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科研强校之路,构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央三代领导集体都明确地指出了高等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改革发展的根本方向,这就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长春工业大学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找准定位,确立了“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的办学指导思想,要实现学校国内一流的地方工业大学的办学目标,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

走科研强校之路,构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

我国高校在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指导下,努力贯彻落实“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高科技及产业化,加强基础性研究”的科技工作方针,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加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我们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大学是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重要阵地。”“要进一步完善科研体制机制,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环境,切实把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出来。”这些精辟、深刻的论断,不仅为21世纪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高等学校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加快科技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三十年科研工作回顾

长春工业大学建校于1952年,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设立,最早是在1962年,吉林理工学院与吉林矿冶学院合并,成立吉林工学院,设教务处(含科研科)。1963年,吉林轻工学院并入吉林工学院,学院正式设立科研生产处。1985年,科研生产处改名为科研处。从1978年复员到1985年我校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54项,其中“建筑工程预算微机管理系统”,“户籍卡微机管理系统”等项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七五”期间,学校鉴定成果33项,在研成果63项,有1项科研成果获全国发明展的银牌奖,4项获长春市第三届发明展发明奖。“八五”期间,共承担各类计划项目120项,到位经费332万元,有11各项目分别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吉林省科技进步奖和长春市科技进步奖,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千余篇。“九五”期间全校共承担国家、省、市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各类研究与开发课题278项,争取到经费1500万元,完成成果鉴定171项,有9个项目获省、市科技进步奖,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1亿多元,发表各类论文3585篇,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等57部。“十五”期间科研工作有了快速发展,获得了一批国家级课题,仅2004年就独立或合作承担了两项国家863项目、两项国家发改委“振兴老工业基地高技术产业”项目、一项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一项国防科工委军工项目等6项国家课题。其中与四平高斯达集团合作的国家发改委“纳米设备制造及纳米材料应用”项目,课题经费达1.2亿元;与长春市高新区合作的国家发改委 “制造业信息化平台”项目,课题经费达8500万元。并且在汽车产业、制造业、信息化、石油化工、电气电子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进入“十一五”以来,学校的科研工作更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先后承担了一项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863计划项目、二项国防科工委军工项目、一项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三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项司法部研究项目等。科研经费逐年递增,在理工、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学科实现了全方位突破。仅2007年科研经费总量达到了5560万,获省、市科技进步奖7项,省、市社科奖3项。其中,吉林省科技进步奖5项(发明专利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长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吉林省社科奖专著类二等奖1项;长春市社科奖2项(专著类三等奖1项,论文类三等奖1项)。吉林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奖,二等奖1项。此外,还申报专利9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授权专利9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

经过多年的努力、积累与沉淀,长春工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法、管、经、教育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多年来,学校拥有一支整体结构合理、素质与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坚持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长春工业大学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创新教育,依托一汽、吉化等大型重点企业和新兴高科技企业,始终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着力于教学改革、科研改革,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开展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紧紧抓住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机遇,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形成了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科研工作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长春工业大学已经在高校创新体系中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高品位的大学文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结构完整、构建学科交叉的制度保障体系,实现高校的学科发展战略、政府的社会发展战略与产业界的经济发展战略的融合。

二、切实抓好产学研结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高等学校直接服务于社会已成为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长春工业大学多年来一直坚持为吉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科研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主要途径。面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强化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作为意识,强调有为才有位。这不仅有利于高等学校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且有利于高校自身的发展和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从高校的三种主要职能的发展过程来看,先是培养人才,然后是科学研究,再到直接为社会服务,三种职能互相联系,共同构成现代高等学校的职能体系。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形势下,在国际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中,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的内在联系更加紧密,高等学校不断拓宽社会服务职能已成为相互促进的必然趋势。高校科技产业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建立产学研基地,提高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科技水平

我校抓住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时机,为推进新兴工业化做出了贡献。

1)针对省内外企业的技术难题开展科研攻关。在以节能减排为起点的产业新政策正在以日趋清晰的面目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时候,张德江校长率领的节能技术创新中心承担“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大选厂能耗监测与管理”项目,经费达388万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冶金企业氩氧精炼铁合金工艺及其综合节能系统的开发与示范”预算经费总额为8138万元,其中国家专项经费资助2029万元。

在汽车产业方面,我校与一汽集团合作,在汽车材料和汽车电子方面完成了一批课题,这些研究成果一些已经在一汽得到应用。

在制造业信息化方面,我校已为长春市的118家“小巨人计划”企业提供了制造业信息化的技术服务及咨询,根据对其中88户企业的统计,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0—30个百分点。

