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数学建模论文(推荐新版多篇

大学数学建模论文(推荐新版多篇

现代社会对数学应用的需要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数学教育改革,而数学建模是经济社会与数学教育相结合的重要发展的产物。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该页是勤劳的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大学数学建模论文范文(推荐最新10篇。

大学生数学建模论文 篇一

【关键词】数学建模思想 大学数学教学 渗透教学 自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023-01

1、数学建模的概念

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通常需要作出一些必要的简化与假设,并结合适当的数学知识,构造一个数学模型,再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计算模型的最优解,从而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说,数学模型即利用符号、式子,以及图像等数学语言,来模拟现实的模型。从现实模型中抽象、简化出具有某种数学结构的数学模型,用以解释特定现象的实际状态,并能预测到研究对象未来的状态,或者能得出解决研究对象的最优策略,最后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及结果的有效性,并用结果解释现实问题,这个过程称为数学建模。

2、数学建模思想渗透教学的有效策略

由于教学内容对原始研究背景的省略,以及教学课堂的学习时间的局限性,传统数学教学中缺乏对前人的探索过程的再现教学。任何一门数学分支学科,都是由于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的需要,而不断发展进步的。著名数学家华特海曾经说过:“数学就是对于模式的研究”。其实,一些重要概念的提出、公式和定理的推导,以及每个分支理论的完善,都是有其现实原型的,是一些具体模型的数学抽象。因而,在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建模思想的教学,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笔者根据自身实践经历,总结出数学建模思想渗透教学的以下三个策略:

第一,将建模思想渗透到概念教学中。概念的抽象性不利于学生掌握其实际意义,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当首先给出问题,再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抽象出数学概念。

第二,将建模思想渗透到定理公式的证明中。定理和公式实际上都有其自然背景,因此在教学中,可预先设定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逐步发现定理与公式。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能力,并同时让学生产生成就感,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对学习内容的学习。

第三,将建模思想渗透到实际应用中。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收集一些实际应用的问题,进行建模示范,通过具体问题的建模实际运用,突出建模思想的重要性与灵活性,以帮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体会与掌握。

3、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教学中的案例

高等学校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问题,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的取得有直接影响。现有数据描述如下:数据为某高校2007-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实际情况。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主要根据指导教师的数量以及教师岗位进行分配。其中教师岗位分为七个岗位等级(一级岗位为教师的最高级,七级岗为具备硕士招生资格的最低级).另外数据表还列出了各位教师的学科方向,2007-2011年的招生数,科研经费,发表中、英文论文数,专利数,获奖数,获得校、省优秀论文奖数量等信息,通过参考有关文献、利用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解决下列问题:

1.根据附录,建立数学模型,补全缺失数据;

2.根据完整数据,以岗位级别为指标,分析每个岗位的招生人数、科研经费、发表中英文论文数、申请专利数、获奖数、获得优秀论文数量的统计规律,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3.找出合理的分配方案,并用此方案对2012年的名额进行预分配;

对于以上问题,我们通过分析及做出相应的模型假设,做出如下分析:

对于问题1,我们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首先利用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在不影响结果的情况下的几个主要因子,再用这些因子的数据进行判别分析,得到第18、103、110、123、150、168、274、324、335、352位教师对应的岗位级别:

对于问题2,以岗位级别为指标,通过使用Matlab对每个岗位的招生人数、科研经费、发表中英文论文数、申请专利数、获奖数、获得优秀论文数量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再在Excel中分别作出这6个方面随岗位级别变化的统计规律,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对于问题3,根据第二问的结论,在考虑岗位级别的基础上,附加考虑学科与教师数量这两个因素,建立灰色预测模型以及平均分配模型,并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合理的研究生名额分配方案,并利用此方案对2012年的名额进行预分配。

大学生数学建模论文 篇二

关键词: 大学生数学建模 论文写作 要点

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的应用不仅在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向经济、金融、生物、医学、环境、地质、人口、交通等新的领域渗透,所谓数学技术已经成为当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论是用数学方法在科技和生产领域解决哪类实际问题,还是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形成交叉学科,首要的和关键的一步是建立研究对象的数学模型,并加以计算求解。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技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可谓是如虎添翼。

一、数学建模竞赛论文的重要性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当我们完成一个数学建模的全过程后,就把所做的工作进行小结,写成论文,竞赛评审委员们主要是根据论文来评阅我们的数学建模过程。因此,数学建模论文的写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数学建模竞赛论文的写作方法

下面就论文的各部分的书写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

(一)摘要

摘要应把论文的主要思路、结论和模型的特色讲清楚,让人看到论文的新意。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有时也包括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对一篇完整的论文都要求写随文摘要,摘要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

1.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现代科技文献信息浩如烟海,读者检索到论文题名后是否会阅读全文,主要就是通过阅读摘要来判断,所以,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和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介绍给读者的任务。

