年龄相符等等。心理健康是一个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 并且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 也就是说, 同一个人, 在人生发展不同的时期或阶段, 由于对该阶段发展任务的适应情况不同, 其心理发展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会变得不健康,我们作为老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并且学习相关的心理学内容,教师更要无条件的尊重学生的人格。作为教师要努力使教育适合学生的个别特点,教师要懂得他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在教育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育策略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们知道〈纲要〉中提倡:既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又要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教育。可是,在我们的了解中,现在孩子们的家长都很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大大忽视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的培养。这段时间通过学习《幼儿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必须重视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其对心理疾病的 “免疫能力”。同时,在学习中我还知道了:幼儿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而这个时期也是幼儿的 “敏感期”。这就告诉我们。必须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也就是必须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的教育。

可是如何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其次,要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

最后。对幼儿进行活泼开朗性格的培养

以上就是我对《幼儿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这一学科学习后的一点理解,通过学习,也给我敲了一个警钟,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了,既然学习了,我就从现在做起,认真面对我的孩子们,加强心理健康活动的教育。

幼儿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篇6

今天上午,我们锦华小学和古寨小学共同举行了依次健康教育研讨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的有来自两所学校的教师10多人,同时参会的还有教科所的主任和心理健康负责人。活动中听取了县小学心理健康负责老师,对于目前他们学校有关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的一些情况与做法,并且听取了三节心理辅导课听课之后,与会的代表就有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教科所主任还转达了区教育委员会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由此可见,我们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无疑是先行了一大步,通过学习,感慨颇多,让人感到沉重与责任重大。下面谈几点我对心理健康有了新的认识体会:

一、学校有必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要慎重,要正确对待,有效实施。

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综合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近13%全球儿童和青少年在心理和行为方面存在问题,并且在近几年呈上升趋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今家庭、学校和社会一个亟待关注的重要课题。《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要求,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我国将今年卫生日的主题定为“快乐心情,健康行为---关注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作为儿童教育的主要环境——学校,现在对这一方面都十分关注。我省今年也明确地把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作了明确的要求:乡镇级学校在xx学年开始必须专门有心理辅导老师;该老师必须经过培训,有上岗证。

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情况也不是很乐观,更是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提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和学校开展起心理健康教育,社会上的一些机构也积极参与到这方面工作中。大家都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本来是好事,但是,现在确实存在一种把学生中心理不健康的数据无限扩大的倾向,以此来抬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身价”的现象。还有的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误解为“心理学教育”的现象,虽然在开展,但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展开以及形式等都要慎重,要注重实效性,要根据不同情况体现多样性。在小学,应以游戏和活动为主。

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的几点思考:

1、要把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转变教育观念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必须加速改革,迅速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由学科系统型教育向职业能力型转轨。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素质教育以转变思想、提高德育素质为灵魂,只有良好的心理才会产生高尚的道德行为。学校教育和学生管理必须建立在学生思想健康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针对性,才会收到预期效果。所以,学校应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咨询,把心理教育纳入教育计划。我们学校目前虽然没有正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专门的教育课程,但学校领导和学生处经常督促教师要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教育。任课教师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都重视渗透德育(特别是学生的情感体验)教育,班主任老师更是走在前头,他们利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手段,像开展丰富多样的班队活动课和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种课外活动、义务劳动,举办一些知识讲座,个别谈心,给以关爱和帮助等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教育感化本班学生,尽力使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我们学校的教师事实上都已重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缺乏的是有专业的人来指导,还不能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到一定的专业与理论水平上来。

2、努力提高教师心理学知识和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含义应该是教师以健康的心灵感染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影响学生,以渊博知识和规范的行为教育学生。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教师这些方面的烙印,所以,对教师的心灵和职业道德要求格外高。教师必须有健康的心理外,还要具备了解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心态,帮助学生心理健康和克服心理障碍,有效铸造人类灵魂的能力,因此,必须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尤其是非师范毕业的教师应补好心理学这一课。学校还应定期组织对教师进行心理学的继续学习,定期交流应用心理学知识、管理教育学生的经验。

3、提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

以往我们存在着用同种方法、同种手段教育所有的学生,少数人犯错,大家挨批,少数人有提高全班都光荣的现象,不重视个性教育。在教育上,所有“一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的说法和作法都是错误的。有不少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来对老师常说的第一句话:“给你添一个麻烦,要多劳你一份心”,这就是要求针对学生实际加强教育的期望。就像本次研讨活动中的两堂课“学会夸奖别人”、“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还有我们学校各个班每个星期的主题班队课等,就是针对各自班级中学生身上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这对学生的一些不良的心理能起到一定的教育与启迪作用,有助于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更是有助于学生的心理走向正常的发展。我们认为学校学生管理部门、班主任、德育工作者和所有教职工都应该有了解学生心理的责任。教育管理有了针对性,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

4、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

良好的教育环境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可以起到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幽静和环境优美自然会产生心情舒畅、气氛和谐,为转变学生思想、调整学生心态和行为创造有利条件。领导民主、管理民主、师生平等、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学生心灵、互交知心朋友是正常的教书育人的氛围。民主与平等能给人们心理以宽松,感到顺气、顺事,不易产生逆反心理。在这种环境中才能教会学生自我调整心态,具有较强的自我心理保舰自我约束不良行为的能力。可增强正确评价自我、正确认识现实、正视逆境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这也是转变学生思想,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水平的必要条件。本学期,我们学校重视了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注重了学生的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校长和教师们带头讲文明礼貌、保持校园整洁、讲普通话,同学之间互相督促,大家互敬互重,大部分人的文明行为带动改变了小部分人的不文明行为,逐渐就形成了一个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更能保持愉悦、健康的心态。

总之,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针对学生的心理障碍及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塑造健康人格的教育。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教师的职责是控制和训导学生,而学生则只能在被扣分、被训斥中服从教师。因此,在民主社会,有识之士纷纷提出要校正教育目标,强调要为学校营造一个积极的、互相帮助、关怀的环境。除了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自我与情绪方面的发展。

幼儿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篇7

对孩子成长而言,安全感是支撑孩子生长的重要力气,孩子有安全感,会感到快乐,也是安康心思的基础。那么该如何给孩子建立安全感呢?

