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为主题演讲稿多篇

孝为主题演讲稿多篇

孝为主题演讲稿篇1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感恩,如黑夜中的灯塔不可或缺,带给我们启迪,引领我们前进,如高岭之花般圣洁,牵动着我们最真挚的情感。或也因此,我们与它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而真正懂得感恩的人明白,它不应是一场宣讲式的报告,一次流于形式的慰问,一场“动人”的颁奖晚会,而是一颗将感恩作为习惯的诚心。

记忆中总有在父亲节、母亲节才出现的特殊问候,人们扎堆地在朋友圈宣告对父母的感恩,年迈的双亲又可曾知晓?仿佛能推理出“不在这一天表达自己的感恩便是不孝顺”的结论。而各种感恩季又为层出不穷的商业行为打上人情味的标签,越浮夸越表面,越能体现自己感恩。想起台湾漫画家朱德庸提起自己的儿子的童言童语:某天家中下水道阻塞而搬来了泥鳅救兵,儿子记挂着这些勇士不停地询问它们何时回来能吃上晚饭,谢谢它们帮了大忙。

感恩若只是宣讲者扣上念经般的基调,又于生活何益?出于本能的将感恩作为一种习惯,才是对它最好的诠释。

说到感恩,我的脑海里自然的浮现出每部日剧必备的画面:主人公们围坐在餐桌前,双手合十横握筷子,念着:我开动了。上至花甲老人,下至说话还含糊不清的孩童,都习惯于表达自己对自然馈赠的感恩——感谢你延续我的生命。最原始的情感,敬畏自然,感恩大地、阳光、雨露,共同分享来自食物所带来的感动。更让屏幕前的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一颗颗心与心紧密相连的安定感,无论今天过得是好是坏,一句“我开动了”都能恢复内心的平静,时时感恩最简单的美好,才能品尝与物质无关的幸福。常怀感恩,便能常怀美好,即使再艰难的路,也能看清前进的方向。

如何才能常怀感恩之心?只要记住一句“他们本可以不这样做”。一句安慰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把雨中的伞,一张默默递来的纸巾,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用生活中点滴的小事编织感恩的花环,用更好的自己回报无言的支持,用另一把伞将关怀传递,将感恩传递。

孝为主题演讲稿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是腊八节。

这个节日本来是佛教子弟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成道而设立的“成道节”,后来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也把“成道节”这种传统带到了华夏大地。在这里它被发扬光大,最后成为了北方地区相当重要的节日—“腊八节”。在腊八节时,人们通常会熬制腊八粥或者腌制腊八蒜,我们自然也属于这些人。但是我们不太愿意做已经做腻了的腊八粥,而决定去做腊八蒜。

腊八蒜的做法很简单,只需要“三个一”—一些蒜、一瓶醋和一个罐子即可。我们先挑出几块大蒜剥皮放好,再往罐子里倒入适量的醋,最后放入蒜,盖好盖子,就可以静静地等待它腌制成功了。

腌制腊八蒜虽然不是很费劲,但是费时间。按照传统习俗,在腊八节这一天腌制的腊八蒜最早也要在除夕夜启封,这样才能品尝到通体碧绿、口味酸辣的正宗腊八蒜。既然我们在过腊八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就得遵循传统的习俗,于是我们也决定把蒜一直浸泡在“醋海”中,直到除夕夜。

我觉得等待腊八蒜做好的过程很像一次“磨炼”:这样漫长的过程相当的考验人们的耐心,如果你有足够的意志力克服它的诱惑,那你就能收获到一盘完美的绿大蒜。如果你被浸泡在醋里的这个“潘多拉”征服了,想立刻打开吃它,那你就只能尝到半成品。

最后照例奉送一首诗:“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唯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孝为主题演讲稿篇3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工匠精神”。

纪录片《大国工匠》以热爱职业、敬业奉献为主题,讲述了八位“手艺人”的故事。他们中间,有在中国航天事业中,给火箭的“心脏”——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高凤林,有载人潜水机上被称作“两丝”钳工的顾秋亮,有高铁研磨师宁允展,有港珠澳大桥深海钳工管延安,有捧起大飞机的钳工胡双钱,有錾刻人生、为apec会议制作礼物的孟剑锋,还有捞纸大师周东红。

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他们之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些大国工匠给我们以财富,这就是要深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继承中国源远流长的工匠精神、精湛手艺,让“中国制造”、“中国创造”释放出更为夺目的光彩。

在这个五光十色、极致物欲横流的当下,对这些成功的工匠们也少不了几倍工资、几套房子、几多升迁的诱惑。但是,他们都没有为此所动。因为他们的共同和特殊点,不仅在于技艺精湛,而且在于有一颗热爱祖国,对所从事的事业的爱心和忠心,有一种令人高山仰止、富有职业操守的“工匠精神”。高凤林的话,代表了大国工匠们的心声:“每每看到我们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每一个从事五金制造的业者,都是一个个工匠,都有一份份责任。每个业者都应该以同样“大国工匠”的精神尺度,尽职尽责,赢得尊重。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了。

