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调研报告

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调研报告

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调研报告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如何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打造服务效率最高、管理最规范、综合成本最低的营商环境高地,是让十九大精神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重要举措,是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

10月份我们就“放管服”改革到...通过召开部门座谈会,实地考察政务服务大厅,现场听取政务大厅负责人汇报等方式,对我市放管服改革推进情况进行了重点调研。调研显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成效显著,人民满意度较高,但个别部门也存在认识不清晰、改革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企业和群众对我市“放管服”改革的获得感仍然不够强,改革的实效性和惠民性有待提高。

一、基本情况

....挂牌运行,负责推进、指导、监督、协调全市政务服务工作,内设综合办公室、政务服务指导科、行政审批管理科、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科、数字经济发展科、政务热线管理科、监督监察科...内设科室,工作人员...人(其中行政编制..名、事业编制...名),使用面积约...平方米,一、二、三楼为政务服务大厅,共设立...个窗口,...窗口工作人员,集中受理31个部门的158项政务服务事项,四、五楼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州市有关政务服务改革方面的方针政策,统筹推进全市“互联网+政务服务”。负责推进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做好政务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统筹推进全市信息化工作,组织制订及实施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实施;整合市级部门服务热线,实现非警务类热线“12345”一号呼叫,负责政府采购招投标工作及政务服务效能、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监督检查工作。

二、工作情况及取得成效

(一)着力推进企业开办和项目建设审批工作。一是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推进企业“110”改革;二是大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已在政务大厅设立审批专区,由住建、发改、自然资源等部门入驻大厅,精简合并审批事项,提供“一个窗口”综合服务。三是创新水、电、气、通信报装和审批改革,为企业群众和项目单位提供“一站式”服务。四是推进工程招投标交易全过程电子化和远程异地评标。

(二)完善综合实体大厅“一站式”功能。一是推行“一窗受理、后台分类审批”,改“部门多窗”为“综合一窗”,推进业务办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二是提供不动产登记、交易和缴税“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服务,提供不动产登记信息网上查询和现场自助查询服务。“进一扇门”集中办理不动产登记、契税缴纳、公积金贷款、抵押登记、借款手续等不动产交易环节中的关键业务,三是开展办结材料邮政快递送达服务,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

(三)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一是在政务大厅开通“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绿色通道”,按照“特事特办、急事快办、易事即办”的原则,实行“联审联办、限时完成、超时默认”的无障碍审批服务。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跟踪问效、窗口“无否决权”、政务服务工作规范、政务服务“好差评”、“码上办”、“码上评”、检查通报、退回等规章制度,不断拧紧监督“螺丝钉”,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三是积极推行上门办理、预约办理、帮办跟办等服务,热情高效解决群众诉求。全面推行“店小二”式服务模式,真正做到热情服务、周到服务。四是抓好考勤制度落实。利用电子监察系统、钉钉考勤系统,以“制度+技术”的手段,严格执行政务大厅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形成按规章办事、用标准规范、以纪律约束的良性工作机制。

(四)加大政务服务平台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延伸”覆盖面。大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五)深化“12345”政务(市民服务热线改革)。建立完善“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类处置、各方联动、限时办结、评价考核”的工作机制,畅通百姓(企业)诉求渠道,架起为民(为企)服务连心桥。

三、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改革创新意识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便民利企方面尚有一定差距。个别部门、单位对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全面性认识不足,缺乏破冰攻坚、干事创业的担当精神,存在畏难情绪,推诿扯皮现象仍然存在,仅满足于落实完成省、州、市安排的工作。“三集中、三到位”未落实到位,鉴于场地限制等原因,仍有个别单位未在大厅设立办事窗口,事项未能全部入驻大厅办理;目前虽已在大厅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窗口,但部门的关键科室主要审批人员未入驻;企业开办未能实现全程网上办理,无法实现企业数据一次采集、身份一次认证、办理结果一次邮寄;现有部分窗口授权不到位,一些应当当场办结的审批项目,单位未能充分授权,仍要拿回原单位签字盖章,让窗口办事人员“两头跑”、让办事群众“跑两头”。

(二)信息孤岛问题突出。部门使用的国家统建系统或省级统建系统还有部分未与政务服务网实现对接,不动产、住房公积金、社保、民政等系统信息数据无法实现实时交换共享,电子签章、电子材料、身份认证管理机制不健全,距离“一网通办”存在很大差距。

