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读后感精品多篇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读后感精品多篇

读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有感 篇一

陆陆续续看了这本书有两个月了吧,刚开始的电子版到后来换成了纸质版的,又由于琐事太多又有几天都没有去碰,有时则动辄几十页,大致把此书看完了。

作为一名理科生,我对于历史政治之类的东西本来就没有兴趣,平时都是为了考试而去学习历史,背重要的人物、历史事件,因此我以前对于历史的记忆就只是单单的一条时间主线上面有着各种各样的大事罢了。可是无论对于一个民族还是个人,对于历史的记忆都是不可或缺的。历史就是民族的记忆。我们所接受的历史教育表面上看并不怎么受大部分学生青睐,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办法活在一个没有历史的世界里。就像一句话所说的,“我们会鄙视一个假的东西,但是我们依然依赖这个假的东西。”但是我们所看到的接触到的教科书里的历史,它到底是真是客观的,还是虚伪主观的呢?有高中老师说历史书95%都是假的,当时也只是一笑了之,但读了这本书发现,许多观点与我们一直以来接受的历史教育观点非常不同,甚至出现相悖的历史故事。到底何为真何为假?仅仅阅读这本书与之前所受的历史教育我不可能做出回答。所以这篇读后感将以阅读过程中我所受的思想冲击和从中得到的小小感悟为主。

一、对历史的表达方式的突破,或者说是创新

首先,因为这本书本来是源自人大的一门由张鸣老师开设的政治史公开课,由他的几个学生根据录音整理出来的。不同于一般的历史书,叙述冗长繁琐,语句呆板,这本书语言诙谐幽默,比如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张鸣老师以“这哥们儿”来称呼,叫徐树铮“小徐”啦,还有“几百万发子弹打出去了,但是没伤几个人,倒是几公里以外的一只羊被流弹伤到了据说炸死了一个宫里的太监和一条狗”,等等,一改往日历史书籍沉重的基调,轻松论述的同时伴随着深刻入理的剖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充满了矛盾与悖论的真实历史。另外,他是站在一个历史研究者的立场客观公证地分析历史事实的,几乎不掺杂作者个人任何政治立场,这显得非常难能可贵。鲜明的政治倾向是不可能写出信史的。

二、对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更加客观真实深层次的看法

1、新政失败。作为后来者,我们当然清楚的知道清廷的新政以失败告终,并且紧接着就发生了辛亥革命,想当然的认为是新政断送了清朝的气数。然而,作者却看到了不为人知的新政的成就。作者认为清末的新政实际上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变法,其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了戊戌变法。不幸的是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死后,新掌权的满足贵族缺乏足够的政治经验,他们开始试图重新收回权力,这不仅导致了新政的失败,同时使得矛盾变得更为尖锐。此时,辛亥革命爆发了。

2、甲午战败原因。今天我们一谈到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总把西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当成她的一大罪状。其实,这个帽子扣到她头上多少是有点冤枉她了。至于修筑颐和园,其实是光绪的意思。光绪是想修好颐和园,让西太后去那里养老,这样他就可以真正的亲政了。

3、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失败不是因为资产阶级软弱而是因为帝—后二元结构的存在;康有为、梁启超对于变法的主持其实没有占多大比重;西方国家也是支持戊戌维新的。

4、历史人物新看法。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林则徐虽然是所谓的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对西方的认识少之又少,如果不去禁烟他还一直以为西方人的腿是直的,我们明显把他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地位;李鸿章并不仅仅是慈禧信赖的大臣,在清末的很多事情中他都对历史有相当强的推动作用;太平天国看似浩浩荡荡,但是他们的领导人没能整合农民的力量,因此这种力量再大也没有用;袁世凯被那么多人称作卖国贼,但他其实也有自己的无奈,中国大势所趋,难以凭他一人之力来改变国家的命运。