2.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后,文摘杂志或各种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

(二)问题提出和假设的合理性

模型假设是建立数学模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关系到模型的成败和优劣。所以,我们应该细致地分析实际问题,从大量的变量中筛选出最能表现问题本质的变量,并简化它们的关系。这部分内容就应该在论文的“问题的假设”部分中体现。由于假设一般不是实际问题直接提供的,它们因人而异,所以在撰写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论文中的假设要以严格、确切的数学语言来表达,使读者不致产生任何曲解。

2.所提出的假设确实是建立数学模型所必需的,与建立模型无关的假设只会扰乱读者的思考。

3.假设应验证其合理性。假设的合理性可以从分析问题过程中得出,例如从问题的性质出发作出合乎常识的假设;或者由观察所给数据的图像,得到变量的函数形式;也可以参考其他资料由类推得到。对于后者我们应指出参考文献的相关内容。

(三)模型的建立

在作出假设后,我们就可以在论文中引进变量及其记号,抽象而确切地表达它们的关系,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最后顺利地建立方程式或归纳为其他形式的数学问题,此处,一定要用分析和论证的方法,即说理的方法,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得到模型的过程。上下文之间我们切忌逻辑推理过程中跃度过大,影响论文的说服力,需要推理和论证的地方,应该有推导的过程而且应该力求严谨;引用现成定理时,要先验证满足定理的条件。论文中用到的各种数学符号,必须在第一次出现时加以说明。总之,我们要把得到数学模型的过程表达清楚,使读者获得判断模型科学性的一个依据。

(四)模型的计算与分析

把实际问题归结为一定的数学问题后,我们就要求解或进行分析。在数值求解时,我们应对计算方法有所说明,并给出所使用软件的名称或者给出计算程序(通常以附录形式给出)。我们还可以用计算机软件绘制曲线和曲面示意图,来形象地表达数值计算结果。基于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用由分析方法得到一些对实践有所帮助的结论。

有些模型(例如非线性微分方程)需要作稳定性或其他定性分析。这时我们应该指出所依据的数学理论,并在推理或计算的基础上得出明确的结论。

在模型建立和分析的过程中,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我们可以用清晰的定理或命题的形式陈述出来。结论使用时要注意的问题,我们可以用助记的形式列出。对于定理和命题,我们必须写清结论成立的条件。

(五)模型的讨论

对所作的数学模型,我们可以作多方面的讨论。例如可以就不同的情景,探索模型将如何变化,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文章一开始所作的某些假设,指出由此数学模型的变化。我们还可以用不同的数值方法进行计算,并比较所得的结果。有时我们不妨拓广思路,考虑由于建模方法的不同选择而引起的变化。

通常,我们应该对所建立模型的优缺点加以讨论比较,并实事求是地指出模型的使用范围。

参考文献:

[1]周义仓,赫孝良。数学建模实验[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大学生数学建模论文 篇三

【关键词】数学建模建模竞赛工作总结

ˎ ̥ 【Abstract 】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our who took part in 2011 national college mathematical modeling contest and obtain the second prize in the some feeling and harvest was summarized. But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 in order to mobilize most students study mathematics enthusiasm, to better carry out the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 the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tivities, we have carried out a new attempt and exploration - established "mathematical modeling" student community, so that more students underst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thus realize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s.

【 key words 】 mathematical modeling contest in modeling work summary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国家教委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激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2011年,武汉城市职业学院首次派代表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由于领导支持、组织得当,取得了全国专科组二等奖的好成绩。总结我院参赛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高度重视数学建模竞赛活动

我院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和学院、系部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密不可分的。我院于2011年成立了“数学建模领导小组”和“数学建模指导小组”,协调各项工作,出台了参加建模竞赛的补助及奖励办法,有专门的数学建模竞赛实验室,集训和竞赛期间,学院、教务处和经管系领导亲自动员并多次亲临现场看望。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是这项竞赛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二、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辅导教师队伍

在数学建模集训中,辅导教师是核心,辅导老师也是保证培训效果和竞赛成功的关键。我们成立了数学建模教学小组,集体备课,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探讨。在暑期集训期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放弃了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和同学们一起战酷暑高温。在竞赛过程中,布置好竞赛机房、网络,安排好学生的伙食、住宿、竞赛必需品,在选题、督促进度方面给予适当的指导,在11日晚上陪学生熬夜奋战,最终经过72小时的不懈努力,顺利地解决了竞赛题,提交了完整的论文,竞赛圆满结束。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指导老师的辛勤耕耘。

三、在课程设置上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尽管我们是第一次参加比赛,但我院已于2001年开始在数学教育专业“二下”开设了“数学建模”课,每周四节。作为指导老师,深刻钻研了近几年的建模竞赛专科题,经常与兄弟院校进行交流、取经,邀请在建模方面有专长、有造诣的专家教授来院讲学。