孝为主题演讲稿篇4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在每年的中秋佳节,都有许多远离家乡的流浪者赶回家,与父母、亲戚、朋友团聚,享受他们的美酒。中秋节是最圆、最亮、最美的一个月。中秋月如镜,诗情画意,饱含深情。

现在,我想问你:你知道中秋节的由来吗?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这是中秋节,所以它被称为中秋节。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早在周代就出现了,中秋节的流行始于宋代。为什么叫中秋节?因为农历八月十五是在三秋,所以它被称为中秋节。中秋节有很多名字:“八月节”、“八月半”、“中秋节”、“月夜”等等。

中秋节原是丰收的节日。过去,人们在丰收的季节里,总要大事庆祝一番,庆祝一年的好收成,享受丰收的喜悦。中秋时节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中秋节还有许多美好的传说,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等等。这些无不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人们吟诵中秋节的诗词歌赋很多,最的当然要数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同事们,在这美好的日子里,你有何感想呢?我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想家,想念父母。

是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挂的时刻。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学子在这美好的日子里,都会思念亲人,思念家乡,挂念着祖国,希望与亲人团圆,共享欢乐。

最后我衷心地向忘我工作的全体员工,向勤奋工作的全体同事,向你们的家人和朋友提前道一声:中秋快乐!

孝为主题演讲稿篇5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小朋友们:

下午好!

我是二年级一班的王菲,今日能站在这里演讲,我感到无比幸福。说到幸福,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可能是一块甜甜的糖果,可能是一件漂亮的衣服,还可能是一件新奇的玩具。而这种幸福的感觉往往是短暂的,有没有长久的幸福呢?我会肯定的回答,有!那就是一个孩子拥有那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母爱。

母亲是我家的太阳,有她在,就有温暖。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窗子,我睁开朦胧的双眼,看到的是母亲忙碌的身影,耳边听到是母亲催促我起床的声音。我享受着母亲的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每天都开开心快乐心的。

为了让我成为一个出众有才华的女孩,两年前,母亲送我到县里学习钢琴。每次学琴,母亲都静静地坐在一旁,陪我一起听课。我的哪个指法不对,哪段旋律弹得不准,她都细心地记下。回到家里,母亲耐心地提醒我注意这些问题。有一次,我弹琴时不专心。这让正在厨房切菜的母亲分了神,手指被切了一下。她只是随手用纸巾裹住手指,就走到我身边,说:“菲儿,咱练琴的时候得用心呀!”听了母亲的话,我知道自己错了,就认真地练琴了。等我弹完一首曲子时,母亲手指流的血已经从厚厚的纸巾上渗出来了。我可以尽情地玩了,可母亲还忍着疼痛做家务。看到这情景,我很心疼,也很难过。母亲,正因为您的教导、您的坚持,我才会在学习钢琴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哭她也哭,你笑她也笑。那么让我们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吧,在享受幸福的时候,不会觉得理所应当,也会用爱来回报母亲。

谢谢大家!

孝为主题演讲稿篇6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一句响亮的口号,承载着戍边将士们坚定的信念。它在喀喇昆仑高原的上空回荡,感动了亿万的中国同胞们。

在平日里,大家似乎都认为生活平淡无奇,其实,在中国的边境上,仍然有一群守护着祖国的英雄——戍边将士,他们并没有歇息,而是做到了祖国一天需要,他们就一天不走。

一个戍边英雄的纪录片,让我感到震撼:新疆军区的戍边将士在清早便开始巡逻,发现边境蠢蠢欲动的外军,他们早已对中国国土虎视眈眈,如今竟越线挑衅,戍边团长祁发宝、戍边将士陈祥榕等人尽全力地投入战斗、拼力斗争,他们发誓:坚决不让外军侵犯我国的领土与主权!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外军溃败而走,但是陈祥榕、陈红军、肖思远、王焯冉四名戍边英雄因营救战友而壮烈牺牲了。

年轻的陈祥榕曾说过:“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句话让许多人垂泪,我也感同身受——一个人的心中竟能有如此坚定的志向与目标!将士们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即便牺牲后,他们的身躯也会融成祖国边境的防线;即使只剩下最后一滴血,他们依旧保护着国家的领土。这,必定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精神力量吧!

经过这次争斗,戍边英雄们意志更加坚定,训练不断加强,他们保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做到随时亮剑迎敌!

我们也是如此,在生活中、学习中,要随时亮剑迎敌,迎向困难、迎向挫折。在最寒冷的时候,坚持下去、永不放弃,实现我们清澈的爱献给伟大的国!

戍边将士是祖国的守护者,他们的信念将注入国土,让这片神州大地更加坚硬,不受任何人侵犯。“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便是他们最高尚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