三、于我们现在的启示

首先我挺同意张鸣教授说的近代史研究中存在的“三妇”心态的:怨妇心态、泼妇心态和情妇心态。这三种心态初看不好接受,怎么把我们的学者们说成这种样子,但看了此书再联系我们现实,觉得确实如此。我们的教科书上对于外国列强总是有若有如无的丑化,而抗日战争表现得更明显,我写论文时找到的一些历史书籍也都充满了那种强烈的感情。我觉得这些心态仍然是时下大部分人面对民族、爱国、历史等所采取的态度。大家一谈论近代史,就是说我们种种被欺负啊,霸占啊,却没有反思说我们为什么会被侵略、被剥削;就拿去年钓鱼岛事件来说,怨妇的哭闹心态可谓表现得淋漓尽致:除了“日本人不知悔改”“小日本天性就坏”之类的话以外,就分析不出个所以然来了。多座城市出现打砸日本店、车的事件,就像是泼妇的凡事讲打的心态。义愤填膺地呐喊助威反抗小日本,又砸汽车又防火。结果,别人毛发不损,我们自己却焦头烂额。我们接受怎样态度的历史教育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个民族对待遗留的历史问题的立场和处理方法。因此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了解更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或者说是历史侧面,这才能使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更加准确。正如张鸣教授所说:如果我们不知道或者完全无视这个过程,就很难在历史长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很难安放好自己的位置,在世界格局中也定位不好自己的位置。诚如斯言。

但是,这本书还是有一些错误的,豆瓣上就有人指出了此书在一些细节地方的错误(比如剪船应作“虿船”,三元里抗英时英军死亡数量有误等)。我觉得一本书有所错误在所难免,下次印刷的时候可以改掉就可以了,毕竟瑕不掩瑜,

我觉得我们看一部作品,更多地是要去寻找她好的、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从而完善提高自己,对于一些错误发现更好,但这不应该是我们拒绝这本书的理由。

总之,我觉得这本书给了我对于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一个不同的视野,也使我对中国的近代史更加感兴趣了,我将来可能的话还会读老师推荐的其它作品的

读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有感 篇二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是从外交角度解读清朝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期间我国的历史发展,但这不是一块完整的历史叙述而是断代史阐述。

一、谈谈蒋廷黻

蒋廷黻主张以所学为国家所用,是中国近代史上“书生从政”的代表人物。在学术上,他是当时公认的中国近代外交史专家和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另辟蹊径,从外交的角度讲述中国近代史,从外交的角度分析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压迫的原因。《中国近代史》折射出蒋廷黻那一代受过西方高等教育和“西潮”影响的学者在思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社会进步时的普遍心态,是对中国近代遭受侵略的一种深刻反思。虽然他的历史观不可避免受到他的政治倾向影响,其观点在今天看来也并非完全正确,但其思考的精神,其学术价值和学术影响,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1914年,蒋廷黻中学毕业后,进入了俄亥俄州欧伯林学院读大学。在大学里,蒋廷黻主修历史学,兼修其他多门自然科学课程。他这样选择的原因是,他对当时中国国内的军阀纷争和混战所引起的各种问题产生了探究欲望,想通过学习历史,获得“将来在中国从事政治工作”的知识和经验。同时,由于历史系的课程枯燥单调,他在课外阅读了许多德国史和意大利史,了解了俾斯麦、加富尔、马志尼、加里波第等德国、意大利政治家是如何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而努力的。接受了严格的科学方法训练。俄亥俄州欧伯林学院自然学科的教授们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科书,而要求他们学会观察事实;研究报告一定要做到观察仔细和结论客观。这种训练使蒋廷黻终身受用,使得后来他从事历史研究时能坚持从史料中得出结论,凭史料说话;从事政治工作后也极重视实际观察,对很多事有较为清晰的见解。1919年夏季,蒋廷黻从巴黎重返美国,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再次进入大学进修后,他想做个能左右中国政坛的新闻界大亨,就进了新闻学院。他不久便觉得要左右政坛必须懂得政治,便进政治研究所改修政治学。后来,他认为政治学科所讲的政治只是理论而非实际的,“欲想获得真正的政治知识只有从历史方面下手”,又转为专攻历史,主修历史学,导师是著名政治社会史教授卡尔顿·海斯。转了一圈,蒋廷黻又学习历史了。历史的功能在于了解过去、服务现在、推测未来,因此历史著作应注意历史教育的普及,力求写得既内容丰富、又明白晓畅,以达到历史所产生的最大效应。《中国近代史》就是以进化史观为指导,以“经世致用”为主旨。

