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学实录(精品多篇)

《月光曲》教学实录(精品多篇)

《月光曲》课堂实录及评析 篇一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贝多芬,你知道这个人吗?

板书:

贝多芬

生:知道。

师:谁能来介绍一下。

生:他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是从书中读到的。

二、初读课文落实字词整体感知

师:一百多年前他就已经享誉世界,现在他的音乐仍然被人所熟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月光曲,讲的就是贝多芬的传说,那么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就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借助课题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读课文。

师:第2个问题,有点难,那就说明读书的遍数还不够多,那怎么办呢?继续读

师:谁来说说我们的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讲了一件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在莱茵河边的小镇上听到一位盲姑娘弹他的曲子,于是他走进去弹了刚才的曲子,然后他又弹了另一首曲子,就是月光曲。

师:说了时间、地点、人物,起因,还用上了课题,不错,可大家有没有发现他说得好象有点太(罗嗦)。

师:再请一位。

生2:一年秋天,贝多芬在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为一位盲姑娘弹钢琴曲,后来又创作了《月光曲》。

师:这位同学就说得十分简略,我发现大家说的时候,都用到了这2个词语。

(板书几个词语。)

师:你能用上课题,再用上这4个词语来说说主要内容吗?

生:贝多芬的月光曲是这样谱成的:传说有一年,贝多芬小莱茵河边的小镇上散步,听见一位姑娘在弹他的曲子,他走进去为他们弹刚才的曲子,后又弹了一首曲子,盲姑娘和他的哥哥都被曲子陶醉了,这首曲子就是月光曲。

师:说的很好,当我们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借助课题,借助中心词。

三、再读课文自读自悟感情朗读

师:月光曲是著名的钢琴曲,当我们听一个曲子的时候,就该理解它的。

生:旋律。

师:课文中有一段文字向我们展示了月光曲,读读这段话,看看它向我们展示了几幅画面。

生1:2个画面,第一个画面是那时大海很宁静;第二个画面是海面刮起大风,很不平静。

师:既然是月光曲,那就可以从月光入手,谁再来说说看。

生2:月亮从水面上升起,月亮照在海面上微波粼粼,月亮越升越高,海面上刮起大浪,一个边一个涌上岸。

师:如果你用刚才学过的文字给这3幅画配上的话,第一幅该用哪一段文字?

(出示图。)

生: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撒满银光。

(读。)

师:第2幅画呢?

生2:略。

师:第3幅画当然就是……

生3:略。

师:3幅画面已经出现在我们眼前了,用这一段中的词语来概括这三幅画第一个画面。

生1:可以用“微波粼粼”。

师:是“微波粼粼”吗?……“升起来”好,还是“微波粼粼”好?

生1:升起来。

第二个画面。

生2:越升越高。

第三个画面。

生3:照。

师:就一个词语?

生3:照得雪亮。

师:可以概括了吗?

生4:涌过来。

师:同学们可能被我误导了。……这时,除了月光,还有什么?

生5:卷起了巨浪。

师:刮起了大风。

然后板书:

大风巨浪

师:三幅画已经出现在我们眼前了,再读这一段话。

生1:读得不太通顺。

师:他有没有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希望你继续努力。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师:这么美的月光曲,大家读得不怎么样,无论是我,还是大家都想把它读好,那怎么办呢?我们来看看图片。

师:你能告诉我水天相接的地方是怎样的,大海的波浪微微地泛起来,而且是那么晶亮,此时的大海是多么平静,多么优美啊!该怎么读呢?自己试试看。

生:自由读。

师:哪位同学愿意试,这位同学。

生1:读得比较轻。

师:我感觉到了这是平静的大海。

师:谁还想试?

生2:读得较有感情。

师:此时贝多芬在琴边,他会轻轻地抚过琴键,速度会比较慢。此时的月光会在什么地方?在波光粼粼的大海上啊!在一望无垠的大海上。

生:齐读。

师:能听我来读读看吗?

(师重点强调读了霎时间洒满了大海。)

生:再次齐读。

师:多美的月光啊!第2幅画面呢?说天空中有飞云,是怎样的?

生:是淡淡的云。

生2:是薄薄的云。

师:是又淡又薄的云,月亮在中间穿梭,所以月光时明时暗……

生:齐读。

师:最后一幅,这又是怎样一幅画面呢?课文中有一个词语。

生1:波涛汹涌”。

生:自读。

师:谁来试试看?

生1:读得较平淡。

师:这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吗?这时如果贝多芬坐在钢琴旁,他会飞快地弹奏,身体也会不由自主地摇晃。谁能读出这样的感受?

生1:读得结结巴巴。

师:他太激动了,连话也说不清楚了。大家自己再试着读一读。

生:齐读。

师:此时的月光在哪里?

生:在雪亮的浪花上。

师:这浪花怎么样?一个连着一个,所有的快乐都迸发出来,所有的激情都涌现出来!

师:该怎样读?

