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国旗下讲话三分钟

家风国旗下讲话三分钟

家风是仁义礼智信,或是老老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做事,更或是顶天立地体善良,自立自强不忘本。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家风国旗下讲话三分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家风国旗下讲话三分钟1

父亲是一名有着26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亲历了上世纪60年代国家最为艰难的时刻,生活的不易让父亲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他身上的那件外套虽然已经打了好多个补丁,但他仍然舍不得丢,他时常对家人说,补一补还能穿。他脚上的那双解放鞋已经褪了色,大家劝他再买一双,他总是笑着说,洗一洗还能穿。

父亲也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儿时,常听他讲,上世纪80年代初,村里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原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已从小岗村试点,即将在全国推广开来。得知这一喜讯后,父亲充满了期待。包产到户后,父亲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儿,他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地耕耘着。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精心呵护下,春去秋来,粮食获得了丰收。从昔日的吃不饱到现在的不愁吃,父亲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然而粮食丰收后,有时,家人会把吃剩的饭菜随意倒掉。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严厉批评了家人的不文明行为。为了让大家时刻牢记勤俭节约的家风,他还亲自到县里做了一块匾,上面刻有“勤俭节约”四个大字。多年来,它始终提醒家人要时刻保持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在良好的家风引导下,我养成了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儿时,每当饭后,父亲都要看看碗里是否有剩饭剩菜。上学以后,虽然家里每月寄给我的生活费相对充裕,但我并没有变得大手大脚起来。为了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我还制定了每月的开销计划,做到精打细算。每到月末,我会把结余下来的生活费交到父亲手中。走上工作岗位后,我每月虽然收入不低,但依旧保持着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去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俭,我的买房梦终于由理想变为现实。领到钥匙那一刻,一股强烈的幸福感顿时从心底油然而生,我想这幸福感是源于勤俭节约的好家风吧!

家风国旗下讲话三分钟2

我的爷爷是个普通的农民,他没有什么文化,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但是,他正直,淳朴,善良。他对我要求非常严格,平时教我懂礼节,对人要礼貌,要做个厚道的人。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

有一回天还没有亮,我因为好奇,与小伙伴到邻村偷瓜,不料人家在瓜田守着。一个伙伴不小心碰到他脚,把他碰醒了。那人一个鹞子翻身,抄起一根棍子向我们扫来。我们赶紧逃跑,飞也似的逃回家中。爷爷知道后,没有多说什么,只提醒我为人要做到“三贵气”,就是嘴贵气、手贵气、脚贵气。“嘴贵气”是不随便吃人家的东西,“手贵气”是不能乱拿人家东西,“脚贵气”是不该去的地方不要去。我那时似懂非懂,却也记下了这几句话。从这之后,我再没有跟小伙伴去胡来。

我的父亲继承了我爷爷的好传统,很乐意帮助人。那时候,村里无论谁请他帮忙,他都答应,从未犹豫过。他说,能帮到别人是一种快乐。

父亲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请一个乞讨的人在我家吃饭。那天,我们正在吃午饭,突然门口出现一个影子,仔细一看,是一个乞丐。父亲起身,盛了一碗米给他,还叫他过来跟我们一起吃饭。那乞丐感动地连连说“好人好人”。

父亲用他自己的行为感染着我们兄妹几个,让我们明白:有爱,就有温暖;有爱,就有希望。

父亲的另一个鲜明品质是公正无私。有一次正是生产队花生收获的季节,几个伙伴趁大中午的无人看守,把晒在竹答里的花生偷抓了好几把,邀我一起在树荫处慢慢消受。不料还是被发现了,处罚的时候本来没有我的份,但作为生产队长的父亲得知我也吃了,就主动加罚了自己,跟其他家长一样,扣了一天的工分。我极力申辩,告诉他我根本没有去偷,是人家给的,而且我压根就不知道那花生是从生产队偷来的。但是父亲认为,无论怎样,我总归是吃了,身为生产队长,自己不处罚,如何去服人。虽然当时我并不认同他的观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父亲教育我们从来不用打骂的方式,而是温和地跟我们讲道理。记得那年夏天的一个傍晚,父亲突然把我叫到外面。我不知道有什么事,心里很是忐忑。他很平静地问我,前天下午是不是到水库洗冷水澡。我听了心里咯噔一下,完了,这事还是被他发现了。那是我永生难忘的一个下午,那次洗冷水澡的时候,因为逞能,我游到了水库中离岸边较远的地方,不料突然体力下降,无法游回来,身体不由自主地下沉。要不是同游的伙伴奋力相救,我恐怕要与这个世界告别了。上了岸后,我还心有余悸,紧张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叮嘱伙伴,千万别把这次洗澡的事说出去。要是被我父亲知道了还不知道有什么暴风雨呢,因为他曾反复告诫过我,不可以到水库去洗冷水澡。面对父亲的询问,我小声地回答了他“是”。我以为接下来是一场狂风暴雨。可是,父亲的语气依然平静,平静中满是慈爱。他不是责备,而是安抚我,叫我以后注意安全。经过这次惊吓,我哪还敢再去逞能。父亲后来打了一碗面条去感谢那个曾经救我的伙伴。

