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指点

[概述]教学设计方案共含7篇,由本站的会员投稿推荐,小编希望以下多篇范文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教学设计方案指点

第1篇:教学设计方案

给你一篇教学设计方案的写作范例,你可以参考它的格式与写法,进行适当修改。

教学目标:练习口语交际,学会拒绝别人。

过程与方法:运用案例,学会表达“拒绝”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拒绝”过程中,体会文明礼貌,表达得体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拒绝别人。

教学难点:学会拒绝别人时的语气要婉转。

教学方法:创设交际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委婉表达拒绝的策略。 学生学法:凭借师生创设的教学情境,在模拟的情景中学习“拒绝”的表达方法。

教师教学准备:相关的教学设计。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拒绝”内容的实际案例。

教学过程:

一、 审题,明确交际要求:

1、 结合口语交际的话题“学会拒绝”做启发谈话。

同学们,当别人对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让你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时,你应该怎么办?

是的,我们要学会拒绝。

2、 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 指导创设练说情境:

1、 学生读一读题中所列的三种情况,思考怎样去拒绝。

2、 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分组分问题练说怎样去拒绝。

3、 每组代表表演,师生评议。

三、 反馈,师生互动评议:

1、 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2、 评议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总结与反思:

在教学“口语交际”时,面对的是一群小学生,他们在离开现实生活来实现口语交际的有效性几乎是一句空话,因为他们在生活中的所说所做让他们用语言表述出来,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为此,我在教学中。着重以课本中的三个案例为突破口,创设交流情境,为学生的专项训练奠定了基础。其次,交给他们方法,也就是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着重引导学生实现如何委婉地拒绝的方式。第三,在校生讨论中明辨道理,并达成共识。学生在如何拒绝的方式方法上也有着激烈的争辩,这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明白了“委婉表达”的重要性。通过教学活动,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

第2篇:教学设计方案

希望你能喜欢这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新词,随文理解部分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四自然段,背诵喜欢的段落。

3、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初步体会到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课件。

2、课前组织(猜谜活动):

说它是条牛,不能拉车走,说它力气小,却能背屋走。

小小轰炸机,攻击用针吸,痒的叫妈咪,快喷杀虫剂。

一位小姑娘,身穿花衣裳,飞舞花丛中,长得最漂亮。

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走路摆架子,说话伸脖子。

【教学过程】

一、欣赏白鹅图,揭题

1、你们想看看白鹅吗?

(播放有关鹅各种神态的图片)

可以和你同桌说说你想说的。

2、集体交流:

刚才你们在说些什么呀?

3、揭题。

板书:

白鹅

4、过渡:

同学们所感叹的是白鹅的外表很美;丰子恺爷爷笔下的白鹅又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好吗?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准读正确。好吗?开始吧。

(生自由读课文,师指导。)

2、(出示词语)同学们,老师摘录了文中的一些新词,请你读一读,能选择几个词,说一两句话,简单地介绍一下文中的白鹅吗?

同桌试说,指名说。

3、请同学们把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就在书上写一写。

(师巡视,如发现错误率高的字,实物投影出示,指导书写。)

4、刚才同学们介绍了文中的白鹅,那么作者认为:

白鹅是怎样的一个动物?

请快速浏览课文,划出这个句子;它的高傲集中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5、小结:

板书:

叫声

高傲 步态

吃相

三、聚焦“高傲”

1、(机动)从“姿态”中感悟:

⑴ 出示句子:

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里。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到“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⑵ 你是怎么理解的?模仿“左顾右盼”,你说它在想什么呢?

⑶ 指导朗读。

2、从“叫声”中感悟:

⑴ “鹅的叫声”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的高傲呢?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⑵ 同桌交流,集体交流:

研读句子:

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同学们再读读,看看你最想强调什么?

谈自己的理解,品词“厉声叫嚣”、与“引吭大叫”你能想象白鹅好像在说什么吗?

⑶ 通过多种形式读,带着想象读出内心感受:

指名读,小组赛读。

⑷ 指导读书方法:

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很凶,实际是在抒发对鹅的喜爱之情。

⑸ 带着感情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品味作者对白鹅的赞美之情。

3、从“步态”中感悟:

⑴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从步态中我们是否感受到了它的高傲?

⑵ 集体交流: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① 指名读句说感受:

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的鸡和鸭是什么样的?鸡和鸭见到人时都匆忙逃跑,说明什么,而鹅呢?

② 朗读体会:

你看这个鹅它不仅不怕人还咬人,谁能把它这种高傲劲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⑶ 集体交流:

活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① 看看净角出场片段:

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净角出场。

② 既然是写鹅为什么前面写鸭?