生:自由练读。

生:齐读。

师:这就是贝多芬的月光曲,他既给我们带来柔和的美,也给我们带来壮阔的美,既让我们欣赏了平静的大海,也让我们领略壮阔的大海。带上自己的感受再读一读。

生:再读这段话。

师:这么美的月光曲贝多芬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师:是什么给了贝多芬创作的冲动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划出理由。

师:如果你觉得一个人有困难,可以和你的同桌,和4人小组轻轻地交流。

师:我发现许多同学划了描写环境的句子,我请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读句子。

师:说说你的体会

生:我觉得盲姑娘很喜欢贝多芬的音乐。

师:你怎么光听到这样断断续续的音乐声,就知道她对贝多芬十分热爱呢?

生:不做声。

师:如果你在很远的地方听到别人在诵读自己的作品,你会感觉怎么样?

师:很抱歉,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先上到这里,希望有机会的话还能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贝多芬创作的动机。

月光曲教学实录 篇二

t:同学们,静下心来听听音乐,说说你的感受。

s1:好听。

s2:优美。

s3:听起来很舒服,心情很好。

……

t:音乐总是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听着美妙的音乐,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ppt:贝多芬名言)我的音乐应当为穷人造福,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该多么幸福。——贝多芬

t:通过读这句话,谁来说说贝多芬的幸福是什么?

s1:为穷人造福。

s2:用音乐为穷人造福。

s3:用他的音乐给穷人带来幸福快乐的感觉。

t:贝多芬是这样说的,他是否是这样做的呢?通过学习今天的课文,你将会对贝多芬有更多的了解。大家准备好了吗?

s:准备好了。

t:上课。

t: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九单元第2篇课文——月光曲(齐读课题,师板书)

t:大家都在课前进行了预习,扫清了字词的障碍,现在谁来结合你预习的收获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

s1:贝多芬为一对兄妹弹琴。

s2: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

s3: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

……

t: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为盲姑娘弹奏曲子?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字里行间去找原因,用笔画下相关句子,也可以在一边写下你的感受。

(默读课文,5min)

t:同学们,现在咱们来交流,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她为盲姑娘弹曲子?

s1:贝多芬这对穷苦兄妹对生活和音乐的热爱深深地打动了,胸中地感情有如大海的波涛。

s2:可是,入场券的门票太贵了……

s3:这首曲子真难弹啊!……

……

t:老师听出来了,是兄妹俩的对话打动了贝多芬的心。现在让我们来听听妹妹是怎么说的。(ppt:这首曲子真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

t:大家都来读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

s1:这首曲子很难弹。

t:那你能用你的声音来表现出那样难弹吗?(指导朗读)

s2:我听出了姑娘特别想听贝多芬亲自弹曲子。

t:你听出了姑娘的心愿,你能将姑娘的心愿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s3:我听出了姑娘很想弹好这首曲子。

t:是呀,这样难弹的曲子她是多么想弹好啊。你能把姑娘想弹好却又弹不好的心情通过读来表现出来吗?(指导朗读)

s4:我听出了姑娘特别喜欢音乐。

t:你在用心体会姑娘的话,那么你用你的读来表达姑娘对音乐的热爱。(指导朗读)

t:那让我们一起带着盲姑娘的渴望,带着她对音乐的热爱,来读这句话,来打动贝多芬的心。(齐读)

t:从同学们的读中,我听出了盲姑娘是这样想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此时,贝多芬已经来到这个小镇上举办音乐会,姑娘为什么不去听?(生说)

s1: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

s2:她家里太穷了。

t: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

s1:哥哥的话里。

(ppt: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等我多做几双皮鞋多挣点钱,一定给你买一张票。)

t: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这对穷苦的兄妹怎么买得起?在哥哥的话中你还听出了什么?

s1:哥哥很想满足妹妹的心愿。

t:你在用心体会哥哥的话,那你来读读哥哥的话,带上你的体会。(指导朗读)

s2:我听出了哥哥很疼爱妹妹。

t:你能把哥哥对妹妹的疼爱用读表现出来吗?(指导朗读)

s3:我体会到了他们家虽然穷,但是哥哥仍然要拼命挣钱,为了给妹妹买音乐会的入场券,哥哥很想实现妹妹的愿望。

t:你说的太好了,你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指导朗读)

t:听了哥哥的话,妹妹是怎样说的?

s1:哥哥,你别难过,我只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我会弹好这首曲子的。

(ppt:哥哥,你别难过,我只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我会弹好这首曲子的。)

t:你又从妹妹的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s1:妹妹很想去听,可是家里太穷,她不想让哥哥太辛苦,很体谅哥哥,所以说她是随便说的。

t:你体会的很深刻。

s2:她只听别人谈过几遍,是根本弹不好的,她说能弹好是在安慰她的哥哥,她并不是随便说说,其实她是真的很想去听贝多芬的音乐会。

你走入了姑娘的内心世界。

s3:妹妹很懂事。

t:你也是个懂事的孩子。

t:此时此刻,你就是站在茅屋外的贝多芬,当你听到这个姑娘是如此的热爱你的音乐,可是因为穷而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你会怎样做?