在石油化工领域,张会轩副校长领导的课题组和他们所指导的博士生、硕士生,常年工作在吉化的科研第一线,围绕公司生产中提出的实际课题开展科研攻关,从立项、研究、小试、中试直到成果产业化,直接服务于吉化的实际需求。目前,该课题组研制的“核壳结构塑料增韧剂ACR”项目,年产3000吨的生产装置,已经在2005年投产,效果很好,年产值达1亿元,利润1000万元;“MBS增韧剂的中试生产及应用技术”项目,年产5000吨的生产装置,也已经在2005年投产,年产值也达1亿元,利润1000万元。此外,我们还主持和参与了国家863项目碳纤维的研制和生产,2005年该项成果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冶金行业,我校与通钢集团公司合作的汽车前轴用新型低碳低合金空冷贝氏体钢,其疲劳寿命由50万次提高到200万次,达到日本同类钢的水平,但价格却大大低于进口产品。 

在油田,我校分别为吉林油田开发了内部经济核算管理系统和油田创效资产单元综合评价信息系统,为油田公司的经营决策提供生产、销售和经济核算的动态信息及决策模型,在中油集团组织的鉴定会上得到高度评价,并获中油集团公司颁发的二等奖,中油集团已决定进一步完善后在全国各大油田推广。

2)与企业合作成立了一批联合研究基地。目前,学校分别与吉化集团公司、通钢集团公司、吉林省中小企业局、长春市科技局、四平市高斯达纳米材料设备有限公司、鞍钢集团、鞍钢矿业集团等合作创建了联合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或联合实验室,为今后更好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在省内各地区创建了一批科技研发基地。为了适应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要求,更好的为我省支柱产业服务,学校进一步增强了科技服务意识和科研工作的针对性, 在省内各地区建立了一批科研基地:

(1)在长春市为一汽集团服务的汽车材料和汽车电子研发基地, 汽车前桥用钢和汽车钢板轻量化等研究,获多项省市科技进步奖。

(2)与长春市科技局合作建立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基地。

(3)在吉林市与吉化集团公司和吉化股份公司合作建立的化工研发基地;与吉林铁合金集团合作,开展节能、环保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工作。

(4)在四平市与高斯达纳米材料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纳米技术及材料设备研发基地。

(5)在通化地区与通钢集团公司合作建立的金属材料研发基地。 

(6)在松原市与吉林油田合作建立的计算机油田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研发基地。

(7)在延边地区与敦化力源药业合作,开发中草药微细化处理技术,并得到省中药办的支持,立了专项。

(8)在白山市与白山泵业集团合作,开展了高铬铸件低合金化的研究,与长白参业集团合作开发长白山药用植物珍珠草提取技术。

(9)与吉林省中小企业局合作建立的“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中心”基地。为吉林省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实施科技研发服务。

(10)同鞍钢矿业集团的合作,开展了利用冶金企业熔融废渣制造水泥熟料技术研究。

(11)与鞍钢集团合作进行大孤山选矿厂能源计量管理系统的研究,通过采用最优控制技术、机理模型、统计分析、预测控制、神经元网络等控制方法建立企业能源管理的数学模型,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及优化调度。

(12)长春轨道客车的合作项目, 结合高速轨道列车的研制,提高零部件可靠性及轻量化,包括空心轴的研制、面饰板的表面处理、箱体连接新技术等,解决了长客公司轨道列车横梁冲压开裂的问题。

(二)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强沟通与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近年来,长春工业大学通过国家部门、地区或行业举办的各种形式的技术交易会、洽谈会和企业经过探索,已形成多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并共同承担各种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或重大工程项目,以企业实际需要为导向,建立产学研基地,推动了科研成果的转化。

与吉化公司、吉林铁合金股份公司、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吉林油田、通钢集团、长春轨道客车股份公司、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有关高校等一批大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科技研发合作,实施一批大项目,强化了科研特色,为学校科研工作搭建了更加宽广的平台。其中合成树脂与特种纤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吉林石化公司合作建成了10吨/年碳纤维中试装置;开发的碳纤维产品已成功应用于‘神舟5号’和‘神舟6号’宇宙飞船;开发出了高品质通用ABS树脂、板材级ABS树脂、汽车仪表板表皮专用ABS树脂、透明ABS树脂和高耐热ABS树脂系列产品的中试合成技术;开发的高品质ABS树脂合成新工艺和板材级ABS树脂的合成技术在吉化18万吨/年ABS生产装置上实现了产业化,荣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5年,吉林石化公司0215A牌号ABS树脂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

2005年张明耀教授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创造了我校省科技进步奖的历史新纪录;2006年我校在“产学研合作培养和技术创新人才项目”中获得吉林省优质人才项目二等奖,是唯一获此奖项的省内高校,同时还获得优秀产学研联合项目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在省属高校名列第一。2007年邹宽成、韩秀清教授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承担国家“863”项目获得批准;管理学院刘晓辉教授牵头的吉林油田能源信息管理课题,研发经费达297万元。 