③ 赛读体会:

师读鸭子的步调,男生读鹅的步调,女生当评委。

师读鸭子的步调,男女生读鹅的步调。

⑷ 再读: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自由朗读,抒发喜爱之情。

四、背诵积累

请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背一背。

第3篇: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怎么写?以下是我们给你的范文格式参考。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课堂教学设计。

为了提高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同时也给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能力的机会,由教育部西南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和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联合组织了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大赛。北碚区的每个直属学校和镇教育中心均参加了此次大赛,并得到了广大数学教师的踊跃参与,共收到181份教学设计。经过评委的认真评选,评出了一等奖35名,二等

将42名,三等奖59名。

第4篇: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是本站的网友推荐,并由本站编辑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精选,仅供参考。

推荐活动名称:有趣的纽扣——中班数学活动

设计意图:鉴于中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经常能碰到分类这一问题,如给玩具分类,给衣物分类,等等,尽管多数幼儿都能完成简单的分类任务,但这往往都局限于老师的吩咐与要求,因而想通过这样一个数学活动让幼儿能主动探索到可以根据物体不同的性质内容进行分类,并学习到各种分类的方法,同时还能了解到物与物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的。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方法。

2、学会用多种分类的方法进行分类。

3、训练幼儿的分类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颜色(红、黄、蓝),形状(正方形、圆形),大小(大号、小号)的纽扣若干。

2、学具:幼儿人手一份同上的纽扣。

3、衣服形状的图卡一张。

4、分类操作盘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激发兴趣。

1、出示各种纽扣,请大家一起来说一说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纽扣?(纽扣有三种颜色,有圆的和方的,还有大的和小的。)教师小结纽扣的特征。

2、出示衣服形状的图卡,请幼儿为它按上方形的红色纽扣。

3、幼儿操作,教师小结:在一堆纽扣中一个一个找出来太慢,而且还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可以先把纽扣分分类,再进行操作时就会顺利多了。

4、在教师的要求下,幼儿先按颜色这一特征对纽扣进行分类。幼儿操作,教师随机巡视指导。

二、游戏活动:找找好朋友。

1、拿起黄色的一正一圆两个纽扣,用纽扣宝宝的口气说:“我们都是黄色的纽扣,所以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请幼儿小结为什么它们能成为好朋友?(因为黄色是它们共有的一个特征)

2、游戏:找找好朋友。师:“让我们边做游戏边帮纽扣宝宝找朋友。”(以游戏活动的方式激起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教师讲述游戏要求:说出两个纽扣之间的一个相同特征就可以让它们做好朋友。

①示范活动。教师手拿一个黄色的圆形纽扣和一个蓝色的圆形纽扣说:“你能让它们成为好朋友吗?请你来说一说。”

②集体练习活动。教师分别出示:红、圆与红、正;黄、圆与红、圆;蓝、大与蓝、小;圆、小与正、小;……请幼儿说说它们两两之间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由于放成一堆的纽扣总类繁多,因而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通过对单独两个纽扣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出可以作为分类依据的几种分类方法,并由此体现了在活动的难点之处是引导幼儿能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不同方法。)

3、教师小结:我们不光可以按照颜色来进行分类,帮相同颜色的纽扣找到好朋友,我们还能按照形状来分,把圆形的纽扣集中到一起做好朋友,还能按照大小帮大个子和小个子的纽扣都找到好朋友。

三、自由分类活动。

1、为自己的一份纽扣分类,可以按照自己想要分的类别进行活动。

2、分好后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按照何种类别进行分类的。(活动环节三正好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学会用多种分类方法对纽扣进行不同形式的分类进行再一次的巩固、强化)

活动延伸:

1、课后为班级里的积木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2、由家长带领幼儿到超市里去找找看,超市里货架上的商品都是按什么特征来分类的。

第5篇:教学设计方案

下面由本站的作者为你提供教学设计方案的写法。

教学目标:

1.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2.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1.复述故事情节。

2.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教学难点:

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字词,复述课文,大致上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父母突然下岗了,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你自以为学习挺努力的,可升人中学后,却发现自己和别人差距挺大,不会学习;你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可又感到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对这些,你也许感到困惑,也许感到茫然。其实,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今天,我们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从课文中这个孩子的脱险经历中寻求启示吧。

二、学习字词:

①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②投影出示练习。

a.给加点字注音。b.按拼音填空。c.结合语境解释词义。(略)

三、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1.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课文。

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边听读边思考,在书上标记:

a.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 (可以概括回答)

b.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c.“我”为什么“一时拿不定主意”?后来又为什么跟着伙伴们去爬山了呢?

