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麟游新农合,科学调研出真知(精选多篇)

第一篇:走访麟游新农合,科学调研出真知

走访麟游新农合,科学调研出真知(精选多篇)

xx年7月13日,陕西科技大学xx暑期赴宝鸡市麟游县志愿服务团来到了麟游县蔡家河村开展主题为“心系三农,和谐社会”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在进行义务支教的同时,还针对蔡家河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

早上,志愿者们到达蔡家河村,受到了村委干部的热情接待。志愿者们在社区服务中心与村委干部进行座谈,了解了蔡家河村人口、支柱产业等基本情况,并就当地新农合的实施状况与农合负责人进行了探讨。随后,一行人又来到了蔡家河村卫生所,对基层医疗机构在新农合实施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采访。在与相关负责人交流结束后,志愿者们开始深入农户进行挨家逐户的社会实践调研,在发放调查问卷和采访调研的时候,志愿者们与村民们进行了深入交流,村民们的热情和淳朴令志愿者们感动,同时志愿者们也发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得到了很多的宝贵意见建议。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会产生许多不同的问题,对于基层农村来说,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卫生所的建设,提高基层医生的专业素养,扩大基层门诊统筹的范围是当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夕阳西下,志愿者们带着村民们的依依不舍离开了,一天时间的走访调研带来了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在带给志愿者们感性上的触动的同时更是在带来了理性上的认识。只有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发现问题了解问题,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

第二篇:走访麟游新农合,科学调研出真知

走访麟游新农合,科学调研出真知

xx年7月13日,陕西科技大学xx暑期赴宝鸡市麟游县志愿服务团来到了麟游县蔡家河村开展主题为“心系三农,和谐社会”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在进行义务支教的同时,还针对蔡家河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

早上,志愿者们到达蔡家河村,受到了村委干部的热情接待。志愿者们在社区服务中心与村委干部进行座谈,了解了蔡家河村人口、支柱产业等基本情况,并就当地新农合的实施状况与农合负责人进行了探讨。随后,一行人又来到了蔡家河村卫生所,对基层医疗机构在新农合实施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采访。在与相关负责人交流结束后,志愿者们开始深入农户进行挨家逐户的社会实践调研,在发放调查问卷和采访调研的时候,志愿者们与村民们进行了深入交流,村民们的热情和淳朴令志愿者们感动,同时志愿者们也发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得到了很多的宝贵意见建议。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会产生许多不同的问题,对于基层农村来说,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卫生所的建设,提高基层医生的专业素养,扩大基层门诊统筹的范围是当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夕阳西下,志愿者们带着村民们的依依不舍离开了,一天时间的走访调研带来了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在带给志愿者们感性上的触动的同时更是在带来了理性上的认识。只有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发现问题了解问题,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

第三篇:新农合调研报告

新农合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新农合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缓解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点工作,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顾家村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区域,新农合制度的实施对于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新农合的基本运行情况及取得的主要成绩

从2014年1月开始,顾家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稳妥有序地开展起来,参合率逐年提高, 2014年为71.73%,2014年初已达到了95.85%,全县27.6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截止2014年10月份,共补偿54906人,补偿金额2470.3万元。通过实施“医疗惠民工程”,共为11971名贫困患者减免各类费用152.6647万元。组织县、乡300名医务人员组成30个医疗队,深入18个乡镇的50个行政村开展了送医送药服务活动,免费发放了价值15万元的常用药品。为20名先心病、白血病患儿发放救助资金6万元。

自2014年顾家村开始试点至今,在淄博市制定的原则框架内,积极探索,不断完善新农合的管理运行机制,新农合制度得到不断发展完善,参合农民普遍受益,新农合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农民对党和政府的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民看病可以报销,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民健康的关心。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普遍认为新农合是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一件大好事,是关心农民疾苦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从心底里感谢党的好政策。农民群众感动地说“以前都是干部来收钱,现在得了病,还能报销,这真是一项实实在在为农民办事的好政策,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办的大好事”。顾家村崔顺利因肺心病治疗得到报销款15000元,其家人感慨地说“为了治病,家里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幸亏参加了合作医疗,交了20元钱就给报销了15000元,合作医疗帮了我的大忙了!感谢政府,感谢党。”这是我们农民群众最切身的感受,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提高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拥护。