s1:我要推门进去给她弹一曲。

s2:我想到我说的“我的音乐要为穷人造福”,现在这个姑娘就需要我的音乐,我现在就要用音乐给她带来幸福。

t:你说的太好了,这句话是贝多芬的灵魂。

s1:我要把刚才姑娘弹不好的曲子弹给姑娘听。

……

t:贝多芬此时也跟你的心情一样。

t:是呀,听到这里,贝多芬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坐在钢琴前,弹起了盲姑娘刚才弹的曲子来。(ppt:悲怆奏鸣曲第二乐章)

t: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站在贝多芬身旁的盲姑娘,当你听到了你渴望听到的旋律,会怎样?

s1:想学会这首曲子。

s2:特别高兴。

s3:激动。

t:课文中又是怎样说的呢?谁来读读(指名读)

(ppt: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t:对比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不说“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而是说“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ppt: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s1:两个“您”说明盲姑娘不敢确定。

s2:说明盲姑娘有点犹豫。

s3:她非常惊讶。

t:自己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盲姑娘的心情。(生自由读)

t:(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一位伟大的音乐家竟然来到她贫寒的家里亲自为她弹奏,她难以置信啊,(生读)她梦寐以求的愿望竟然实现了,她欣喜若狂啊,(生读)。

t: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出盲姑娘的激动。(齐读)

t:盲姑娘在她贫寒的家里听到了如此至真至纯的音乐,她是这样激动,作为贝多芬,当他看到他的音乐给盲姑娘带来幸福和快乐的时候,他心情怎样?

s1:高兴。

s2:幸福。

s3:激动。

(师板书:激动)

t:作为一个音乐家,当他面对着一个如此热爱音乐,如此懂他音乐的姑娘,面对着他熟悉的琴键,他会怎样抒发他的情感呢?

s1:弹琴。

s2:再弹一曲。

s3:用音乐给穷人带来幸福。

s4:用音乐来抒发他激动的心情。

……

t:是啊,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音乐就是他的语言!

t: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屋子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的清幽。贝多芬心中充满了温馨和祝福,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ppt:师配乐朗读月光曲描绘的画面)

t:他弹了什么?又在抒发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下节课继续走近贝多芬,走进贝多芬的音乐,聆听他的月光曲在诉说着什么。下课。

《月光曲》课堂教学实录 篇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执教的是《月光曲》第二课时,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说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月光曲》课文意境隽永、文质兼美,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读后,既能让人进入乐曲描述的如梦似幻的美妙境界,对乐曲产生无限的向往,又能对贝多芬油然而生敬仰和爱戴之情。

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文本的资源优势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弄清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贝多芬同情穷苦人民的思想。

教学重点: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1.探究贝多芬情感变化的原因。

2.感受音乐的旋律和魅力。

三、整合资源说策略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以读促悟:在教学中,实行多向互动,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读中感悟,把文本中《月光曲》的意境变成脑中的画面,从而体会贝多芬乐曲音乐的魅力。

2、情境创设:主要通过课件展示月夜图片、文章重点句段,并播放《月光曲》,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引领学生进入《月光曲》描述的意境当中。

3、适时引导:本课容量较大,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一一呈现文本内容,所以采用了以教师叙述相关文本,自然过渡的办法,突出本节课的教学中心。

四、多向互动说过程

依据课堂教学灵性化、情感化的理念,本课的教学流程大致为三个环节:

(一)配乐朗读、激情导入:

教师配乐朗读第九自然段。这样设计的原因是通过文章主人公拉近师生与文本的距离,给听者一种融合的感觉。

(二)品读揣摩,入画悟情

刘勰曾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阅读教学中应该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所以在这一环节中,通过默读思考、读后交流、朗读悟情、欣赏体会等活动,将《月光曲》的意境内化为学生自己脑中的画面,达到学生个性化体验,使之与兄妹俩产生情感共鸣。具体做法是:

1、配乐朗读,想象画面

学生听师朗读并想象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2、根据描述,展示画面

根据学生描述,教师相机出示三幅画面,引导学生想象乐曲的旋律,并有感情地朗读。

3、配乐齐读,体会悟情

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生齐读第九自然段,读出自己独特感受和理解。

(三)精读探究,探寻灵感

1、品读对话,领悟“感动”

引导学生品读人物对话,体会兄妹俩的互相体贴,体会兄妹俩的手足之情给贝多芬带来的感动和他对兄妹俩的同情。

2、思读语言,领悟“激动”

引导学生找到盲姑娘听完一曲后的语言,课件出示语言,学生通过品读,体会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和对音乐的理解,领悟贝多芬偶遇知音的激动心情及借助月光谱曲表达心情的现实。

3、美读环境,领悟“美景”

引导学生找到当晚景色描写的句子,体会什么是情景交融。

4、激情叙述,总结全文

本课的板书设计围绕教学重点,按三条线索展开,分别由皮鞋匠联想到的画面、乐曲的旋律、贝多芬的心情变化组成,通过板书,既可以了解《月光曲》的旋律,也能使大家明确《月光曲》创作的原因。

(四)欣赏拓展

播放《十面埋伏》选段,听、想、说、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