四、选拔优秀学生组队培训和参赛

数学建模竞赛的主角是参赛队员,选拔参赛队员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参赛成绩,确定参赛后,在“二下”一学期的建模课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及计算机使用、编程能力,通过第一阶段的培训后选拔出参加暑期集训的队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选拔队员:首先,选拔那些对数学建模活动有浓厚兴趣的同学;其次,选拔那些有创造能力、勤于思考、数学功底好的同学;最后,注意参赛队员的能力搭配和团结协作,参赛的每支代表尽可能由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组成。

五、科学、系统的培训方法

经过摸索,笔者认为具有特色又实用的建模培训方法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知识培训阶段,包括:1. 补充学生欠缺的数学知识。2. 计算机基础知识、数学软件及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3. 简单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第二阶段为数学建模常用的方法和范例讲评,包括网络模型、运筹与优化模型、种群生态学模型、微分方程模型、随机模型、层次分析法、数据拟合、计算机仿真。第三阶段为历年建模试题评析、讨论、建模论文的撰写。通过三个阶段的培训,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参赛的能力,最终经过测试选拔出参赛队员。

六、重视参赛过程的指导

在学生参赛过程中,指导老师的及时指导是学生完成竞赛的保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好参赛队员的心理方面的指导。在竞赛的三天里,要连续进行72小时的奋战,并且要与同组的队员合作,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心里及身体方面的问题,因此,指导老师要及时给予鼓励与关心,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在整体培训过程中要不断强调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这将是学生完成竞赛的动力。二是作好论文细节方面的指导。在竞赛的最后阶段,指导老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论文的格式,检查是否按要求撰写论文,论文的摘要、关键词是否写得好,论文是否完整等,这些细节常常成为论文是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七、对建模竞赛工作的探索---以学生社团活动带动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的日常开展

数学建模竞赛存在以下弊端:

1、学生参赛人数少,大多数学生得不到锻炼。

2、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数学应用仍然重视不够

3、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

为了调动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更好地开展数学建模竞赛这一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我们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讨---成立了“数学建模”学生社团,利用学生社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 举办了关于“数学建模”的讲座,使广大数学爱好者了解数学建模;

2. 举行了“数学建模经验交流会”,邀请指导老师和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介绍建模心得体会

3. 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宣传数学建模知识等,潜移默化地使学生逐步认识数学建模,了解数学建模知识,感觉数学建模并不陌生,而是与大家息息相关。充分展示了数学应用广泛性。

4. 尝试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引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使理论学习和应用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态度和数学兴趣。

为推动数学建模活动在我院进一步开展,我们将不断开拓创新,克服困难,将日常的数学教学与建模培训联系在一起,力争再创佳绩。

参考文献:

大学生数学建模论文 篇四

[关键词]数学建模 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段璐灵(1979- ),女,湖南永州人,广西教育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相对同调代数与数学教育。(广西 南宁 53002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140-03

20世纪70年代末 80年代初,英国剑桥大学就专门为研究生开设了数学建模课程,随后欧美一些国家也把数学建模列入大学和中学的教学中。1985年开始举办数学建模竞赛,1989 年我国大学生开始参加美国竞赛,经过几年的参与,发现竞赛是推动数学建模教学在高校迅速发展的良好形式,1992 年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数学模型专业委员会组织我国10 个城市的大学生举办了数学模型联赛。自1994 年起,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每年一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竞赛推动了数学建模教学的迅速发展,成为当代数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数学家吴文俊说:“数学要真正得到应用,数学建模是取得成功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主任李大潜认为:“数学建模已成为现代应用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数学建模竞赛活动,在大学开设数学建模课程,顺应了历史潮流,值得大力提倡。”竞赛组委会秘书长姜启源教授说:“高等教育要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将数学建模引入教育过程已是大势所趋。”数学建模课程是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我国的,由当时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任箫树铁教授首次提出并实践,在清华大学和部分高校开设了数学模型课程。随后数学建模课程进入大部分高校课堂,既顺应时展的潮流,也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

一、数学建模课程的特点

1.基础课程涉及面广。数学建模课程需要众多的基础数学课程,如数学分析、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图论、计算方法、计算数学、解析几何等,约有13门课程需要学习。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才能轻松学习数学建模课程。

2.教学形式灵活。数学建模课程是案例式教学,每个章节以例子来说明,例题又有较大的灵活性供学生发挥创造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选择章节内容。教学方法可以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论文法、面向问题法等。

3.教学手段先进。数学建模课程需要计算机技术解决模型的计算、分析,各高校都配备了先进的数学建模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安装了Matlab,Lingo,Mathematica等数学软件。

4.应用性强。数学建模课程的每一章节都涉及实际问题,一般是来源于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等生产生活方面经过适当简化加工的问题,如预报模型、优化模型、决策模型、控制模型等。学习数学建模课程,使学生将数学、计算机有机地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将数学建模思想运用到各个学科领域。