d.“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

e.后来“我”又是怎样脱险的?脱险以后“我”有什么感觉?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要求:朗读时姿势端正,双手拿书,声音洪亮,读音准确,停顿合理,较恰当地表达语气。

3.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组,帮助学生掌握记叙要素,理清故事情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看书,不要脱离课本,要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在理清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课文)

教师可提要求:

①跳读课文,抓住以上讨论要点。

②重点细节,尤其是脱险部分,尽量用课文原句。

③口齿清楚,能正确表达感情。

四、讨论: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学生只要能扣住课文说出自己的主要感受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有争议的地方,可课后思考,留待下节课继续探究。

五、布置作业:

①写生字。

②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深入理解文章主旨,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文章。

教学设计:

一、朗读思考:

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复述故事,已经大致熟悉了本文所记叙的事件,而且也悟出这篇文章主旨就是通过“我”的脱险经历告诉人们不要害怕困难,不要被困难吓倒,不管这困难多么吓人,都要努力去克服它。但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通过研读重点情节再进一步领会文章。

①全班有感情朗读脱险部分。

②组织学生深入思考、讨论问题:

a.找出这部分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想想有什么作用。

b.父亲为什么指挥“我”先迈出左脚的一小步?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c.“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的。”朗读这三句话时应把重音放在哪个字上?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后两句写出了我的什么变化?

d.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仅仅是爬下了几米高的石架,为什么还说“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e.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

二、指导阅读:

指导学生多角度地阅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进一步拓展思维空间,获得启示。

①讨论: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这个环节是为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文中的人物特点,对人物做出合理的评判,也鼓励学生从中有所感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如果学生在喜欢的人物中选择父亲和“我”,都应视为正确的,关键是把喜欢的理由说足、说全,可互相补充。不喜欢的人物可选在“我”困难时嘲笑“我”的孩子,这一点比较简单。

有争议的人物可能是杰利。可能有的同学喜欢他,有的不喜欢他,可引导学生评论他做得对的和不好的方面。这样来谈,针对性可能强一点。

②讨论: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这个问题讨论时也许有争议,但应该倾向于文中父亲的做法,因为孩子的路终究要靠自己去走,总靠别人扶,不是长久之计。父亲指导儿子独立走下来,恰恰是让儿子经过这种历练增加独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经验。在我们的生活中,家长、老师其实也给了我们很多这类的指导。

③继续组织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一步拓展思维,深刻领悟文中的启示:你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讨论这个内容,最好能让学生理解得深刻一点,对“困难”的理解全面一点:既可以是努力一下就能解决的小困难,如一道难题做不出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卖报纸时不好意思张嘴等;更应该是比较大的,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困难,如自己学习成绩落后;父母下岗,家庭经济拮据……

三、总结全文:

①让学生再谈学习本文之后的体会。

②教师小结: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别忘了,还要把你的这些感受传给那些正在遭遇困难的人们。

③背诵(或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布置作业:

1.练习:一、二、

2.阅读《迷途笛音》,简单写写自己的心理感受。

第6篇:教学设计方案

给大家带来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供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以及与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看图说话:

师:先请同学们来看这样一幅画,你看到了什么?

媒体出示图片配乐。

学生说。

看到如此美妙的情景,你想到了些什么?

学生说。

老师把你们所想到的用一个词来概括──遐想

(板书:遐想)

师:在黑暗的夜空中,出现的那一轮月亮是那么迷人,引起了我们无限的遐想。

出示句子: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你能来读读这几句话吗?──自己练──你觉得怎样才能读好它?(自言自语,充满想象)──生说──指读。

2、揭题:

月亮是那么清幽,那么神秘,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这轮明月,总会激起无限的遐想。直到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来探索──月球之谜。

(板书课題:22、月球之谜)

二、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要据老师的要求,自己来读读课文。

要求:

1、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划出生词,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3、找一找,课文写了月球的哪些“谜”?

学生自读。

反馈:

1、出示词语: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估计、年龄、神秘、探索(小老师领读──齐读)

2、课文共几个自然段?我们请一个小组开小火车读。其他同学仔细听,老师等会要请他评一评。

3、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评读。

4、读通难读的句子:

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

(注意不漏读“满”字,不读破句。)

三、精读品味

1、课文读通顺了,老师请同学们再快速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中写了哪些月球之谜。

2、反馈,媒体出示:

月球是从哪儿来的?

上面有些什么东西?

它跟地球一样吗?

难道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

为什么不同植物在月球尘土中生长情况不同?

