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

第一篇:《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读书笔记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

最近,阅读了陈迁主编的《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感触彼深。本书围绕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细节问题展开论述,全书50个细节以案例的形式呈现,从语言运用、非语言行为、教学探索、环境创设、因材施教和处理突发事件这六个不同的侧面来反映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中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的语言和行为,每个案例又分为“细节描述”和“细节透视”两个部分,使读者能够从案例的描述与分析中得到某种启发。

我对书中印象最深的是第四编环境创设中“书香萦绕的世界”一文。这里所描述的是杜老师帮助心心小朋友,形成阅读习惯的方法。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为幼儿创设良好阅读环境的重要性。

回想工作中,本班(大2白云班)幼儿在中班时不喜欢到图书区阅读,我就从巧设图书区,提供良好环境入手,激发幼儿阅读兴趣,使幼儿喜欢阅读。我的做法:

(一)巧设图书区,提供良好环境

我在教室的一角创设了《图书屋》,四边没有嗓音影响,书架如房子,绿顶黄墙,一间一间中平放着一本一本彩色图书,书屋的绚丽多彩,吸引着幼儿。

为孩子投放的图书贴近他们生活。我们还发动家长,让孩子带一本图书,与同伴分享阅读,每周更换一本。这些接近孩子生活的图书投放到图书区后,引起孩子们的极大兴趣。

(二)激发阅读兴趣

1.通过故事引发兴趣

每天利用日常生活的时间,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故事,听时,幼儿一双双渴求的目光牢牢地注视着老师,显得兴趣盎然。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计划地坚持每天讲一个小故事,这样耳濡目染,学幼儿就会觉得书是那样的神奇,慢慢的也会觉得书里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

2.留下疑问激发兴趣

在讲故事的时候,有时会设置一些疑问,这样,一方面吸引幼儿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幼儿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活动。

让幼儿带着问题看书。图书投放到图书区以后,我有意识地给孩子讲书,使孩子对书里的内容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再告诉他们,书里还有老师没有讲的内容,请小朋友自己看。这会给幼儿留下一些悬念,从而激发孩子产生自己要看书的愿望。或者在幼儿进入阅读区前向幼儿提出问题,请幼儿带着问题看书。看完后请幼儿给大家讲一讲,教师适当给幼儿鼓励与表扬,使孩子产生成就感,并知道认真看书会有收获。

(三) 提升阅读品位

孩子开始喜爱读书了,但是仅仅凭着他们的兴趣,随意地浏览。显然是收效甚微的。让幼儿自由阅读时。教师注意观察幼儿是否会按顺序一页一页地翻看,让幼儿找一找书中讲的是谁?讲的什么故事。

第二篇:《幼儿教师88个成功的教育细节》读书笔记

暑假里花了些时间,认真学习了《幼儿教师88个成功的教育细节》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格温.斯奈德.科特曼,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获得幼儿教育专业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她从事幼儿教育事业近30年,当过幼儿园教师、幼儿园园长、大学教师和教育培训者。本书着重介绍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建立积极有益的家园关系两个方面的内容。她以讲故事的方式提供了88个幼儿教师与孩子、与家长相处的细节,包括如何与孩子交流、如何应对孩子的错误、如何帮助孩子学会合作与分享、如何与家长合作等。对于幼教工作者而言,可将此书比喻成自己的私人导师。

我非常赞同作者从始至终阐述的观点:尽量给幼儿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时间和自由去探索一个丰富多彩、安全可靠的环境。要知道玩耍对于小孩子来说并不是什么分散精力的坏事,相反,那是他们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要理解并尊重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与能力发展水平。只要我们明察秋毫,他们就会给我们指明方向。

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88个成功的教育细节中的每一个都发人深思,第一遍看完这本书后我又细细研读了第二遍。在重读的过程中,我也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我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应该如何利用这些案例呢?我可以试着做哪些工作?我应该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我应该怎样灵活地应用这些道理来处理自己特殊的情况呢?反思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虽然已经是有近20年的老教龄了,但也容易生成一些惯性,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对幼儿的关注、对家长工作等反思的深入还是不够的,通过学习和自省也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能不断反思、不断创新,形成对教学工作的新动力。

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我从书中吸取了很多有用的东西,给我今后的工作会带来很大的帮助。我希望幼教工作者们都来看看这本好书。

第三篇: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

《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

《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一书中讲的第一个细节是:对“你最棒”的质问,文章对“你最棒”这一类语言行为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得非常透彻,我在工作中同样会经常运用类似于“你最棒”的话语,即“你真棒!”,所以,我觉得文中的字字句句仿佛都在“质问”着我,引发了我的思考。