5.难度大。数学建模课程往往以问题为主线,面向问题想办法解决。数学建模的教学本身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完善和提高的过程。数学建模课程指导思想是以实验室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组织教学工作,强调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对学生和教师要求都比较高。

二、现行数学建模课程存在的问题

1.调查统计。笔者随机抽取广西教育学院数学教育专业2010级10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共设4个问题,要求学生在选择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统计情况如下:问题1,你对数学建模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如何?选择非常满意的占3.2%,比较满意的占38.9%,一般的占53.6%,不满意的占4.3%;问题2,你对数学建模课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如何?选择非常满意的占2.8%,比较满意的占31.7%,一般的占63.1%,不满意的占6.3%;问题3,你对数学建模课考试方式的满意程度如何?选择非常满意的占1.8%,比较满意的占16.2%,一般的占66.7%,不满意的占15.3%;问题4,你对数学建模课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满意程度如何?选择非常满意的占6.5%,比较满意的占34.8%,一般的占58.3%,不满意的占0.4%。同时,笔者对讲授过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师进行了访谈,教师大都认为在教学中学生基本上不预习、不复习课本内容,学习积极性不高,自学能力差,对数学建模的方法和步骤理解不到位,数学软件不会用,应用建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2.结果分析。数学建模作为数学专业的选修课程,在讲授建模的概念、步骤,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从调查中不难看出,数学建模课程也存在一些弊端:一是教材注重求全、求严,涉及面太广,从基本的建立数学模型、初等模型、简单的优化模型、数学规划模型、微分方程模型到马氏链模型等共13章,学生看着一本厚厚的教材,心里难免畏惧,而实际上专科生能讲的章节只有几节;对于专科生来说,专业基础不是很扎实,教材某些内容较深奥,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二是课堂教学基本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蓝本,教师采用“满堂灌”“填鸭式”“保姆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发挥,处于消极接受状态,很少参与,因而缺乏学习数学建模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数学建模的障碍和困难。三是教学模式单一,重统一、轻个性,虽然学了不少的数学建模类型,但遇到实际问题会建模的学生凤毛麟角,形成时代要求培养运用技术的新型人才与现行数学教育脱离的矛盾。四是考试内容和形式单一,试题侧重于记忆,以计算方法与技巧为主,形式一般是开卷或闭卷考试,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但影响学生学习数学建模课程的积极性,而且影响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参与质量,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必要对现有的数学建模课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三、对数学建模课程改革的思考

1.编排一本教学适用的教材或教学资料。目前大多数高校用的教材都是姜启源编写的《数学模型》(第三版),对于本科院校来说这本教材比较适合,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这本教材内容太难、太多了。各高校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可以尝试编写一本适合高职高专的数学建模教材,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数学基础及开设的专业课程顺序,适当降低难度,对章节进行取舍。由于数学建模课程要用到计算机,最好能配备相应的习题和多媒体课件。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编写教学资料,讲授基本的数学建模技巧和基本的模型后,可以编写适合专科生的简单模型以及学校历年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试题,激发学生对数学建模课程的兴趣。

2.教学方法改革。数学建模的教学本身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完善和提高的过程。数学建模课程指导思想是以实验室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组织教学工作。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利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提高利用计算机软件及当代高新科技成果的意识,将数学、计算机有机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参照广西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王文蓉老师参与式教学团队的做法,数学建模课程以学生为主,教师利用一些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查阅文献资料和学习新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努力进取的学风,培养从事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形成生动活泼的环境和气氛。教学过程的重点是创造环境引导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自学能力,增强数学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数学素质强调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知识与结果。接受参加数学建模课程的学生大都需要学习概率统计、微分方程、计算方法、数学软件包的使用等“短课程”(或讲座),多数是启发性地讲授基本概念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潜能。教学中广泛地采用讨论方式,学生自己报告、讨论、辩论,教师质疑、答疑、辅导。

3.成立数学建模课程教学团队。数学建模课程不必由一个教师一教到底,可以建立一支教学团队,团队教师根据专长,结合研究方向,专门讲授某一方面的数学建模知识与技巧。如教师负责制分专题,讲授离散模型、连续模型、优化模型、微分模型、概率模型、统计回归模型等,避免了教师某些知识不足的缺陷,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资队伍较好的高校可以运用参与式教学模式,由两位教师同时上一堂课,分别讲解建模问题和软件问题,互为补充,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课堂教学程序现场编辑、运行。数学建模课程会遇到很多需要编程的地方,而课本中并未提及如何得到结论,此时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现场用Matlab,Lingo或Mathematica数学软件编辑程序,并运行展示结果,既解决学生的疑惑,又复习了数学软件,一举两得。如在讲述汽车刹车距离的模型时,模型建立后刹车距离,为将这个模型运用于实际,需要知道其中的参数和,通常有经验估计和数据拟合两种方法,利用交通部门提供的一组刹车距离的实际数据来拟合,得到。课本并没有体现拟合过程,此时教师应在课堂上利用Matlab软件展示拟合过程,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刹车距离的函数。在讲授数学规划模型时,每个规划模型求最优解时都要用Lingo软件进行编程和分析结果。课本上给出了LinDo软件的编写过程,由于Lingo软件现在已经取代了LinDo软件,因此有必要用Lingo对程序重新编辑、运行,让学生掌握Lingo软件的简单用法。如在讲自来水输送时,问题的目标可以从获利最多转化为引水管理费最少,得出水库供水量限制和需求量限制,最后利用Lingo软件在课堂现场编程,运行结果,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最少引水管理费,送水方案很明显。