(三)数字经济发展工作存在涉及领域广、投资大,专业人员少、基础薄弱等诸多挑战,工作推进难度大。

(四)公共资源交易暂未全面实现电子化交易。

(五)个别进驻单位对窗口工作重视程度不高,思想认识不到位,对窗口业务工作的指导力度不够,对催办督办事项推进缓慢,甚至置之不理,窗口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六)专业性人才面临挑战,“放权”和“接棒”衔接不顺畅。

四、提出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整体发力推进改革落地。“放管服”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系统设计,统筹协调、整体发力,围绕省州关于简政放权的决策部署,全市上下“一盘棋”共同推进“放管服”改革。一是要充分发挥我市改革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对改革目标的系统谋划和过程把控,坚持系统谋划,强化目标引领,突出改革重点,加大刚性考评,建立“放管服”改革定期调研评估机制,明确改革任务、具体事项和落实举措,进一步完善改革的督查、评议、考核制度,对“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予以坚决处理,通过动真碰硬的措施,倒逼各部门举一反三,推进政府、市场、社会同向发力;进一步优化政务大厅服务。推进“一窗式”改革,构建咨询、受理、办理相对分离的政务服务新格局。同一事项设置同类窗口同步受理,后台进行流程再造、并联审批,压缩审批时限和自由裁量空间,提升审批服务效率,最大程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二是挖掉变异审批滋生的土壤。部门利益是滋生变异审批的土壤,要痛下决心,采取“釜底抽薪”之举。要依据权力清单,彻底清理“红顶中介”、变相留权、隐性审批和新生权力。同时,要有计划地推进改革,切断权力寻租、利益瓜分的链条,引导人员向基层、向一线流动。三是立足群众,以群众的意见为导向。及时了解群众关于“放管服”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听取群众反馈,做到有的放矢,对于群众反应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整改;要强化窗口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和为民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用心去发现群众需求、解决办事难题,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为群众把事做好,把事做实。  

(二)深化政务平台建设,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一是落实专项资金和人才,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硬件平台,纵向方面,既要对接好青海政务服务“一张网”,又要将平台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政务服务网上审核服务对接;横向方面,既要不断拓展审批、监管、服务项目,又要把各部门除有规定需保密外的全部信息数据实现互联互通,并在审批、办事上化繁为简。二是加快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打破政务资源交换共享的壁垒,推动服务资源整合联动,坚持制度标准先行,推动审批服务事项编码、规范标准、办事指南和事项四级四同,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审批新程序,不断优化办事流程,提升群众便利程度,为投资创业清障减负,实现“让数据传输代替群众跑腿”的目标。三是升级信息平台功能,增强技术支撑。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改进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推动“指尖政务”,加快推行政务服务APP推广运用,实现手机智能服务,建成政务支付体系,真正做到让群众通过登录网上办事大厅,可以轻松完成在线审批、网上办证、业务查询等办事手续,切实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

(三)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人才培育和引进机制,强化技术支撑。参照“数字政府”建设引入的“最强阵容”模式,探索数据中心规模化运营服务机制,按照集约化建设、集中式管理、一体化服务的要求,对各部门现有专门信息中心、信息部门机构进行整合,负责全市信息化建设,信息数据的采集、存储、使用、开放、共享、应用研究开发、产业服务等管理工作;负责政务服务平台、市级门户网站、无纸化办公系统、大数据平台等的建设和维护等工作,对政府数据平台进行组织实施,将各部门的数据归集到一起管理,实现基础设施统一化建设,数据资源集中化管理,为“放管服”改革强化数据支撑。

(四)大力推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规范运行。一是持续建立完善交易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二是全面开展电子招投标,积极推行房建、交通、市政工程远程异地评标,使远程异地评标成为常态。三是制定“不见面”开标实施方案。

(五)加强窗口人员管理。一是各进驻窗口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窗口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坐班制度,确保领导每月到现场办公2—3次,切实解决群众办事的堵点难点问题。二是选派政治素质最高、业务能力最强、服务意识最好的人员进驻窗口办理业务,各进驻窗口单位不得随意调整、调离窗口工作人员。三是将在窗口工作满半年的党员党组织关系转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