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

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

3、师:老师把同学们说的月球之谜都打出来了,那你们看看,能给这些月球之谜分分类吗:

⑴ 可以按照登月前,登月后划分。

⑵ 可以按已解之谜,未解之谜分。

4、那登月前的月球之谜有答案了吗?你从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找到答案的:

⑴ 研读月球的奇异景色:

请同学们来读读这段话,看看,你能从这段话中读懂些什么?

① 我了解到首次登上月球的是美国的两名宇航员。

② 我了解到登月的时间是在1969年7月20日。

③ 我了解到月球的样子……

课文中有一个词来评价宇航员所看到的月球

奇异(板书)

你看到了哪些奇异之处?奇异在哪里?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吗?

(请学生遐想)

出示图片:如果你是宇航员,你第一眼看到这样奇异的景像,感觉怎样?

(惊讶、奇怪、激动)

怀着这样的心情,我们来读读这段话。

试读──指名读──小组读

同学们,这是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在这之前,人们为了探究月球的真面目,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当宇航员一脚踏上月球表面时,你认为他们的心情又会怎样?

(激动、自豪)

怀着这样的心情,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齐读:

这是小小的一步,却是整个人类伟大的一步,它承载了全人类的梦想,跨过了五千年的时光。那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刻啊!可宇航员们为了这一刻,付出了多么巨大的努力。

媒体出示资料,请同学们来读读:

面对这么伟大的宇航员,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四人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宇航员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出示: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 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齐读: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⑵ 研读月球难解之谜:

登上月球,仅仅是探索月球奥秘的开始,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登上月球后发现的难解之谜:

媒体出示四个月球之谜。

你能根据课文猜想一下这些月球之谜的答案吗?

(板书:猜想)

这些难解之谜现在有答案了吗?你无法确定,老师甚至是科学家也无法确定,真是令人费解啊!

(板书:令人费解)

这一部分你准备怎么来读?

四、小结

月球还有许多未解之谜,人类探索月球的脚步也从未停止。随着对月球的探索和研究,还有更多的月球之谜被提出来,但老师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同学们会加入到解开这些谜团的队伍中去,让月球不再有谜。

第7篇: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是本站的网友推荐,并由本站编辑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精选,仅供写作参考。

【教学目的】

1、认识“讯”等14个生字,会写“申”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3、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教学目的1,2。

【教学难点】

体会申奥的热情。

【课前准备】

1、申奥的图片等各种音像资料。

2、学生课前搜集:

⑴奥运会的资料。

⑵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图片及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朗读激趣

1、谈话导入

⑴每个人都有成功的经历,请你简单地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做什么事成功了,成功后感觉如何?指名述说。

⑵大家说的都属于个人成功,有没有什么成功的事情是很多人甚至是几千、几万人努力的结果呢?指名述说。

2、创设情境:

⑴播放北京申办奥运成功那神圣时刻的画面。

⑵记得这情景吗?谁看了,这是什么时刻?

⑶看过的同学当时心情怎样?

3、初读课文:

⑴激趣: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就非常生动地描述了那感人的情景,请大家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描述的情景是否和你看到的画面一样。

⑵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二、朗读感悟,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1、感悟文章感情基调:

⑴教师范读(激动、自豪的语气)。

⑵你从老师的读中听出了什么?

⑶说说你们现在的心情,请带上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2、分段朗读感悟,进一步体会感情:

⑴自读第一自然段,不熟悉的字圈起来多认几遍记住它,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反复读一

读、体会体会,与同桌互相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⑵体会“不约而同”:

(教师提示:那么多的群众来到大街上,他们事先约定了吗?

是啊,他们彼此没有约定可是却同时一起来到大街上。

书上有个词语告诉了我们你能找出来吗?)

⑶联系实际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或亲身感受到过的,哪个地方哪个时刻立即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⑷体会心情读第二句,读第一段。

⑸请人读第二段,边看课文边圈出生字。

⑹交流认字方法掌握“聚”等四个生字。

⑺体会感情读该段,读后谈谈你有什么感受,抽生示范读,男女生比赛读。

⑻自己读最后两段,找出生字。

⑼分类学习生字:

拥、抱、扬

①观察偏旁相同且左窄右宽。

②描红并练习:

“抱”注意右边封口;

“扬”重点指导笔顺,并于“洋”区别使用。

泪、泽

①找出相同偏旁的其它字(洋等归类总结)。

②分析字形结构,掌握要领练习书写:

“泪”与眼睛有关,所以有目;

“泽”下便是两横,不是丰。

认记“击”、“克”二个字。

(学生自己观察,提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三、复习本堂所学

1、小组开红车抽认生字卡片并组词。

2、听写五个会写的字。(先试记2分钟,提高记忆效率)

本站的小编希望你能喜欢以上7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你还可以点击这里查找更多教学设计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