5.开设与数学建模课程相关的辅助课程。开设“计算机建模”选修课,突出数学的应用与建模能力的培养,突出数学算法的实现,提出计算机的作用。介绍一些数值的计算、最优化、概率统计及图论等基本知识,以Matlab,Lingo,Mathematica数学软件为主,结合数学案例,解决建模和求解,提高学生数学建模能力、计算机水平,甚至可以学习排版软件。

6.建立数学建模网络课程。以数学建模知识、技能及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创造有个性化和互动性特色的自主学习数学建模教学环境。开发数学建模课程网络学习资源,包括教师教案、课件、教学材料、教学录像、学法指导等,提供下载讲义、背景资料、补充材料、作业以及学生成果、数学建模试题、数学建模优秀论文、数学建模感想等学习环境和信息空间,从而达到有效地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综合应用能力目的的课程教学改革。另外,还要介绍社会现实热点问题,如传染病模型、航空公司的超员订票模型、养老金问题、人口预测研究等,让学生把数学建模课程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7.考核形式多样化。长期以来,数学建模课程考核的形式都是笔试,题型一般是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解答题。教师考前往往会带领学生对要考核的知识点进行复习,或出同类型的题型,学生机械地套用概念、模型解决题型,很难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笔者建议对数学建模课程采取开卷与闭卷、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通过“平时成绩加分”的办法,由学生独立或组队完成实际问题,完成的好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获得“平时成绩加分”,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建模课程的兴趣,又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从而提高能力。将数学建模课程作为选修课的高校,可以让学生组队完成一个预定的模型,写出相应的论文,作为考查给分的依据,再结合平时成绩,给出最后考核的分数。

8.组织课外比赛与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由于数学建模课程在大多数院校是选修课,课时有限,且有非数学系的学生选修,基础不一,有必要课后进行一些小型的数学建模比赛。如可以让各校的数学建模协会举办讲座以及举行数学建模比赛,熟悉比赛流程,了解论文撰写过程,为每年九月的全国数学建模做准备。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课外科技活动之一,参加建模大赛可以激励学生学习数学建模课程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数学建模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姜启源,谢金星,叶俊。 数学模型(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蒋金弟。高等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6).

[3]杨霞,倪科社,王学锋。积极开展数学实践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J].大学数学,2010(A01).

[4]张银龙,刘敏。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数学建模意识的形成[J].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5]陈亚琴。数学建模在数学中的应用[J].网络财富,2009(23).

[6]王兆森。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科技资讯,2006(14).

大学生数学建模论文 篇五

关键词:数学建模竞赛、组织、培训

数学建模竞赛最早是由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在1985年发起的一项大学生竞赛活动,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我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由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数学学会主办、面向全国高等院校的、每年一届的通讯竞赛。其宗旨是:创新意识、团队精神、重在参与、公平竞争。自1992年在中国创办以来,每年一届,呈现出迅速的发展发展势头,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2011年,来自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区)及新加坡、美国的1251所院校、19490个队(其中本科组16008队、专科组3482队)、58000多名大学生报名参加本项竞赛。可以说,数学建模已经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课外科技活动。

1.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意义

大学生经过了十几年的数学类课程的学习,仍然很难将课本的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建模正是联系数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的桥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给了大学生们一个开放的平台,将所学的知识融合,在三天时间中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这种以目标为导向的竞赛,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最大潜力。

正确地引导学生参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加深大学生对数学类知识的理解,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根本含义。

2. 激发学生兴趣

很多大学生对数学建模充满兴趣,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训练中,已经失去对新鲜知识的渴求,对知识理解不够透彻,与实际应用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所以,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让广大学生都参与尽量,是非常重要地。

2.1 组建数学建模协会

组建数学建模协会,通过学生组织开展相关工作,不但使众多的数学建模爱好者有了归属感,也有了更好的发挥自我能力的平台。通过数学建模爱好者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其他学生参与到数学建模活动中。