“你最棒”这类表扬语起源于90年代,在幼教改革的潮流中,赏识教育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大家所赞扬的、认可的一种教育手段与方式。于是,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就出现了一片赞扬声,一个活动中“嗨、嗨,你真棒!”的表扬声会反复出现,不管孩子问题回答得是否真的到了值得这样夸奖的程度,都会发动全体幼儿鼓励一番,表扬就变成了一种程式。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可见表扬鼓励对一个人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在一定程度上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赏识教育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提倡尊重孩子、多鼓励孩子,表扬就成了集体教学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幼儿教师特别好学、乐学,所以,一次市级公开教学活动后,大家都“批发”到了“嗨、嗨,你真棒!”的话语,随即,程式化的表扬“遍地开花”。

走过一段路程再回过头来思考,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如果超过了这个“度”,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陶行知先生说过:“当我们赞美学生如何了不起时,要想想他是否真的了不起,不要忘了,我们该做的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我想,这样的过多的不值得表扬的表扬,失去了赏识教育应有的价值和意义,会让孩子们盲目自满、沾沾自喜。现实生活中好多例子都告诉我们,不适当的表扬会留下后遗症,一直在老师和家人的表扬声中长大的孩子,他们往往经不起批评,心理承受能力差,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常常会有极端的行为。所以,一味表扬如同一味批评同样不可取。孩子需要表扬,就像小树需要阳光雨露,孩子也需要批评,就像小树需要修剪枝叶。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适度运用表扬,同时,也要让孩子学会接受批评,这样,才能使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茁壮成长。

读《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中“对?你最棒?的质问”一文后,使我对“你最棒”这类的语言行为有了重新的认识,其实,出现程式化表扬的情况,不是“赏识教育”的错,而是我们盲目跟从,一味追求,不会把握表扬的“度”的问题。然而,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后一律不用这类语言,适度的鼓励还是需要的,如果孩子在学习活动中确实是努力了、进步了,值得表扬的我们一定要好好表扬。看来,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在接受新的教育理念的同时,要会思考、会把握,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有效地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自己积极的教育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孩子教育好,培养好。

第四篇: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读书笔记

今年暑假,我阅读了《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郑教授的《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从 “课堂教学特征”、“教学方法探索”、“教师的语言”、“课堂中的非语言行为”、“学生学习状态”、“课堂突发事件”、“课堂教学环境”、“我对课堂教学变革的总体认识” 八个方面阐述了一名教育专家深入一线的教育的感悟与建议,且提出了良好的建设性意见,值得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借鉴。哲人老子曾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在许多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细节是全局成败的关键。教学细节虽小,有时毫不起眼,却是任何一堂成功的课都离不开的闪光点,教师也正是通过对众多细节的把握去影响学生,这样他的教育才有可能是成功的。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感悟:

第一,关于教师拖堂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当堂的教学任务没有作结,或者为了要让学生多听一些知识点、多读几遍课文,多感受一些课堂的精彩,常常会拖堂几分钟,甚至到上课铃响还不想离去。正如郑教授在书中所说的:“拖堂的几分钟,也许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这种‘多余的精彩’恐怕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真正能听得进的东西也非常有限。”课间十分钟,学生喝水、上厕所、准备下节课,让紧张的身心得到松弛,以便以良好的状态进入下一堂课的学习。我们试想想,一台好的机器要想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那只有劳逸结合,何况是正在成长的小学生。作为教师,自己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调控课堂教学的节奏,合理安排教学的时间节点,既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又有可能促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二,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郑教授在书中说:“板书是学习的工具,教学的手段,而不只是展示的平台,它要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对自己板书的呈现方式进行精心设计。一个优秀的板书设计,能够把学生带进一种妙趣横生的境界,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随着老师板书的引导,踊跃举手发言,教学任务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顺利完成,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我认为要求学生一味地拼命记答案,抄写板书,不但起不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而且还会剥夺学生思考的权利,限制学生的思维,死读书,读死书。在课堂上,学生看似回答流利,却丢失了学生思考的空间,缺失了思维碰撞的火花。

所以,在板书的整体设计上,在遵循逻辑思维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留白”意识,给学生留下空白,留下更多思索的机会、易懂的欢快是我们教师应该注意,也是应该学习的。

