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总结和2021年及“十四五”工作安排

【概述】

残联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总结和2021年及“十四五”工作安排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本站的会员“alina”为你整理了这篇残联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总结和2021年及“十四五”工作安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残联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总结和2021年及“十四五”工作安排

一、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总结

2016年以来, 区残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紧围绕既定的发展战略和工作目标,以发展为主线,以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民生政策统揽残联工作全局,以改善残疾人基本生活状况为全部工作出发点,以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创业服务为切入点,通过抓民生办实事,抓保障上水平,持续推动全区残疾人事业发展。

(一)残疾人康复

“十三五”以来,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共救助2786人次,每人每年补助1000元。其中:享受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民生工程项目的1600人,扩面项目的1186人,共发放补助资金278.6万元。

2016-2020年,为0-16周岁聋儿、脑瘫、智障、孤独症等四类儿童提供康复训练312人 ,为39名残疾儿童适配假肢矫形器和辅助器具。累计使用上级和地方配套康复资金436.74万元。

全力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制定了《**区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滁琅政办秘〔2017〕54号);2016年-2020年,全区共发放成人辅助器具2255件;全区持证残疾人康复服务率和辅具适配率超过80%的预定目标。

2016-2020年,为巩固白内障无障碍县区创建成果,继续开展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为264名符合手术指征的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免费复明手术或手术费用补助。经回访调查,手术复明率、患者满意度均达到100%,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残疾人就业

2016-2020对491名个人创业的残疾人发放扶持资金82.65万元;其中扶持 15名建设阳光大棚或养殖池等农业设施的残疾人、发放扶持资金7.5万元;扶持 1家孵化基地、发放扶持资金3万;扶持 8家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企业、发放扶持资金16.4万;发放困难残疾人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7.03 万元;全区506名残疾人受益。累计发放就业扶持资金189.26万元。

2016-2020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432名残疾人。

2016-2020为165名就业年龄段下肢残疾人发放代步轮椅车燃油补贴,发放燃油补助资金4.26万元。

贫困家庭残疾学生救助。2016-2020实现了从小学到大学残疾学生助学资助全覆盖,为336名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大中小学生申报资助,发放资助金21.37万元。

落实《安徽省“十三五”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及“阳光家园计划”项目。2016-2020为216名贫困家庭的重度肢体、智力、精神残疾人购买托养服务。

协助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认真履行审核救助对象残疾人证和残疾等级职责。

完成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爱心公交卡”办理。目前,残疾人免费乘坐公交车的“爱心公交卡”已转入常态化办理状态。全区95%的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已办理免费公交卡。

协助做好残保金征管工作。持续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公示工作,每年度公示全区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准确核定残疾人就业情况。

(三)残疾人文化体育

依托基本公共服务阵地,着力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通过积极对接、协调,保障了所有公共文化场所均对残疾人免费开放。配发盲人读书机40台。 “十三五”期间,每年坚持举办助残日残疾人文艺汇演。举办了二届残疾人读书达人演讲比赛。落实“十三五”时期文化进残疾人家庭“五个一工程”中带残疾人游一次园的要求,下发 “五个一工程”残疾人旅游卡10250张。开展残疾人“五个一工程”项目,受益残疾人家庭156户,投入资金5万元。

首次举办全区残疾人体育运动会。选拔优秀残疾人参加滁州市首届残疾人运动会,获得奖牌20枚。参加安徽省2017年残疾人举重锦标赛,获得奖牌2枚。组织开展了**区象棋锦标赛和田径比赛。成立了**区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

(四)残疾人组织建设和残疾人事业宣传

圆满完成了各级残联的换届工作。成功召开了**区残疾人第六次代表大会,同时完成了残疾人各专门协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十三五”期间,累计受理第二代残疾人证2849人次。每年对全区持证在册残疾人进行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摸清了全区残疾人家底,全面更新完善了联网数据信息。利用“爱耳日”、 “孤独症日”、“全国助残日”、“特奥日”、“残疾预防日”、“国际残疾人日”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唤起社会各界对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关心和帮助。

(五)残疾人权益维护

保障残疾人教育权益。根据《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职责分工落实任务要求,努力推动残疾人义务教育“零拒绝”。摸清在校残疾人学生底数情况、掌握医疗康复、教育等需求,促进卫生健康、教育部门和相关机构合力优化服务。常态化落实好残疾人学生助学、残疾人成人学历教育补贴等政策。