2.2 组织主题报告

由有数学建模带队经验的教师进行多方面的主题报告,对于普通高校来说,一方面传递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引导学生如何使用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兴趣。报告内容一是某种数学建模方法、软件;二是社会热点问题或最近竞赛真题。报告主要以分析问题、提供解题思路为主,不适合出现太深奥的数学知识。另外,在报告中拿出部分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使学生们有兴趣进入到数学建模中来。

2.3 奖励

向学校申请相关奖励。如果学生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的同学在推荐研究生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在奖学金评定上给予优先考虑,或者可以获得一定的创新学分等等。

3. 组织教学

开展数学建模活动,首先是希望建模爱好者都能参与,从中学习知识,提高自学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组织教学中也应按照年级分层次组织教学。

3.1 基础

在低年级教学中,首要是高等数学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能找到基本的数学模型与高等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比如人口模型多数为微积分的应用,最优价格模型可以用条件极值来解决。从高等数学的教学入手,使学生逐步接触并了解数学建模,建立初步的数学建模思想。

3.2 提高

当学生初步建立数学建模思想后,还应专门为相关理工科专业开设数学建模课程,讲授常见的数学模型,如线性规划问题、无约束优化问题、非线性规划问题、动态规划问题、微分方程问题、差分方程问题、最短路径问题、行遍性问题、网络流问题、数据的统计描述和分析、回归分析,并进一步熟悉matlab、lingo、mathmetics等数学软件,迅速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3.3 综合

在学生掌握常见的数学模型后,对近年来的数学建模竞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提供参考性的解题思路。学生以此来做模拟训练,分组在一个月内,完成题目的分析、资料收集、资料整理、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检验模型,最后完成一篇报告。教师根据每组报告情况,进行点评,找出每组同学的优缺点,并要求其改正。

4. 竞赛培训

每年3-4月,我校进行3-4次专题讲座,主要强化学生的以下方面能力

(1) 资料查阅和论文写作技巧。大部分参赛学生没有撰写论文的训练,很难写出内容、形式都完整的论文,这恰恰是数学建模竞赛必须做到的。

(2) 经典范例。通过经典范例,使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各个方面更加清晰明了,能够对论文的各部分内容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3) 强化数学软件和计算机编程能力。近些年的竞赛题目,很多都涉及到海量数据,对海量数据的分析、整理、统计,都需要参赛队员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或数学软件的应用能力。掌握编程能力往往成为求解的关键。

每年4月末,我校举行大学生数学建模校内赛,以实战的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竞赛形式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致,由校内外专家命题,学生每三人一组报名参赛,在三天时间内,完成指定题目,并提交完整论文一份。完成后,由校内指导教师进行评审,并评出一、二、三等奖。赛后组织能较好完成论文的队员,做好分析总结,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特点,重新分组,备战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5. 结束语

数学建模思想和能力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长期细致的培训,需要学生不断钻研。数学的应用能力不同于数学学者的科研工作,不能只是掌握数学知识,更需要学生有较为广泛的知识体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坚持不懈的给学生传授知识、传递数学的应用思想,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周义仓,赫孝良,数学建模实验[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 王树禾,数学模型选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 赵静,但琦,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大学数学建模论文 篇六

高中数学建模小论文要求及范文

一、论文形式:科学论文

科学论文是对某一课题进行探讨、研究,表述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见的文章。

注意:它不是感想,也不是调查报告

二、论文选题:新颖,有意义,力所能及

要求:

1. 有背景。

应用问题要来源于学生生活及其周围世界的真实问题,要有具体的对象和真实的数据。理论问题要了解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其理论价值。要做必要的学术调研和研究特色。

2. 有价值。

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或理论价值,或教育价值,学生通过课题的研究可以掌握必须的科学概念,提升科学研究的能力。

3. 有基础

对所研究问题的背景有一定了解,掌握一定量的参考文献,积累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所研究问题的数据资料是能够获得的。

4. 有特色

思路创新,有别于传统研究的新思路;

方法创新,针对具体问题的特点,对传统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结果创新,要有新的,更深层次的结果。

5. 问题可行

适合学生自己探究并能够完成,要有学生的特色,所用知识应该不超过

高中生的能力范围。

三、(数学应用问题)数据资料:来源可靠,引用合理,目标明确 要求:

1.数据真实可靠,不是编的数学题目;

…… …… 余下全文

大学数学建模论文 篇七

作为工科类大学公共课的一种,高等数学在学生思维训练上的培养、训练数学思维等上发挥着重要的做用。进入新世纪后素质教育思想被人们越来越重视,如果还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失去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以现教育技术为基础的数学建模,在实际问题和理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高数老师以课后实验着手,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使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

一、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观念陈旧化

就当前高等数学的教育教学而言,高数老师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思考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过于重视,一切以课本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作为一门充满活力并让人感到新奇的学科,由于教育观念和思想的落后,课堂教学之中没有穿插应用实例,在工作的时候学生不知道怎样把问题解决,工作效率无法进一步提升,不仅如此,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让学生渐渐的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教学方法传统化