第三,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问题。郑教授列举的“主动走到讲台上的学生”、“主动发问和被动应答”、“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不均衡”、“高高举手的孩子获准回答问题的几率高”、“课堂上的沉默”、“课堂上的异口同声”、“廉价的掌声”、“无精打采的‘老师好’”、“与听课老师的‘互动’”、“闭不上眼睛的学生”……,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问题”,但可以看出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师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积极性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主动走到讲台上的学生”“主动发问和被动应答”“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不均衡”“高高举手的孩子获准回答问题的几率高”……这是关注整体不够的具体表现。“课堂上的沉默”“课堂上的异口同声”“廉价的掌声”……这是平时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存在一定的问题,“课堂上的沉默”是允许的,可能学生正在进行深入思考。“课堂上的异口同声”说明可能大部分同学真正会了,但也有可能其中仍然有“南郭先生”,这不能不引起教者的注意。“廉价的掌声”,其真正起到激励作用的程度值得思考。“无精打采的‘老师好’”,这要么是这类教师的课程学生不喜欢,或这类教师的教学水平存在问题,让学生在开课伊始就无精打采。……如此等等,提醒我们作为教者一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控课堂,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上好课,我们需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不要把老师当作是权威,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民主的环境,师生平等才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学生。这就需要教师以民主教学作风去组织教与学活动。这种教学作风,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内在动机,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与反馈,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满足感。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问、敢于质疑问难,勇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其次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及时了解当代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想特点 , 淡化教师作为教育者的角色痕迹 , 重视师生间的非正式交往和非语言交流。在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过程中,要善于发挥“情感效应”的作用,教师积极的教学情感,是开启学生智力和美好心灵的钥匙,是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的动力,更是建立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可以使教学活动别开生面,生机盎然。

第四,教师能沉着对待课堂上的偶发事件。郑教授在文中列举的“飞进教室的蝴蝶”、“电源插头掉了”、“坐在地上的女孩子”……文中的三个案例,无一不令我们深思。“飞进教室的蝴蝶”这个事例讲的是教师在给学生上课,此时一只蝴蝶飞进教室,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机智扭转了学生的注意力,将课堂秩序恢复正常;而“电源插头掉了”的事例却反映了教师的机智与能力的欠缺,致使耽误了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难以有效完成;“坐在地上的女孩子”的教师,则从了解学生做起,找到了小女孩的顽迹所在,顺势引导,教育是成功的。从这些案例中,我们不难悟出:沉着对待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是教师智慧的表现。

这样突发的课堂事件,正是考验我们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智慧,反映教师的机敏与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正如郑金洲教授所说‘课堂对教学智慧的挑战是巨大的,一个教师穷其智慧有时也难以应对来自于课堂上的压力与挑战’。那么我们教师如何应对课堂上这些突发的事件呢?我想我们教师还是要广读书,多听课,多积累实践智慧的范例,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巧能力,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自身的教育教学智慧。

以上从几个方面谈了我的一些看法,对于其它的一些细节问题,也非常值得我们教师细致体会和借鉴。读了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我们课堂要关注的不仅仅是这50个细节,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们要多观察、多思考,时时刻刻关注自己课堂上容易被自己忽视的细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完成,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一点上知道一切,一切上知道一点”,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反思,努力发掘课堂教学中一些不易被发现和难以解决的细节问题,深钻研、细推敲,以一个有效的方法和正确的心态应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变有限的“一桶水”为不尽的“长流水”,共同推动课堂教学工作的向前发展。

第五篇: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读书笔记

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读书笔记

江口山下郎小学张弘

今年寒假假,我阅读了《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郑教授的《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从 “课堂教学特征”、“教学方法探索”、“教师的语言”、“课堂中的非语言行为”、“学生学习状态”、“课堂突发事件”、“课堂教学环境”、“我对课堂教学变革的总体认识” 八个方面阐述了一名教育专家深入一线的教育的感悟与建议,且提出了良好的建设性意见,值得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借鉴。哲人老子曾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在许多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细节是全局成败的关键。教学细节虽小,有时毫不起眼,却是任何一堂成功的课都离不开的闪光点,教师也正是通过对众多细节的把握去影响学生,这样他的教育才有可能是成功的。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感悟:

第一,关于教师拖堂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当堂的教学任务没有作结,或者为了要让学生多听一些知识点、多读几遍课文,多感受一些课堂的精彩,常常会拖堂几分钟,甚至到上课铃响还不想离去。正如郑教授在书中所说的:“拖堂的几分钟,也许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这种‘多余的精彩’恐怕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真正能听得进的东西也非常有限。”课间十分钟,学生喝水、上厕所、准备下节课,让紧张的身心得到松弛,以便以良好的状态进入下一堂课的学习。我们试想想,一台好的机器要想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那只有劳逸结合,何况是正在成长的小学生。作为教师,自己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调控课堂教学的节奏,合理安排教学的时间节点,既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又有可能促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二,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郑教授在书中说:“板书是学习的工具,教学的手段,而不只是展示的平台,它要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对自己板书的呈现方式进行精心设计。一个优秀的板书设计,能够把学生带进一种妙趣横生的境界,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随着老师板书的引导,踊跃举手发言,教学任务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顺利完成,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我认为要求学生一味地拼命记答案,抄写板书,不但起不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而且还会剥夺学生思考的权利,限制学生的思维,死读书,读死书。在课堂上,学生看似回答流利,却丢失了学生思考的空间,缺失了思维碰撞的火花。所以,在板书的整体设计上,在遵循逻辑思维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留白”意识,给学生留下空白,留下更多思索的机会、易懂的欢快是我们教师应该注意,也是应该学习的。

第三,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问题。郑教授列举的“主动走到讲台上的学生”、“主动发问和被动应答”、“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不均衡”、“高高举手的孩子获准回答问题的几率高”、“课堂上的沉默”、“课堂上的异口同声”、“廉价的掌声”、“无精打采的‘老师好’”、“与听课老师的‘互动’”、“闭不上眼睛的学生”??,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问题”,但可以看出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师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积极性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主动走到讲台上的学生”“主动发问和被动应答”“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不均衡”“高高举手的孩子获准回答问题的几率高”??这是关注整体不够的具体表现。“课堂上的沉默”“课堂上的异口同声”“廉价的掌声”??这是平时的学习习惯的养

成存在一定的问题,“课堂上的沉默”是允许的,可能学生正在进行深入思考。“课堂上的异口同声”说明可能大部分同学真正会了,但也有可能其中仍然有“南郭先生”,这不能不引起教者的注意。“廉价的掌声”,其真正起到激励作用的程度值得思考。“无精打采的‘老师好’”,这要么是这类教师的课程学生不喜欢,或这类教师的教学水平存在问题,让学生在开课伊始就无精打采。??如此等等,提醒我们作为教者一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控课堂,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上好课,我们需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不要把老师当作是权威,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民主的环境,师生平等才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学生。这就需要教师以民主教学作风去组织教与学活动。这种教学作风,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内在动机,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与反馈,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满足感。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问、敢于质疑问难,勇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其次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及时了解当代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想特点 , 淡化教师作为教育者的角色痕迹 , 重视师生间的非正式交往和非语言交流。在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过程中,要善于发挥“情感效应”的作用,教师积极的教学情感,是开启学生智力和美好心灵的钥匙,是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的动力,更是建立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可以使教学活动别开生面,生机盎然。

第四,教师能沉着对待课堂上的偶发事件。郑教授在文中列举的“飞进教室的蝴蝶”、“电源插头掉了”、“坐在地上的女孩子”??文中的三个案例,无一不令我们深思。“飞进教室的蝴蝶”这个事例讲的是教师在给学生上课,此时一只蝴蝶飞进教室,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机智扭转了学生的注意力,将课堂秩序恢复正常;而“电源插头掉了”的事例却反映了教师的机智与能力的欠缺,致使耽误了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难以有效完成;“坐在地上的女孩子”的教师,则从了解学生做起,找到了小女孩的顽迹所在,顺势引导,教育是成功的。从这些案例中,我们不难悟出:沉着对待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是教师智慧的表现。

这样突发的课堂事件,正是考验我们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智慧,反映教师的机敏与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正如郑金洲教授所说‘课堂对教学智慧的挑战是巨大的,一个教师穷其智慧有时也难以应对来自于课堂上的压力与挑战’。那么我们教师如何应对课堂上这些突发的事件呢?我想我们教师还是要广读书,多听课,多积累实践智慧的范例,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巧能力,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自身的教育教学智慧。

以上从几个方面谈了我的一些看法,对于其它的一些细节问题,也非常值得我们教师细致体会和借鉴。读了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我们课堂要关注的不仅仅是这50个细节,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们要多观察、多思考,时时刻刻关注自己课堂上容易被自己忽视的细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完成,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一点上知道一切,一切上知道一点”,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反思,努力发掘课堂教学中一些不易被发现和难以解决的细节问题,深钻研、细推敲,以一个有效的方法和正确的心态应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变有限的“一桶水”为不尽的“长流水”,共同推动课堂教学工作的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