做好区残疾人法律救助机构规范化建设。发挥“区法律援助中心”、街道司法所和“助残律师志愿服务队”作用,组织“法援助残咨询服务日”活动,为残疾人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组织残疾人权益保障政策法规宣传,开展残疾人普法教育。增强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意识。引导残疾人合理合法维权,形成有效的信访矛盾化解责任机制和分级分层化解机制。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携手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存在问题:十三五规划设定的部分目标任务尚有差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区残疾人事业“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难度较大,补差补缺任务重时间紧。

二、2021年及“十四五”工作安排

“十四五”时期是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推动残疾人事业现代化、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打下更好基础的关键时期。

根据省市残联关于做好“十四五”规划残疾人事业规划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前期调研基础上,针对比较突出的问题,对2021年及“十四五”工作作出如下安排。

(一)落实长三角残疾人事业一体化发展要求

作为民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事业发展应紧抓历史机遇,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以“区域性深度融合发展”理念为引导,聚焦“一体化”“高质量”,加快推动长三角区域残疾人工作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对标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定位要求,顺应趋势,积极作为,以增强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使命担当,让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残疾人群众。

实现长三角残疾人事业一体化发展,需要研究分析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在残疾人事业上的突出表现,在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的基础上,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携手发展、合作共赢”为原则,在残疾人康复与托养护理、教育就业、权益保障、宣传文化体育以及残联自身建设等领域深化协作、共促发展。

(二)加大基层残疾人事业资金投入

根据“放管服”要求,残疾人服务事项大量下放县(市)区,但县一级(尤其是市辖区)却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残疾人事业。区级财政相对困难,残疾人就业保证金的预算上,残联的话语权较弱,残保金不能足额用于残疾人事业;公共财政对残疾人事业投入不足,加大了残疾人群体与社会平均发展水平的差距。

建议在“十四五”规划中,如同教育事业一样,建立残疾人事业经费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的机制。

在项目资金分配上,争取省市残联适当倾斜市辖区。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加强对残疾人困难群体的帮扶。稳步提高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和教育资助,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创业就业扶持,提高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与水平。

(三)突破基层残疾人工作队伍薄弱瓶颈

基层薄弱使得残疾人事业受到较大制约。经过多年奋斗,残疾人事业得到较大发展,扶残助残工作量增加了很多,但基层工作队伍没有增长。很多县级残联编制一直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成立之初的编制水平。街道没有残联机构人员编制,街道、村居残疾人专职委员制度没有执行到位。基层残疾人工作全部由民政专管员等兼任。部分民政专管员还同时兼职住房保障员、退役士兵服务员、村文书、会计等工作任务,承担本职工作和文明创建、征收拆迁、协税护税、综合治理、平安建设等多项工作任务。普遍反映,工作量越来越大,各项工作只能疲于应付;上升通道狭窄,转岗提升难;待遇与工作付出不相称;学习培训机会少,提升素质难。

建议“十四五”规划扩大县级残联编制、明确乡镇街道残联编制。使用统筹的残保金招聘基层残联岗位的编外用工,并明确相关用工扶持政策。尽快实现残疾人事业目标任务与工作人员相配套的工作机制。

(四)弥补基层残疾人服务设施短缺短板

建议市残联加快推进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原二院)建设。丰富服务残疾人项目内容,融入康复、特教、托养等残疾人服务内容。加快项目运营,让市区残疾人尽早受益。

实现每个县级残疾人康复设施、托养设施、综合服务设施三者有其一的目标仍然遥远。市区目前无特教学校,无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无种类齐全专业的康复训练指导机构。建议在争取上级资金相关扶持政策的同时,加大地方投资力度,支持区残疾人康复、托养设施及配建的综合服务设施建设。

建议加大支持基层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力度。支持谋划建设区级残疾人康复托养医疗中心。完善提升街道残疾人之家、社区残疾人工作站建设水平。

(五)推动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事业

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障普惠加特惠要求。清理部门间政策不协调。如廉租房申请中对于申请人就业与社会保障的要求,迫使部分残疾人辞职停交社保。公共资源优先照顾残疾人。如国资部门的房产租赁,商务部门的市场摊位,城管部门管理的路边报刊亭、摊贩疏导点,公安部门监管的停车位收费员,民政部门管理的福利彩票站,体育部门的体彩站等应该优先或强制规定受益人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