教学方法的优秀与否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高数老师在授课的时候都是以课本的顺次进行,也就意味着老师“由定义到定理”、“由习题到练习”,这种默守陈规的教学方式无法为学生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独自学习、思考的能力进一步下降。这就要求教师致力于和谐课堂氛围营造以及使用新颖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学习。

二、建模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对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数学建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近几年,国内出现很多以数学建模为主体的赛事活动以及教研活动,其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突出的作用,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建模还能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品质,培养踏实的工作精神,在协调学生学习的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等上有突出的作用。虽然国内高等院校大都开设了数学建模选修课或者培训班,但是由于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较大,所以课程无法普及为大众化的教育。如今,高等院校都在积极的寻找一种载体,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行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创造力,让学生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而最好的载体则是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作为工科类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由于其必修课的性质,把数学建模引入高等数学课堂中具有较广的影响力。把数学建模思想渗入高等数学教学中,不仅能让数学知识的本来面貌得以还原,更让学生在日常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数学建模要求学生在简化、抽象、翻译部分现实世界信息的过程中使用数学的语言以及工具,把内在的联系使用图形、表格等方式表现出来,以便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实际的学习数学建模之后,需要检验现实的信息,确定最后的结果是否正确,通过这一过程中的锻炼,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主动地、客观的辩证的运用数学方法,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因此,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建模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将建模思想应用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一)在公式中使用建模思想

在高数教材中占有重要位置的是公式,也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为了让教师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在课堂上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对计算的技巧进一步提升之余,还要和建模思想结合在一起,让解题难度更容易,还让课堂氛围更活跃。为了让学生对公式中使用建模思想理解的更透彻,老师还应该结合实例开展教学。

(二)讲解习题的时候使用数学模型的方式

课本例题使用建模思想进行解决,老师通过对例题的讲解,很好的讲述使用数学建模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清醒的认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怎样使用数学建模。完成每章学习的内容之后,充分的利用时间为学生解疑答惑,以学生所学的专业情况和学生水平的高低选择合适的例题,完成建模、解决问题的全部过程,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

(三)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数学建模竞赛

一般而言,在竞赛中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竞争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要求学校充分的利用资源并广泛的宣传,让学生积极的参加竞赛,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数学建模解决问题,让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在竞争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今后也会努力学习,改正错误,提升自身的能力。

四、结束语

高等数学主要对学生从理论学习走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在高等数学中应用建模思想,促使学生对高数知识更充分的理解,学习的难度进一步降低,提升应用能力和探索能力。当前,在高等教学过程中引入建模思想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高校高等数学老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的同时也需要学生很好的配合,以便于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提升教学的质量。

大学生数学建模论文 篇八

关键词:数学建模协会 数学软件 学风建设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年代,近年来,大学生难就业成为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在学生为就业叫苦连天的时候,另一方面社会上的企业,各用人单位也在抱怨应届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差,知识结构不合理等等,企业也在为找不到合适自己的人才而苦恼。数学建模能培养同学们对问题积极思考的习惯;应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表达的能力;写作的能力;熟练使用计算机的技能;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这些都是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必不可少的。[1]

一、组建数学建模协会的目的和意义

数学建模协会以服务广大同学,宣传建模知识,普及数学软件实用,传播建模精神,致力于活跃学校的社团活动,营造学术氛围为宗旨。主要任务是为同学间交流建模心得提供平台,宣传普及数学建模知识,协助学校组织数学建模竞赛,宣传数学,普及数学软件实用等,致力于推动学院建模事业的发展。

二、协会成立现状

我院第一届数学建模协会共吸收了我院89名数学爱好者,成员主要是一年级学生,要求热爱数学,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写作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协会成立之后,开展了系列数学建模讲座,包括数学建模介绍、初等模型、建模论文撰写等,还专门为协会成员开设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两门课程,以满足建模竞赛对数学理论知识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进行师生交流、成员间交流,协会成员自发搭建了网络平台。辅导教师上传历年竞赛优秀论文供学生参阅,也可进行网络答疑,学生之间开展讨论,交流体会,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大家的课余生活,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建设。[2]

三、协会系列活动

数学建模协会活动主要由指导教师团队策划,协会成员组织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主要是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两门课程,讲授内容主要针对建模竞赛的需求,结合历年竞赛试题介绍知识的应用,并穿插相应初等模型的介绍。

第二阶段在校内数学建模竞赛之前进行建模讲座,包括论文撰写,简单模型的介绍,并通过竞赛选拔队员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期间采用“老带新”的方式,建模协会成员有一部分是上一届全国赛的参赛队员,他们的经验和经历都会对新队员一定的帮助,包括学习层面和精神层面。