我的父亲是如此平常,他没有出色的口才,但却有疼爱儿女的心,温暖着我们的一生。

如今,爷爷和父亲都已离去,我已身为人父。我要做一个好传统的传承者,让良好家风一代代传递下去。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更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我有责任,更有义务,把后代培养好,使他走上正确的成长之路。

家风国旗下讲话三分钟3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在邻村的一个砖瓦厂做苦工,经常很晚才回家,母亲总是做好了晚饭等父亲。我不乐意,脚前脚后地嘟囔着说肚子饿,母亲就安慰我再等等,或者找几块馒头干让我先垫垫肚皮,然后牵着我的手去村头等着父亲。

等父亲回了家,母亲乐呵呵地为他打水洗脸洗手,而后,我们家才开始吃晚饭,尽管饭菜非常简单,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很温馨。

后来我上学了,有时候被老师留在学校做功课,放学到了家,便迫不及待地在厨房里找吃的,发现父母亲也还没吃晚饭,次数多了,我疑惑不解地问母亲,父亲回家了为什么不早点吃晚饭呢?母亲笑而不答,父亲则说,我母亲一定要等我回家,才能吃个安安稳稳的晚饭。

时光流逝,现如今,我已经成家立业,父母偶尔随着我们到城里住住,母亲仍然操劳着我们的起居生活。那天单位晚上聚餐,中午在上班之前,我就告诉母亲晚上不要等我吃饭了,母亲应了一声。可是,当酒足饭饱的我回到家时,一家人都在看电视,见我回来了,父亲高呼一声:“开饭了!”我一下子懵了,一家人都还在等我吃晚饭?我责怪母亲:“中午我不是说过不要等我吃晚饭了吗?”

母亲似乎想起了什么,连说自己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好,将我交代的事情给忘了,她还说,等全家人都到齐了,吃个团团圆圆的晚饭,这已经是快一辈子的习惯了。我说,为什么不打我的手机问问呢?妻子说,她曾经提议过打手机,可我母亲坚持不让打,她怕我在骑摩托车时接电话不安全。我沉默许久。

那天的晚饭,尽管已经很饱了,但我还是强迫自己再吃了一点,不为别的,我不能让母亲感到失望。母亲这个一直延续到现在,甚至一辈子的好习惯,其实就是一种期盼和祈祷,全家人的平安是她最大的心愿,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吃晚饭,才是她最好的心理慰藉,不苛求饭菜的丰盛与否。

家风国旗下讲话三分钟4

我的母亲已故那年,59岁。每每脑海中想起慈祥的眼神、苦口婆心的唠叨,是一种莫大的内心安慰。送我去县城第一中学读书时,说的“与同学相处好,珍惜读书机会,多识几个字”的话,至今记忆犹新。

我为有母亲的疼爱而幸福,也为有母亲的教育而无比欣慰。母亲给了我困难面前坚强应对的信心,还有勇往直前的冲劲儿,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母亲千叮咛万嘱咐的“脚踏实地工作”的教诲,时时刻刻敲打着我,给我走入社会的成功意识一步步加注,一点点拓展。

寒窗苦读忘不了家里母亲佝偻的身影。母亲是个农民,靠种菜养活这个家,供我和姐姐读书。菜卖了、猪换成钱了,自己却连猪油味儿都没尝到,为了我和姐姐读好书,能成为文化人,她苦了一辈子。

聚在一起的时候,母亲不多说话,健康烦恼问完了,总是一个人默默下厨,做好每一顿饭菜。时不时,叫我过来看一下,学一学。母亲包粽子、做甜酒等功夫,细腻而快捷,坐在她的旁边说一些工作、生活上的事,聆听她和气的教导。