二、谈谈这本书

鸦片战争暴露了清朝腐败的政治、没有工业化的经济、八股式的文化、没有民族意识的社会,与之相对的是步入近代化的西方,这种差异甚至差距应该也与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有关联。

任何时代都有英雄。林则徐、曾国藩是优秀的人。

太平天国起义基本是历史的“重复”,而辛亥革命确实带来了新的东西,但军阀割据又暴露了中国大众缺少民族意识。

三、历史学

史料的选择往往会受主观意识影响,因此,对历史的解读会很多。提高学习历史的辨别能力建立在较强的逻辑思考基础上,不然可能会没主见。

读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有感 篇三

如其封面所说的“还原一段被扭曲的历史,挖掘国人今日问题之根源”,这本书中的许多观点与我们一直以来接受的历史教育观点非常不同,甚至出现相悖的历史故事。到底何为真何为假?仅仅阅读这本书与之前所受的历史教育我不可能做出回答。历史学家尚持不同观点,我这个微小的学生怎么可能在短短时间内看透历史呢?所以这篇读后感将以阅读过程中我所受的思想冲击和从中得到的小小感悟为主,当然不会阐述我的历史观点或者立场。

阅读这本书可以说比我之前阅读过的所有关于历史的书籍都要轻松,并且我非常愿意去阅读。因为它一改历史书籍的艰涩枯燥,更多地给人一种在课堂上课的感觉,语言很幽默生动。当然,这本书本身也是源自一门很受欢迎的选修课。

阅读第一讲时,我已经被直白明了、指戳要点的字句所吸引。就如“我们会鄙视一个假的东西,但是我们依然依赖这个假的东西。”可见我们所接受的历史教育表面上看并不怎么受大部分学生青睐,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办法活在一个没有历史的世界里。但是我们所看到的接触到的历史,它到底是真是客观的,还是虚伪主观的呢?其实没有很多人会主动去考究这个问题,大家只是觉得大概地知道这些历史事件就够了。但也许正是这种心态,让我们整个民族现在依旧在“童年阴影”下反复折腾、反复跌碰。正如作者所说“如果我们不能很正确地看待这段历史,就很难吸取教训,很难避免过去的悲剧。我们必须从心理上走出我们的中世纪,才有前途,过去的辉煌历史才有价值。”我们不仅要抚平自己的创伤,更重要的是如何从这些创伤中学习不再受伤。

而近代的“三妇”心理,幽默有趣但又恰到好处地形容了我们过去对中国近代史的三种态度。其实我觉得这些心态仍然是时下大部分人面对民族、爱国、历史等所采取的态度。就举前不久的来说吧。怨妇的哭闹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吧!但是,除了“日本人不知悔改”“小日本天性就坏”之类的话以外,就分析不出个所以然来了。再就是泼妇的凡事讲打的心态了。义愤填膺地呐喊助威反抗小日本,又砸汽车又防火。结果,别人毛发不损,我们自己却焦头烂额。情妇的“崇洋”心态则同样的一味好外,连自己祖宗的姓氏都忘记了。我之所以把这些列举出来,其实是想阐述我的小感悟:我们接受怎样态度的历史教育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个民族对待遗留的历史问题的立场和处理方法。这种“三妇”心态下的历史教育史很难让我们正确审视历史,或者更重要的是审视我们自己。所以,我觉得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了解更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或者说是历史侧面。这并不是官方的历史教育说有负面影响,而是只有当我们知道更多、更细的时候才可能找到自己的真正位置。

在读这本书时,原本所知道的历史故事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比如说李鸿章这个人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其实要比印象中大得多;洋务运动不是改革不彻底,而是不够快;戊戌变法的失败不是因为资产阶级软弱而是因为一个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帝—后二元结构的存在;还有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原因之一颐和园的修建挪用大量海军军费的始作俑者不是慈禧而是她的儿子;还有几乎不怎么介绍过的军事改革,要知道这东西的作用不是我们一两句话能带过的;还有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一道这样的思考题:西方国家支持戊戌维新的原因;被抬高了的康梁等等。

基本上整本书都才刺激我“保守”的神经,但是我却非常享受这一阅读过程。它带给我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历史,知道许多很有趣的鲜为人知的历史,而这些没有被大多数人接触过的点滴历史汇聚起来就可能产生新的历史观,而这些历史观,在我看来,更有利于我们发挥历史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