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要点亮皮囊包裹下的那颗闪亮的心

《皮囊》读后感

活着,就要点亮皮囊包裹下的那颗闪亮的心

有人说过,人生就是用皮囊打包携带着一颗心的羁旅。当我读完《皮囊》这本书时,我越发喜欢上这句话。当合上《皮囊》那刻, 令我感慨万千,便翻着目录, 脑海里回放着书中的人物。

‌皮囊一一开篇讲述了活到九十九岁的阿太的生活观, “肉体是拿来用的, 不是拿来伺候的”, 对这句话我起初想不明白它的意义, 因为没有心的皮囊就是皮囊, 但是没有皮囊的心又是什么, 如果我们没有伺候好自己的皮囊, 当皮囊的限度到了, 这颗心又何去何从, 就用阿太的话说“怎么让它成才”?

‌母亲的房子---我看到了做为父亲的一个男人的尊严 和脆弱, 最终对这个父亲产生了怜惜; 也看到了做为母亲的 一个女人的坚毅, 由衷地感到钦佩。更加看到了母亲对父亲含蓄而执着的爱, 这种爱看似自私的, 但又让人说不出他的不对。

‌残疾一一父亲的残疾使他从一家之主蜕变到孩童般, 使这个家庭逼入困境, 我怜惜这个努力去坚强的父亲, 但看到一家人陪父亲一起做抬脚运动时的情景, 又感觉很温暖, 感谢父亲努力的坚强着, 让这个家还是个完整的家, 感谢母亲的坚持,让这个家继续维持着生活。

‌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重症病房在我看来就是个乌云压顶的地方,但在作者的文章中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重症病房,爱开玩笑的漳州伯伯、带各种新消息的王阿姨、大家一起策划护士长和医生的事情,还有那个圣诞夜晚窗外的烟花…… 然而漳州伯伯的离开、王阿姨的沈默、再也找不到放烟花的小伙子…… 我突然明白重症病房还是乌云压顶的地方,只是那里的人真的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个小太阳,燃烧自己剩余的生命。

‌我的神明朋友—— 我再一次看到了母亲对父亲的爱,那么的深沉、那么的执着,但父亲的离开这个坚毅的母亲突然变得那么柔弱,她彷徨、无助,而能够帮助她解脱的,只有神明,只有信仰!神明,对于无神论者来说,可能认为愚昧,可对于一些人来说,确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寄托,在无助、无望、彷徨时获得心灵上的平和和精神上的解脱。

‌张美丽—— 一个与作者没有什么羁绊的人物,努力摆脱世俗,去干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成为一个企业家、一个慈善家,如果放在现在,她是多么的成功,是该乡里乡亲称赞的对象,然而在那个年代,却成了“妖孽“,成了毁坏小镇安宁、和谐的人,张美丽是热爱这个小镇的,但她也想追求自己的人生,所以她想在这个小镇上追求自己的人生,可是小镇排挤她这种心,最终选择了死亡。多少年过去了,张美丽当年干的事情,小镇的人们开始干了,可他们对张美丽的看法至今没有改变。

‌阿小和阿小——又是两个想追求与小镇不一样人生的人,小镇阿小从心里想摆脱小镇,可是小镇不允许,一次次的努力摆脱、一次次的失败,最后偏体凌伤了还想摆脱小镇。香港阿小,本就不属于这个小镇,与小镇不一样的生活,让他有着优越感,可最终这种优越感背叛了他的梦想,包括他一直视为偶像的哥哥也背叛了他,到最后怀念被自己一直看不起的小镇。这篇文章看的我很纠结,到底人要不要勇敢的追求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还是要妥协现实会好些?

‌天才文展、厚朴—— 文展和厚朴不也是想要在自己给自己编织的世界上翱翔,却没有发现那不是真正的世界,那只是自己编织的以自己为为主角的幻境,当幻境破碎、这两个人的心拒绝现实,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看完这两篇文章,我知道追求自己的梦想时,切勿太过在意,想要的去追逐,但也要学会舍、学会平常心,毕竟那也是你的生活的组成部分。

‌海是藏不住的—— 读完皮囊后,我又明白了什么呢?看完整本书,我的心情很复杂,似乎看懂了什么,又说不出来,是认清现实?是知足常乐?或者认命…… 不对,那不是我能接受的,但是张美丽、阿小、文展、厚朴…… 都是努力去追梦的人,可结局都不是我想要的那个,直到我看到“海是藏不住的“这篇文章,我好像明白了什么,想要追求的东西,别人越不让你去追求,你越是放不下,就像作者,越是不让他靠近大海,他越想去看看,而文中的几个人越是不能去追求,越想去追求,可他们没有作者那样的幸运,没有他那样的父母亲,满足孩子的好奇,又正确引导…… 罗曼罗兰说过,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所以我认为想追求的去追求,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先去从身边小事做起,去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做足了准备再去追求,或者改变方向,因为到达成功的路不止一条。

‌回家—— “家“是常被我们忽略的,却又留恋的地方,我们就像风筝,被这个家制造、放飞,我们喜欢翱翔的感觉,向往自由的天空,因为家还在,我们的线头还在那里,在空中走失了,可以顺着线回到家…… 但家没了,我们在空中走失,那可能在陌生的地方残破的呆着,或者归于尘埃。渐渐地你会发现,生活里,我们都是既失去家乡,而又无法抵达远方的人。 整本书里我觉得最温暖的地方就是作者讲父亲的地方,那是家的感觉,而对父亲产生怜惜,那是爱,对家人的爱…… 这让我想起了埋在我心底深处的父亲,我能体会到作者写父亲,那是把自己的心再一次一层一层的扒开。

生活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可知,我们能做的便是为了未来而伸出双臂尽情迎接,不断挑战。就像作者蔡崇道所言——最离奇的理想所需要的素材就是一个个庸常而枯燥的努力。与万千读者,这本书看似讲很多故事,但又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讲着作者从出身到上学、离家工作、再回到家的过程,即讲了作者的人生,又仿佛讲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 而这两者相互参与者,讲的事儿就是皮囊和心的矛盾和磨合。我想看完这本书的人,每个人的感想应该都会不一样的,因为这本书讲的是“真人生“,而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就像纪伯伦说的那样,“一个人有两个我,一个在黑暗中醒着,一个在光明中睡着”。每一个善良的心不必都有一颗华丽的皮囊,但每一个皮囊都包裹着一颗闪耀着的心,卸下面具,让生命更加轻盈,不被过多的欲望所累,活出自我,照亮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