(二)乡镇卫生院建设得到加强,农村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为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让农民放心就近就医,顾家村开展了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每年集中组织对全县18所乡镇卫生院院长和专科医生的业务培训,近400名村医由县医院进行业务培训,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高。2014年,已经顺利通过了省标准化、规范化乡镇卫生院验收。

二、当前顾家村新农合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新农合在顾家村运行十年来,确实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有效的减轻了广大农民的经济负担,但是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新农合的运行还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惠民政策的落实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制约着新农合的有序、健康、快速发展。

(一)筹资困难, 筹资成本高.

向农民筹集遵循原则:自愿参加,多方筹资。由于国家目前还没有把合作医疗纳入到法制化管理轨道,稳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缴费机制还没有建立,资金的收取多数是在每年筹资时突击宣传,集中入户,难度大,工作成本高。由于农民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参加新农合,这样容易导致体弱多病者选择参加,而身体强壮者选择不参加。

(二)宣传力度及方式影响政策运行效果

作为一项好的惠民政策,从无到有,农民对政策的认知必定有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和村级干部对宣传工作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宣传走过场、不广泛、不深入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民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对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中有关术语不理解,有的甚至看不懂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资料。有的农民由于没有履行及时告知义务或超过补偿期限或没有办理转院手续,本可以得到补偿而没有得到补偿,引起农民对制度的不满。由于对新农合报销范围的不了解,导致他们觉得农村医保是不可信,甚至是忽悠人的。

(三)大病补偿机制有待完善,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尽管新农合制度对10种大额慢病有一定的补偿,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患者需要,受益面窄。部分农民患的虽然是常见病,慢性病,但由于不属于大额慢病的范围而无法得到报销,一年下来仍旧花费很大,这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住院报销的“起付线”、“封顶线”、“分级按比例报销”、“有些药品不能报销”等限制设臵也不能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尤其是10万元以上的大病保障水平不高。顾家村作为欠发达地区,尽管农民收入水平不高,但对于几百元、几千元的医疗费用大部分农民还可以负担得起,并不足以影响生活。

三、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采取合理的征缴形式,降低筹资成本。

采取合理有效的征缴形式是合作医疗有效筹资的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让那些与农民有密切利益关系的机构去征收医疗保险费的效率较高,也较为便捷。例如,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签约,委托乡镇财政所在下发粮食补助款时代收,然后转入通过招标确定的银行专户储存,专账管理,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审核、汇总支付的费用,由财政部门开具支付凭证,由银行直接划拨,实行封闭运行。对于当年发生疾病报销医疗费用的农民,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用报销所得的部分费用预缴次年的参保资金,建立农民滚动式预缴费制度。参合农民在镇或镇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后,再到镇合管办报销或向所在镇合管办或村卫生室预缴该户次年参合资金。农民滚动式预缴费制度建立在知情自愿的基础之上,在得到实惠的时候提前缴纳次年参合资金,迎合了农民参合心理,农民在受益的前提下,信任新农合,一般是乐于预缴费的。

(二)加大对“新农合”的宣传力度,继续做好宣传工作。

新农合的服务对象是农民,宣传工作的到位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民对新农合的认知程度,这对于新农合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而且,随着新农合制度的不断完善,一些直接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也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宣传,持续开展宣传工作。首先,要采取多种形式如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发放新农合宣传小册子以及基层工作人员走访宣传讲解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还可以在已有的宣传方式上增加志愿者下基层服务,选择对新农合政策了解的人员组成志愿者队伍,对农民进行政策普及教育。其次,一定要将宣传工作做到位,纠正宣传偏差,使农民真正理解新农合的内涵及“互助共济”的实质,纠正“不住院不报销”的认识偏差。再次,宣传工作不仅要面向农民,还要面向涉及新农合的领导、工作人员和医务工作者。基层组织的工作

