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水循环”优秀教学设计

“水循环”位于地理1第三章第一节,在教材结构体系中承接地球的外部圈层,对水圈进行拓展研究和深入学习。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可以明白水体分类和地表水资源的总体利用状况,了解水循环的环节、类型和地理意义,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洋流对地表环境的影响做铺垫。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学生根据示意图简单分析水循环基本原理,了解三个环节之间的动态联系,能简单画出水循环的过程图解释等相关自然现象,并结合现实生活了解人类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2.过程和方法:通过教师讲授法、学生自主学习法、师生合作探究法、案例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牢记水循环的类型以及水循环的环节,通过分析地方特色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带来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牢固建立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思想,让学生树立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人类的种种行为会给水循环以及生态环境带来正面以及负面的影响,作为中学们,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科学知识,去保护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一新同学经过初中两年的学习,已经储备了一些地理知识。要有机结合初高中知识,让学生发散思维,适应高中地理的学习。高一(5)班的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比较浓厚,地理学科基础较好。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水循环的过程,环节,类型以及示意图。

难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案例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

“百川发源,皆自山出,由高趋下,归注入海。日为阳精,光照炎炽,一夜入水,所经燋竭,百川归注,足以相补,故旱不为减,注不为溢。”

——《宋书.天文志》

问题1:地表蒸发的水去哪里了?

问题2:为什么李白说黄河之水从天上而来?

女生阅读PPT展示的内容,男同学分析文字内容

吸引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思考

3

新课讲授

课堂小结

课堂结束

作业布置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1、展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3.1水循环(板书)

2、简单回顾学习过的和水循环有关的基本知识

水圈的定义: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水的三种转态:液态、气态、固态

提出问题:想一想:自然界中的水是怎样运动的?

降水、蒸发、植物蒸腾、地下径流、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

3、请同学看书P46了解 什么是水循环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水循环的概念。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的定义P46(板书)

请观看视频并思考以下问题:

视频内容:水循环的分类:按空间范围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与海上内循环。

1. 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

(1)海陆间大循环:海洋水蒸发后到达海洋上空,其中90%冷凝又降落到海洋,其余10%,随着大气运动输送到陆地上空,冷凝形成降水,降落到陆地表面。在地表形成地表径流,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地表地下径流,在从陆地流回海洋。

简单的说包括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这么几个主要的环节。

(2)陆地水循环:很简单 陆地水蒸发到空中,遇冷凝结降落到地面。再蒸发再凝结,实现水的循环。

(3)海洋水循环:同理 海洋水蒸发到高空,遇冷凝结降落回海洋,然后循环运动。

三种水循环中海陆间大循环 最重要。是陆地水的主要来源。 海洋水循环是三个循环中,水量循环最大的一个。

水循环的过程(板书)

水循环的类型(板书)

2、学生自主活动一

读图,小组讨论,画出简单的示意图,指图讲解不同类型水循环环节:

1、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

2、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的水循环

3、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的水循环

教师归纳:四个环节缺一不可。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因为发生的领域广、范围大,所以称为海陆间大循环。而在陆地上和海洋上,也存在着水循环运动,称为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因为它们发生的领域较小,所以称为小循环。参与水循环的有太阳辐射能,重力能。

学生活动2:学生自主完成表格

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洋内循环发生领域海洋和陆地之间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间 特点及意义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循环水量很少,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对于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循环水量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重要作用 典例长江参与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夏季风参与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降落在海洋上的雨水(如未登陆的台风)

学生活动3:连一连


教师进行总结:

三种水循环的类型以及相关的特点。

让学生根据基础知识进行活动探究:(学生分成7组,分组讨论问题)

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中国地理中有关中国的气候;了解宁夏的气候情况,尤其是降水量与蒸发量,让学生理解宁夏砂田的作用,再指导学生探究问题。

1.分析砂石对水的下渗的影响(第1/2小组)

砂田地表粗糙,颗粒缝隙比较大,有利雨水的下渗

2.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第3/4小组讨论)

砂田的蒸发量小于裸田;砂石覆盖层能够增加下渗,并保护土壤层,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

3.读课本图3.5,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第5/6/7小组讨论)

宁夏气候干燥,蒸发旺盛,沙石覆盖层可以削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抑制蒸发,蓄水保墒,是干旱地区一种有效的保护性耕作方法。

过渡:小到砂田,大到水坝,人类正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水循环的过程,思考一下,人类行为对水循环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结果是好是坏?

比如说,地面硬化

对降水的蒸发、下渗、甚至流向产生了哪些影响?

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教师课件展示一些案例,让学生分析。

(1)修建水库:(泽普县6乡修建水库)地表径流(水量)

(2)改变植被:(泽普县每年值树造林)减少地表径流流量

(3)毛泽东同志提出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

(4)滥伐森林:减少蒸腾,使降水量减少;下渗减少,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5)围湖造田:削弱湖泊防洪抗旱能力,减弱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6)城市路面硬化:减少下渗,易造成城市内涝。

课堂小结

结束语:人类的种种行为会给水循环以及生态环境带来正面以及负面的影响,作为中学们,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科学知识,去保护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

课后作业:

1、回顾今天上课的内容,并制作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

2、周末回家与家长一起动手制作水循环简易模型。

学生回顾学习过的知识

阅读教材并思考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内容来思考:

1、水循环过程有哪几个环节?

2、水循环有哪几种类型?

让学生自主画出三种类型水循环的示意图

认真梳理教材并归纳答案

组内合作学习

请同学们思考:我国许多地方修建水坝,各地区城市化进行路面硬化,破坏森林,破坏地表会对水循环产生哪些影响?

让学生及时复习,巩固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水循环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读图、作图能力。

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5

8

5

5

7

5

2

七、教学反思

1、注意教学过程中与初中知识的衔接。

2、学生的互动方式可以更加丰富。

3、课堂练习种类偏少,比较传统,创新不够。

八、板书设计

3.1水循环

1、水循环的定义

2、水循环的环节:蒸发、降水、植物蒸腾、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水汽输送

3、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