现代父母都知道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性。教育界里有句话“养育孩子,六岁前用心,六岁后省心;六岁前省心,一辈子操心”,除去生活习惯、规矩的培养,说的更是孩子的安全感。

想要孩子将来事业成功,家庭生活幸福,必须要给孩子建立安全感,这是孩子才可能拥有自信、乐观的生命底色。反观不少人,即便在事业上有成,可在婚姻家庭中屡屡受挫,与人无法建立亲密关系或者总是受伤,说到底,是童年安全感缺失造成的。

可见,一对父母再精通教育,如果不重视孩子安全感建立,那么孩子以后心理难免出问题,反之,一对父母即便再不懂教育,只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孩子大概率不会长歪。

那么,什么是孩子的安全感?

其实,安全感这个词,在心理学上叫做“安全型依恋”。指的是在宝宝三岁前如何跟主要监护人(如妈妈)互动。安全感充足的孩子,会把妈妈当作“加油站”,只要妈妈在场,便可安心探索外部环境,比如去和小朋友玩,去观察地上蚂蚁。妈妈离开后虽然哭闹,但只要妈妈一回来,情绪就很快稳定下来,又开始继续探索。

这样的宝宝,因为得到了妈妈充足的爱,从而认为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世界也是足够安全的,好奇心、开拓劲头都会很足,将来在事业和婚姻中也会很幸福。

孩子建立安全感,三个阶段很重要

一级安全感:在孩子一岁半以前,包含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断奶是一次冲击。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因为自身没有生存能力,要完全依赖监护人照料,包含物质上和精神上的。物质上包括孩子饿了有奶吃,渴了有水喝,尿湿了能及时被换掉纸尿裤。精神上只要指无条件回应。只要自己哭了,无论任何原因,都能得到及时拥抱和安抚。这样孩子的内心才会觉得“我是值得被爱的”,安全感也由此建立。

这个阶段中,断奶是对家长和孩子的第一次严重考验。若家长用过激的方式断奶,比如母子隔离时间长,比如抹辣椒水涂黄连,都会极大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二级安全感:一岁半到上幼儿园之前,入园焦虑是一次冲击

一岁半到上幼儿园之前,孩子将从对妈妈的依恋慢慢转移到探索外部环境中。当他觉得外界环境是安全的,家人也能给予强有力的后盾之后,内心就会增加一层自信,安全感也会再上一台阶。

这时期,入园焦虑对孩子的安全感是一次大冲击。顺利渡过的孩子,安全感将进入下一个阶段。

三级安全感:上幼儿园期间,分房睡是一次冲击。这时候的孩子,要经历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体验人与人互动中的乐趣和烦恼。若孩子觉得自己能够处理和他人之间的矛盾和不和,内心的安全感就会又一次飞跃。

这时期为培养孩子独立性,父母常常会跟孩子分房睡。注意方式要温和,循序渐进才能不破坏安全感。

当安全感被破坏后,如何弥补?

如果以上三个阶段,尤其是面对三次重大冲击,父母的做法过激之后,孩子安全感受挫,就容易退缩。这时候,想要重建安全感,需要父母有强烈的同理心,跟孩子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孩子需要自己做什么,然后尽力满足孩子的要求。哪怕孩子出现咬指甲、捏被角等自己不理解的行为,也不要呵斥,要更加关心他体贴他,这样才能帮孩子慢慢修复安全感。

你家孩子安全感充足吗?

幼儿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篇8

学习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这一课程,本人受益匪浅。我觉得自己不仅学习到的是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让我更为自信更为坦然地接受一次次的挑战!

在这次学习中,我认真倾听了教授与从事心理工作一线老师的讲座,他们都以实实在在的案例和具体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了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并且通过理论学习、自我剖析等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通过学习我还意识到要实现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的目标,教师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所以在这几天的学习中,我都认认真真地看教材,听讲座,做好笔记,学好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学习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教师的心理健康也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好的教师能为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人不怕做事,就怕心累。当心累时,我们要有自我控制、自我调试的能力,保持乐观积极的教育心态,不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教育工作中,不迁怒于孩子,克制偏爱情绪,一视同仁地对待孩子,同时不将工作中不良情绪带入家庭。我还学会了几种解压的方法:控制呼吸法、自我剖析法、学习转移法、投身自然法、心情放假法、肌肉放松法。这些都给了我借鉴作用,正确认识自己通过学习,我意识到在工作中要有更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并且认识到,保持这种心态对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将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对今后工作的态度,这也将直接地影响到我的学生们,使学生们能够在良好的心态下学习、进步。在培训学习中,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颇感自己的责任重大、知识贫乏。通过这次学习,我收获颇丰、感想颇深: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对教育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提高,对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的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