人员尤其要吃透政策精神,掌握政策要领,把国家的新农合政策释译成一些让老百姓一看就明白的政策,将新农合的宣传工作常抓不懈。

(三)不断完善新农合的补偿机制,切实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在进一步优化住院费用补偿方案,财政补助提高,基金规模扩大的条件下,提高补偿比例,切实扩大药品、检查可报范围,适当扩大目录内用药。积极探索大额住院费用补偿制度,在享受新农合待遇的基础上,对大额住院医疗费用超过补偿起付线的部分进行一定比例的补偿。为使合作医疗基金充分有效使用,使参合农民最大程度受益,对当年农合统筹基金结余部分(扣除风险基金),可以采取二次补偿的方式对大额住院农户进行再次补偿,或者采取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的方式作为新农合制度的延伸。商险介入医保后,医保服务将大幅提升,弥补社保经办机构经办力量不足,实现基本医疗和补充医疗的无缝链接,使百姓的医疗保障提升了一个档次。保险公司因控制风险,会主动监督医院,防止大处方、大检查的出现,从而降低患者的诊疗费用。建议认真遴选1-2家保险公司承担参合农民大额医疗保险,有效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切实减轻农民的大额医疗费用负担。

(四)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加强医疗卫生单位的基本建设

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同时,在搞好规划的前提下,鼓励发展民营医疗机构,发动社会力量投资卫生建设。对于符合条件的专科医院、非营利性的民营医院应当予以认定,引入竞争,提高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效率。

1、要加大乡镇卫生院的投入。乡镇卫生院处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而且,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变革,农村卫生院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是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的难点所在。因此,各级政府及卫生部门应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农村卫生院的建设。如对卫生院职工工资,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公共卫生监督等业务经费,医务人员的进修、培训费等予以保障和补助;改变卫生院为追求经济效益而疲于奔命的局面。同时,要

在人才、技术、设施上给予扶持,并帮助明确服务方向,完善运营机制,提高服务技能和水平。

2、要扶持村卫生室的发展。

针对其服务内容和诊疗病种给予一定的补助,保证村卫生室开展对中老年群体和慢性病等特殊病种的康复服务,并推动其做好农村基层公共卫生知识的普及和相关信息的搜集、报告工作。

第四篇:新农合工作调研建议

新农合工作调研

2014年7月28日,在市政府应急办副主任李献的带领下,市政府办公室文卫科分别就我市新农合参合情况和农民实际报销情况展开实地调研,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我市新农合工作的现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项由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与,以大病统筹为主,兼顾门诊医疗的农民互助共济制度,对提高群众健康水平显得日益重要。我市自2014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基本形成了以政府主导、部门运作、医疗机构参与、群众得实惠的良好格局。但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2014年我市参合农民达到358254人,参合率93.1%,截止到6月底全市共有72230人次享受报免补偿,补偿金额2209.5万元。

(二)导致新农合筹资难的主要原因

二是较多贫困人口与外出务工人群,增大了筹资压力。一方面困难户、特困户、五保户等弱势群体过多,政府虽对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得不到解决,自己掏钱参保存在难度。二是随着劳务输出群体壮大,主要表现在户口在本地的外迁户、全家外出打工户、可用资金有限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在家户过多,在年底工作组集中收缴时,一时难以联系上其当家做主的家庭主要成员,在规定的参合时间内,资金无法筹集到位,为新农合筹资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三是卫生基础设施滞后,群众医疗需求实现率不高。受地方财政收入影响,我县对卫生事业建设投入不足,尤其是乡镇卫生院房屋老化、设备短缺,病床等医疗设施紧缺(每千人口拥有床位0.6 张,远远低于全国2.4张的平均水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足0.6人)。村级医疗机构规模小、设施简陋,对广大农民群众就近医疗服务的功能发挥不足,不能适应当前新农合制度健康发展的需要。

