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红色记忆——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我的红色记忆——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我的红色记忆——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相信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老幼男女,只要国歌响起,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澎湃豪迈之情。《义勇军进行曲》可以说是刻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灵魂最深处一段旋律。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伟大时刻,站在这国家历史的交汇点,回首过往,我心中的红色记忆与国歌以及它背后的创作者息息相关。国歌我们从小唱到大,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熟悉国歌背后的故事呢?

在一档叫《国家宝藏》的综艺节目中,国宝“聂耳小提琴”的故事吸引了我的注意。在众多历史悠久的文物中,这把小提琴可谓“年龄”甚小,甚至都不到百年时间。然而国宝在魂不在器,看完它“前世今生”的故事后,相信无人再质疑它的份量和蕴含的历史意义。

上世纪30年代,彼时的中国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中华民族已到了最危难的关头。在目睹了太多的“风云儿女”慷慨赴死后,在担心中国将在一片靡靡之音中灭亡时。田汉和聂耳,两位志同道合的革命友人,誓以词曲为武器,用音乐来唤起国人的斗志。一心抗日救亡的田汉,在身陷囹圄前,写下了悲壮且激情的诗句。在田汉不幸被捕后,满腔热忱的聂耳主动要求接力,在颠沛流离中谱出了这凝聚国魂的中华强音。“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歌词鼓舞人心、旋律高昂激越,激发了千千万万爱国志士内心深处不灭的意志。

1935年,23岁的聂耳本已凭借出色的音乐天赋,在风云际会的大上海赢得了无数的闪光灯和掌声。眼看着未来美好的前程已经在热情招手,可他却为了民族的大义,为了友人的承诺,义无反顾投入到爱国抗日的革命运动中。因此也遭到敌特的通缉,不得不东渡日本避难。又在敌国遭遇意外溺亡,最终再也没能回到深爱的祖国。《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了聂耳传世的“绝唱”,而这把小提琴则是这个世界上奏响国歌的第一把乐器。

知史方能更爱国,看完聂耳小提琴的故事,我当时就泪流满面。从前觉得爱国可能只是每个国家和政府的一种教育宣传,但是看完节目以后,我发现那种真切、滚烫的爱国热忱其实就存在于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根本无需刻意渲染与洗脑,只需回顾历史、奏响乐曲,这份炙热的情感便会自然而然地喷涌而出。时光流转,今日的中国早已不同于百年之前,我们再也不惧怕世界上的任何国家,有底气有实力去和别人平起平坐地谈判。而这国歌中蕴藏的雷霆万钧,如今听来更是别有一番感触,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吾辈更应自强不息。

而国歌与我们上海也颇有渊源,当年拍摄电影《风云儿女》的电通公司,旧址便在杨浦区的荆州路上,如今哪里还建起了气势宏大的“国歌纪念广场”和史料丰富的“国歌展示馆”;黄浦区的黄浦剧场,前身是金城大戏院,正是《风云儿女》的首映地,也是《义勇军进行曲》的首播处;再加上位于静安区的田汉旧居和位于徐汇区的聂耳旧居,这四个区的国歌纪念点,跨越了上海广阔的空间,也跨越了悠悠的岁月,为我们描绘了一道深刻的红色记忆,向我们讲述那难忘的历史。

聂耳并不是孤独的战士,支撑他们内心深处的,正是中国共产党员无比坚定的信仰。今天,当我们面对高高升起的五星红旗,唱响庄严的国歌,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时,千万不能忘记曾经的聂耳和田汉们,那些革命理想大于天的同志们,他们在存亡之际发出的怒吼,会永远飘荡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永远与我们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