残疾人协会组织无场地无经费保障。社会组织参与残疾人事业热情不高。境外社会组织参与内地残疾人事业,阻力多多,困难重重。

为此建议,扶持助残类社会组织,制定扶持发展涉残社会组织的办法,引进社会组织入驻残疾人综合服务领域,通过无偿提供活动场地、运营费用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措施,扶持残障类社会组织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少变多,共同为残疾人提供更多、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鼓励民营企业、民间资本参与残疾人事业发展并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

(六)转变工作作风,深化残联改革

着眼于基层和残疾人需求,进一步强化履职尽责意识。深入基层,访实情听民声。真抓实干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升对残疾人的服务水平,更好的为残疾人服务。政策制定和工作部署,都要从基层实际出发。不搞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残联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保持和增强残联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警惕和去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

三、十三五期间全区残疾人工作特色亮点

“十三五”期间,**区残疾人事业围绕加快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着力解决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无障碍建设、文化体育、权益保障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和特殊困难。全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率100%,重度贫困残疾人基本医疗保险免费参保率100%,持证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率达90%,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率达90%,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安置率达95%。为195名就业年龄段重度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新增残疾人就业240人,为48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改造危房,59户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残疾人事业迈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1.残疾人事业制度保障更加完善

区委区政府印发了《**区残疾人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残疾人事业发展和重点残疾人工作任务纳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区推进落实滁州市“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工作方案》。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区残联改革实施方案》。协调相关部门制定了《**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区残疾人精准康复实施方案》《**区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办法》、《**区残疾人“阳光家园计划”项目实施方案》等文件,以实施惠残项目为载体,有效改善残疾人民生。

2.残疾人兜底保障力度持续加大

残疾人“两项补贴”全覆盖。全区所有贫困残疾人享受70-100元/月的生活补贴,所有重度残疾人享受60元/月的护理补贴。

贫困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民政部门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按照单人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托养服务全覆盖。实施“阳光家园计划”项目,为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等服务。

残疾学生助学金发放全覆盖。为推动残疾学生接受教育,保障残疾儿童、青少年平等接受教育,全区大中小残疾学生全部得到每年度600-1500元扶助,残疾考生被高等学校录取得到5000元入学资助,所有残疾青壮年文盲得到扫盲教育服务。

3.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扩面提标

16岁以下残疾儿童少年康复服务全覆盖。全区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从0-6岁,扩面到16岁;年度康复补助资金从1.2万元提高到1.5万元。

全区精神病人药费补助全覆盖。从2016年的仅补助贫困残疾人药费,到所有持证精神残疾人全部享受每年度1000元药费补助。

白内障手术补助全覆盖。有效巩固了全国无障碍县区创建成果。

4.残疾人就业创业稳步推进

通过分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和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全区95%的就业年龄段残疾人享受到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和扶持优惠政策。培育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超过10家,落实扶持资金超过150万元,扶持残疾人就业超过400人。全区19家盲人按摩机构,安置盲人就业65人。开展盲人推拿培训、残疾人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均远超预期目标。

5.残疾人权益保障更加完善

注重做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涉残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保障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进一步畅通市长热线等平台回复办理工作,办结率、回告率均为100%。完善区直相关部门联动、市区残联无缝对接的常态长效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妥善处理残疾人信访。与司法部门联合推进“法援惠民生关爱残疾人”法律援助品牌建设工作,帮助残疾人及时获得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和法律服务。五年来,我区未出现残疾人聚集上访、进京赴省上访和其他危及社会和谐稳定、冲击道德底线的事件。

无障碍环境建设全面加快推进。残疾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公共停车场免费停车、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等惠残政策全面落实。为有需求重度残疾人家庭提供无障碍改造服务。实现了出行无障碍、信息无障碍、生活无障碍。

6.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残疾人事业。努力争取上级残联的倾斜支持,推动政府残工委发挥议事协调、督办检查的“牵头”作用,调动残工委成员单位落实份内责任。组织实施以残疾人基层组织、残疾人工作基本队伍、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内容的“三基”工程,推进残联改革,残疾人组织体系和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街道残联、村(社区)残协组织全部成立,推进专门协会规范化建设,指导残疾人五个专门协会如期换届。注重发现、培养和使用优秀残疾人才,发挥他们在残疾人事业中的主体作用。

全区基层残疾人公共服务设施大力提升。所有的街道建成了残疾人之家,80%的社区村建成了残疾人工作站。

**区残疾人联合会

2020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