四是合作医疗监管机制有 待进一步完善。部分医疗机构对推行新农合制度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医务人员为参合群众服务的意识不强,服务行为还不够规范,违规减免、超范围补偿现象一定程度存在,不同程度影响了参合群众的积极性。

新农合制度的宣传,但是筹资成本较高,并且在资金逐级上缴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到位,容易发生新农合资金被截留、挪用的违纪行为。滚动式预缴费和定点缴费虽然简便易行、节约成本,但需要参合群众具有较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另外,新农合资金筹集过份强调“自愿参与”,会产生两个“负面选择”:容易得病的人群积极参合,身体健康的人群不太愿意参合。从而导致两个“负面反应”:一方面新农合不能具有较高的参合率,减弱共担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新农合参合主体是高危人群,将会产生医疗费用入不敷出,影响正常运转。

三、健全新农合筹资机制的建议

新农合制度作为一种具有保险特性的医疗制度,它客观上要求扩大覆盖面,拓宽资金统筹范围,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新农合筹资制度既要体现政府的执政能力,又要符合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针对我县的新农合筹资机制完善,应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丰富宣传方式,营造良好氛围

立足我县实际,采取科学有效的宣传方式,是提升参合率的关键。一是对常年在家的农户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如电视、标语、宣传小手册等;二是利用身边的“典型事例”进行广泛宣传,消除农民对新农合的疑虑,正确引导农民群众的参合意识。三是对常年外出务工的农户进行现代通讯工具采集,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开展广泛宣传动员工作,进一步消除外出务工农民的疑虑,使其真正认识到建立新农合制度的意义和好处,不断增强群众自愿参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创新筹资机制,积极引导参合

一是建立常年筹资机制。改集中突击收缴方式为常年经常性定点收缴,为贫困家庭、外出务

工家庭、手头上可用资金有限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家庭创造宽裕的参合时间。

二是实施代扣代缴机制。参合群众在定点医疗机构看病时,由医疗机构在其补偿资金中代扣

代缴该户个人次年参合费用,这样可充分利用参合群众受益后的喜悦心理,减少抵触情绪,

扩大宣传面。

三是实施滚动式预缴费制度。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改变原有的直接筹资方式,为户口在

本地的外出务工家庭以及可用资金有限的留守儿童和老人,提供方便、快捷的交纳方式。

四是推行转移支付缴费制度。一味尊重群众意愿,也不利于新农合发展。农民是一个相对松

散的群体,如果没有一定的约束性,难以确保筹资机制的稳定。新农合运行几年来,在大多

数农民对新农合接受程度提高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采取村民自治“一事

一议”方式,讨论推行新农合转移支付缴费制度,结合中央对农村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将

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直接补贴的部分,转化为与农业生产相联系的医疗补贴,成为相应群众

的参合资金,从而降低筹资成本。

(四)强化运作监管,确保基金安全

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运行的监管力度,切实维护参合群众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新农合工

作氛围。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化管理机制,加速新农合信息网络建设,把数据录入与公安户籍

管理系统和定点医疗机构收费系统接口,实现资源共享,开展身份识别尤其是相片对照、姓

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审查,提高工作效率,从源头上加以防范,避免套取新农合补助资金

的违纪事件的发生;认真实行药品统一竞价采购,严格控制医药费用虚高与不正常增长,严

格杜绝开大处方、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诱导治疗的行为,努力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

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五)健全服务网络,提高工作水平

加大投入力度,为广大农民提供价廉、便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场所,切实解决农民就地就

医难,使其充分享受到新农合制度带来的优越性。一是加强乡村卫生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继

续以乡镇卫生院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村级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我县农村卫生机