学校还非常重视学术交流工作,多年来,共组织各类高水平的学术报告100余场,“2003年邀请博鳌亚洲经济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先生来长春讲学”、“2004年吉林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化工论坛”、“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Alan G. MacDiarmid教授来校讲学”、“2005年邀请荷兰格罗宁根大学Goodijk教授面向全省中小企业经理做关于欧洲公司治理与发展的讲座”、2007年承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第二届先进生产工程领域与汽车制造高层技术论坛暨吉林省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通过这些活动,活跃了学术氛围,扩大的社会影响,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学术声望和学术地位。

三、以科研项目为引导,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长春工业大学多年来一直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要求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主张教学应是产生于科研的教学,教师必须开展科研,不能只教学不从事科研,教学与科研同为教师的主要职责。还提倡“学生以大学教授为导师,协助教授进行科研,然后在研究过程中受到教育并培养自己在学术上的爱好。”这就明确规定了大学生应参加科研工作。学生通过参加科研工作,可以加深对所学到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科研能力,因此学习与科研同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教学与科研就是这样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

(一) 基础教学、科研平台建设

长春工业大学现有40个基础实验中心,下设112个基础实验室和实验基地,17个校内实习基地和53个校外实习基地,它们在承担学校本科生、研究生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的同时,也是学校科研基础研究的基地。其中,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化工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被确定为“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被确定为“吉林省工程训练示范中心”,并且作为吉林省唯一一所被推荐参评“国家工程训练示范中心”的单位,现在正在参加“国家工程训练示范中心”的评选;同时,我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吉林省重点建设实验教学中心”。“合成树脂与特种纤维工程研究中心”先后被评为吉林省和教育部的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工业节能科技创新中心”和“合成树脂与化学纤维科技创新中心”被省科技厅评为吉林省科技创新中心。“新型结构材料及加工技术工程实验室”被省发改委评为吉林省工程实验室。“高性能强韧化工程材料实验室 ”被省教育厅评为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吉林省产业与企业发展人文社科基地”被省教育厅评为吉林省人文社科基地。

在新一轮的省重点学科遴选中,我校有9个学科中选,省重点学科数量从7个增加到9个,学科门类从工科增加到工科、理科和管理学科。

(二) 创新队伍人才体系建设

一直以来学校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创新体系建设,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科研工作的具体措施:一是在2002年和2003年两次人事制度改革的竞聘上岗中,把科研业绩作为硬指标,明确了与岗位职责相对应的科研工作要求,并且在近两年的学年考核中进行量化考核,明显地增加了教师们科研工作的压力和动力,改善了教师们的科研工作状态。二是进一步调整了校内科研政策,在分配比例上进一步向课题组倾斜,并且加大了课题组使用课题经费的自主权。三是成立了一批校级研究所,实行了有关的经费支持、激励政策和考核制度。近两年我校科研经费的三分之二以上来自于这些研究所。四是坚持指导研究生必须有科研课题,否则即使具有导师资格也不能承担指导任务,这样就形成了科研工作和研究生培养的良性互动,既保证研究生的论文指导质量,又促进了科研工作。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对教师在课题中的位次要求有所放宽,但是要指导研究生必须有科研课题这一要求没有变。五是学校增加了投入。在学校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逐年加大了对校内科研基金的投入,为中青年教师科研工作的开头起步提供条件;对校级研究所投入建设经费,促进了科研团队的形成;增加了对科研成果、高档次论文和科研专利的奖励力度。

(三)科研政策体系化,科研管理规范化,科研队伍正规化建设

学校的科研政策和每个科研工作者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科研政策的正确导向,对学校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克服不足,进一步整合有效资源,推动学校科研工作上水平,上层次,科研处深入学院调查存在的问题,研究科研工作的规律、探索科研管理模式,针对学校科研总量小、竞争力弱的特点,提出了以研究所推动“科研工作正规化”建设理念及配套政策、机制,促进科研工作规范化。

2004年长春工业大学出台了《长春工业大学科研机构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两年内成立了13个理工科研究所、17个软科学研究所,并给予经费支持、激励政策和考核制度,对于促进科研团队的形成,提高科研团队的科研实践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到2007年年底,学校共成立了30个校级研究所,基本完成了研究所在全校的布局。目前,全校50%以上高水平论文,科研经费近80%全部来自研究所。

2007年开展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及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遴选工作,先后共聘任张德江等75人为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及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作为学校科研工作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他们带动了学校整体科研工作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