还记得,母亲在送我和姐姐从教的第一天,说了同一句话:“一定要记住,不管做什么,绝不能多拿一分,一定要老实本分地做事,知道吗?”有了母亲“真诚待人、与人为善和老实工作”的嘱咐,让我16年教学生涯,对学生言传身教点滴于心。

我敬重母亲与人为善的胸襟。我和姐姐不到20岁就做了教师,母亲总教我谦虚、和气,叔伯兄弟、邻里邻舍要处好关系,给家乡的亲人树立好形象。

我敬佩母亲面对困难永不低头的坚韧。母亲不甘于现状,种田养殖费心费力,进城做生意从无到有;母亲一辈子生活简朴,勤苦劳作。

母亲教给我做人的道理,给了我无价的信念。

家风国旗下讲话三分钟5

最初对灯光的记忆,来自一盏黑乎乎的煤油灯。那是我们那个年代驱除黑暗的唯一光源。一只用完墨水的瓶子,盖子上钻一小孔,孔中安插一根比筷子略细的铁皮灯芯,灯芯中贯穿一条棉花捻的捻子,一端浸于煤油里,一端微微露出。点燃了,便有一团微弱的火苗跃出。一片昏黄的灯光,便像梦一样晕染开来,梦里还能看到绽放如梅的灯花,还能听到噼啪的微响以及遥远的古言和村中的人事。这样的灯光一直伴随着我的童年和少年,也给我的童年和少年升起了一缕生命的霞光。

晚饭以后,院子里的光线渐渐暗淡了下来,待到天完全黑透了,母亲才摸索着火柴,“哧”的一声,点燃放置在窗台上的那盏煤油灯,一片橘黄色的灯光便在土屋里弥漫了开来,闪闪烁烁的,像村庄的眼睛,像亲人的港湾,更像母亲的怀抱。一家人围着灯盏,坐在炕上,沉浸在一片温温软软的光明里。这时大哥会常常借着灯光,用十指做出各种形状,映射在糊着报纸的墙上,煞是有趣。有起伏的山,有狂吠的狗,有苍茫的树木,有奔跑的兔子。这大概是我看过的最早的动画片了,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也点燃了一个少年五彩缤纷的梦。冬夜漫漫,窗外飘着雪花,西北风吹得破旧的窗户纸泼剌剌的响,而老屋的热炕上却温暖如春。那时我们一边剥玉米、拣黄豆,一边讲古言、说农事,其乐融融。

我记得,很多时候,母亲是常常坐在最靠近灯盏地方,因为她要就着灯光,为一家人缝缝补补。母亲似乎永远有做不完的手工活,她就像一尊雕塑一样,长年累月地坐在煤油灯下,低着头,弓着身子,默默地捻线、编织、缝补,打麻绳、绞鞋样、纳鞋底、剪窗花,一双勤劳的手,从不歇息,苦苦支撑着那个艰难而贫穷的岁月。春夏秋冬,二十四个节气,母亲一直在纺呀、纳呀、编呀,把一世的光阴和辛劳都纳成了她额头上的皱纹,把一生对儿子的期盼和祝福都织成了她眼角边的鱼尾。常常夜半醒来,我还能看到母亲在昏黄的灯光下低头劳作的身影,孤单而凄凉。如今,母亲已去世多年,但她老人家纺线的姿势、纳鞋的动作以及辛劳的形象和花白的头发,却镌刻在我的心底,时时浮上心头,挥之不去,每每想起,泪光莹莹。

温馨的'煤油灯,于我不但是一份深深的母爱,更是一盏求学路上的希望之灯。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激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全国上下出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壮观场面。那时家乡还没电灯,于是煤油灯大显身手,它照亮了万千学子求学路上的梦想。不知多少个春夏秋冬的夜晚,我在那盏昏黄的煤油灯下,苦读到深夜。一个晚上下来,鼻孔里会沾上一层厚厚的炭黑。我永远难忘那段清贫而快乐的岁月,更难忘那盏摇曳的煤油灯,它指引我走出了人生的第一步,让我看到了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

童年所有记忆,似乎都与煤油灯有直接的联系。在煤油灯下,我懵懵懂懂地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也品尝到了亲情的温暖。更让我懂得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人生道理,记住了耕读的家风,明白了勤俭的家教。

传承家风家教,有时,只需把心里搁置已久的那盏油灯擦一擦,点亮。心灯常亮时,心才不会害怕,人才不会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