构服务功能,改善农民的医疗卫生条件。二是加强乡村卫生医疗队伍建设,加强医务人员培

训,全面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技术水平。三是教育引导各定点医疗机构端正思想,正确处理好

单位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努力改善办医条件,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整体服务功能;切实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搞好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加

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努力做到“小病不出村,

大病不出乡,危难重病不出县”,让农民就近享受到较好的卫生服务,全面提高群众健康水

平。

新 农 合 调 研 报 告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构建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切实缓解

广大农民群众“因病制贫”、“因病反贫”问题的重要途径。

民商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阳光教育”小分队于7月6日来到淄博市博山区对北峪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情况进行实地调研。

经过深入调研和了解情况,先将我们对北峪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情况,存在

问题,对策和建议简要分析如下:

一、调查背景及现状

农民普遍面临看病难的问题:一方面医疗卫生资源愈来愈集中于城市,地处偏远山区

的农民看病不方便;更主要的,贫困农民普遍无力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往往抱有“有病不

看、小病拖大、大病等死”的心理不去看病。与此同时,由于贫困,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和

自我保健意识,卫生条件也相对较差,他们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因病制贫”、“因病反

贫”,陷入恶性循环。在次背景下,201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

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要求,要“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博山区自2014年开始,按照“积极稳妥、由点到面、逐步推开”的思路,率先在边远

山区北博山镇开展了市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工作,2014年在初步试点成功的基础上,

又增加了近远山区的四个乡镇进行试点。于2014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试点区,新农合试点工作在全区的11个镇、2个办事处和1个开发区全面推开。三年内,

已确立市级新农合定点医院2家、区级新农合定点医院5家、镇级定点卫生院13家、村级

定点卫生室205处。

我们所进行调研的北峪村地处博山区近郊,由域城镇管辖。全镇总面积91平方公里,

44个村,约2万8千人,各村分布较分散,主要以旅游业为主。其中有镇级卫生院1家 北

峪村定点卫生室1所、 门诊1处全村被山围绕房屋依山而建。

我们阳光教育小分队于7月10 日来到北峪村先后对村民、村干部、乡村医生、村内卫生院

和区卫生局干部进行问卷调查。共入户 37余户,访问近100人。围绕着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的参合度 、受益情况、费用承受、费用报销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产生的积极效应

1、突破资金来源的“瓶颈”

农村医疗卫生和健康保障受到制约最根本的还是资金不足的问题,博山区 实行

的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来源形式为:省、市、区、镇 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每人每

年补助42元,个人每人每年交纳20元,人均筹资 总额达到62元。财政补助资金也逐年增

加,2014年较往年每人每年增加9元,其中省、市财政补助各增加2元,区财政补助增加5

元。除农民缴纳的资金外,博山区每年可从省、市、区、镇四级财政拨付配套资金650余万

元。

2、农民切实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得到了好处

从区卫生局的来的资料看,博山区在2014—2014年三年内,享受医药费用报销的参

合农民累计182512人,报销金额939余万元。仅2014年全年,参合农民中就有37738人享

受了医药费用报销,报销金额518余万元。并且扩大了报销范围,除将影响博山区广大农民

健康的10种慢性非传染疾病的门诊医药费用纳入到住院统筹报销范围之外,还将住院分娩、

儿童保健等纳入到新农合补偿范围。此外,有17492人享受了免费健康体检,并建立了个人

健康档案。

从我们对北峪村的问卷调查情况来看,村民认为身边是否确实存在从新农合中明显受益的

典型事例,如图所示:

村民认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缓解家庭负担的作用是否明显,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农民切实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得到了实惠和好处。

三、存在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大,对农民提出的相关问题不能很好的解答,使村民对新农合的相关政策

不了解,进而出现不信任、等待观望和被迫参合的现象,影响了农民参合的积极性。致使部

分农民群众的参合积极性不高。

在我们 进行调查问卷时,部分村民反映在村内定点卫生院看“小病”马上就可以报

销。但到市、区新农合定点医院看“大病”不清楚各种手续和病历、药费报销单的具体填写内

容,报销时往往要到医院跑好几趟更改各项内容。有的村民甚至不知道大病统筹补偿的10

种慢性病(肿瘤放射化疗、肾病透析、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慢性支(请勿抄袭)气管

炎、肺气肿、糖尿病、白血病、精神病)

2、村级卫生所的业务、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受到医疗器械、卫生条件、资金水

平等各方面的限制。导致部分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所在人才、设备、综合服务能力等各方

面还有欠缺,医院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医疗卫生服务

需求。

3、富人看病、穷人被排斥”的现象。对于那些尚处于温饱边缘徘徊的农民,不仅无钱参加合

作医疗,即使已经参加新农合,但具体看病时还得先自己垫付,过后在分段按比例首先从门

诊家庭账户基金中支付,不足部分从大病统筹基金中报销。这样一算,农民自己需要承担的

数额仍然不小,真正的穷人依然看不起病。能够享受到合作医疗优越性即享受政府补贴的还

是农村中相对较富的群体,有悖于新型合作医疗的初衷。

四、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大新农和工作的宣传力度

对基层医务人员继续进行新农和基本知识的学习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等方式使他们彻底明白相关政策,真正成为新农合的宣传员、实践者和执行者。进一步拓宽宣传渠道,保证宣传效果广泛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组织宣传月等各种方式对广大农民进行新农合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民群众对新农合知识得知效率,使新农合相关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参合积极性。

2、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建立较高专业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队

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培训,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大对基层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重点加强农村卫生人员在职培训和岗位技能培养。

3、建立健全的监督机构

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对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针对暴露的问题及时修改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的卫生服务行为,切实为参合农民提供优质、价廉、安全、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另一方面,对于合作医疗资金的监管应该更加透明公开。

可见,大多数农民认为设立合作医疗资金监管机构有必要并且希望自己参加,自己管理自己事情。

第五篇:新农合调研报告1

新农合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大强调“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明确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峄城区作为全省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单位之一,整个新农合工作其覆盖范围之广,群众受益程度之高,管理运作之精细,一直走在全省全市先进行列。本报今日特刊发该区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调查报告,以交流情况,推进全市新农合工作再上新台阶。

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为提高农民基本医疗水平,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穷、因病返穷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峄城区作为全省和全市新农合试点单位,近三年来,精心组织实施,在全区范围内逐步建立起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努力让新农合最大限度地造福于百姓。

一、逐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和覆盖范围

峄城区新农合试点工作始于2014年春天。在试点中,该区坚持高标准起步、高层次设计、高强度推进,逐年提高筹资标准和扩大覆盖面,使新农合试点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全市先进行列。

峄城区被列入市新农合试点单位以后,首先选择基础比较好的古邵等三个镇(街)进行试点。2014年首批三个镇(街)是8.9万农民参加新农合,参合率为73.23%,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40元,农民自筹15元。2014年该区被列入省级新农合试点,在总结三镇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区7个镇(街)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为40元/人,农民自筹10元。2014年该区继续被列为省级新农合试点,全区24.7万农民参加了新农合,参合率达到了93.39%。筹资标准提高到50元/人。去年以来,峄城区共为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1233.87万元,156.97万人次受益。

与此同时,他们注重做好农村特困群众参合救助工作。该区明确规定,农村五保老人、丧失劳动能力 残疾人和其他特困群众参合,其资金自筹部分全部由区、镇两级民政部门筹集缴纳。2014年以来,区、镇两级民政部门每年都筹集资金6万余元,为全区1259位五保老人、4500名残疾人、300余名特困群众及时缴纳了参合资金。

二、努力实现参合农民受益最大化

新农合是直接造福百姓的大好事。如何做到把好事办好,让参合农民实现受益最大化?对此,峄城区委、区政府从实际出发,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 一是尽量提高报销比例。参合农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按20%的比例报销; 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住院医药费1000元以内,按30%的比例报销;住院医药费1000元以上至3000元,按35%的比例报销;住院医药费3000元以上至4000元,按40%的比例报销;住院医药费4000元以上,按50%的比例报销。每人每年累计最高可报销医药费2万元。2014年7月,榴园镇农民杨某因患肺癌住院手术治疗,一次报销医药费19364元,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

二是不设门槛、不设家庭账户。他们在试点一开始设计制定医药费报销方案时就明确规定实行“两不设”,即一不设报销门槛,参合农民的医药费从零开始按比例报销;二不设家庭账户,门诊报销在最高累计达到20140元范围之内不加限制,解决了设家庭账户带来的报销到一定限额就不再报销的问题。

三是适当扩大药品报销范围。他们在《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的基础上,增加了70种常用药品。对《目录》以外的药品折价60%后按正常比例报销。

四是应该补偿的全部补偿到位。据统计,峄城区有20%的农民购买了各类人

身保险。但该区仍然按照新农合既定的报销比例如数补偿。农民高兴地说:“如今我们的健康有了双保险。”

五是简化报销程序。他们在全区范围内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 “一证通全区”,凡参合农民手持该证可以在全区所有定点医疗机构看病治病,不需要办理任何转诊、转院手续;在本区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医药费不需要任何单位和个人审批,当场即可按比例报销或减免。这不仅方便了群众,而且还给参合农民提供了自由选择医疗机构的权利。

三、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

新农合基金来之不易,数量有限,十分宝贵,可谓是农民的“救命钱”。能否管好用好这部分资金,是新农合成败的关键。因此,峄城区对新农合基金始终坚持严格监督管理,保证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

首先,该区将新农合基金由区财政局在国有商业银行专户储存,专帐管理,做到筹钱不管钱,管钱不用钱,用钱不见钱,实现基金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高效运转。

其次,区合管办每月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以文件或报表形式报告一次资金使用情况。各镇(街)合管办、各定点医疗机构每月定时张榜公示一次辖区内参合农民的报销情况,确保参合农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第三,严格纪律,严肃查处违规行为。该区对挪用、挤占、套取新农合资金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2014年4月,峄城区监察局、区卫生局接到群众举报信,反映某卫生室医生采取虚报冒领的方式套取合作医疗基金399.01元,问题查实后,他们在追回冒领的合作医疗基金同时,给予该卫生室通报批评、当事人停职检查处分。近两年来,峄城区共查处虚报、冒名顶替等违规违纪行为五起,有效堵塞了新农合资金漏洞。

四、为新农合顺利推行打造坚实平台

实践使峄城区委、区政府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和完善农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是新农合顺利推行的重要保障。因此,他们在新农合试点工作中,特别注重农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着力为新农合打造一个坚实的平台。

他们首先加强农村卫生室建设。去年以来,区、镇两级共投资270余万元,对30个条件较差的农村卫生室进行了新建和扩建,并配齐了内部设施,使之达到了六室分开、八项配套、常用检测服务设施齐全的标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镇、村两级医疗机构实行严格的规范化管理:一是全面落实“四制四统一”制度,即乡医实行聘任制、工资制、风险抵押金制、退休养老金制;乡医统一调配使用,财务统一管理,药品统一调拨,业务统一考核。二是规范卫生室服务。区卫生局按照“四制四统一”的标准,将农村卫生室医务人员的统一着装、挂牌上岗、接诊质量、门诊登记等各个环节,全部纳入了镇(街)卫生院一体化管理范围,并且努力做到了由管理上的“一体化”变为体制上的“一体化”。三是认真落实乡村医生的福利待遇,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他们做到乡村医生与镇卫生院医生同工同酬,同时对乡村医生实行退休养老制度,及时为他们交纳养老保险金,彻底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四是不断加大对农村卫生室监督管理力度,严禁无证行医、非法行医,进一步净化、优化了农村医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