第三阶段是暑假培训,主要针对参加全国赛的队员,进行系统的建模课程讲授,包括数学软件使用,建模方法,论文写作,竞赛注意事项等。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他们订任务、订目标,分组进行实例练习,让同学轮流上台讲解,报告自己的论文,其他同学和指导老师当听众,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等。[3]

四、几点思考

数学建模协会成立一年来,通过开展系列活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建模能力和水平,进而提高了校内建模竞赛的参与度和水平。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讨和改进。一是协会成员流失情况存在。主要愿意是制度约束力相对较差,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对数学建模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二是建模活动时间难以保证。大一新生,学生课外活动很多,经常与建模活动时间发生冲突,学生会顾此失彼,有时不能保证参加建模活动,时间长了就会放弃数学建模。三是建模活动安排需进一步优化。在讲授线性代数和概率课程时,由于内容的特点,学生反映枯燥乏味,也会打消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建模活动要作为一项是事业来做,就需要辅导教师团队和建模爱好者付出很多。协会制度要进一步完善,要与学院教务沟通,合理安排学生活动时间,同时更需要辅导教师优化课程内容,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兴趣。[4]

参考文献:

[1] 李余辉等。基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数学建模教学及竞赛意义研究[J]。科技信息,2011。

[2] 张桦。探析数学建模教育对人才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

[3] 杨桂元。财贸类院校数学建模的教学与实践[J]。工科数学,2002,18(6):13-15。

大学生数学建模论文 篇九

关键词:创新能力;数学建模;创新意识

作为当代大学生,具备创新意识,拥有创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许多企业更注重的是创新型人才。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去探索、实践、创新,才能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更好途径,进而有机会去提高自己。如今,许多高校仍然采取硬式化的教学模式,只是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意识薄弱,导致创新人才的缺乏。因此,增加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目标。通过实践证明数学建模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数学建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依据

1.知识结构的全面化

数学建模并不是单纯的根据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它是由数学知识延伸出来,不断地去扩充到各个学科的综合解题技能。因此,数学建模是没有界限的。对于各个专业的学生,他们都是从同一个起跑点开始,拥有平等的机会去学习数学建模。由于数学建模涉及到多学科知识,对于大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能够找到需要的理论知识来作为支撑。数学建模是要求大学生解决一个从未见过的问题,学生必须围绕着问题的核心,运用各种方法找到与问题相关联的学科资料,从中筛选出所需要的理论知识。这将有效地提高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同时也能拓展大学生的视野,以便其掌握更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加强其对广阔自然科学的理解,同时对大学生知识结构的扩充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计算机的应用化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已经被广泛地使用。因此掌握并精通计算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数学建模恰恰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例如在各种选址中最优化问题、配送问题中考验学生如何巧妙的利用编程能力,鼓励学生去探索更加简洁、新颖的方法,等。这些模型的求解都要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因此精通一些软件与面向对象的语言是非常必要的,例如C,C++,SPSS,matlab,lingo等。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在数学建模中的实际体现

1.从多个角度去解决问题

数学建模是通过对实际问题进行合理的抽象,设及简化,建立变量、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并求解模型,最后用所求结果去解释、检验以及指导实际问题的过程。数学建模竞赛题目来源于具有实际背景的生产、管理、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实际问题,这类问题一般都未做人工处理。例如在2008年的竞赛,对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研究,需要考生通过各种综合因素来评价:政治因素、传统历史文化因素、思想观念因素、国际因素、经济因素等。除此之外参赛者还得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以及地区差异。所以对于这种实际的问题,参赛的学生不仅要认真查阅相关资料,还需用所学的数学和计算机知识,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正因为竞赛题目的开放性和多样性,评阅老师会更看重于那些有闪光点的论文,而闪光点就在于竞赛论文中是否出现创新性思维。

2.借助团队合作培养创新意识

在当今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团队合作精神对一个大学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然而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团队合作精神就有很好的体现,它不仅体现出了合作精神,而且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竞赛时间有限,这就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各种知识的熔炉里提取出有用的信息,通过自学加以消化、理解并准确地表达和应用在数学模型中。因为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们多人一组,相互讨论,每个人的观点意见都不一样,他们之间难免会出现冲突、矛盾、争执,但正是因为他们的各抒己见使得思维相互碰撞,才会产生出更新颖、更有效、更全面的解决方案。因此,在此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大学生体会到了相互协助的重要性,而且增强了其团队创新意识,更有利于大学生今后的社会创新发展。总而言之,数学建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

三、通过数学建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数学建模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渠道,因为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通过数学建模竞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等院校更应该注重以下两点:

1.引导大学生自主思考,增强创新意识

在数学建模中,学校要积极为学生构建独立思考的环境,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和实践的空间,鼓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例如,老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不同的问题,给与他们一定的方法指导,让他们独立地解决问题。使学生善于发现并探索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更好地将抽象问题具体化,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2.加强高等院校建模课程的开设

作为参与数学建模竞赛前的学习准备工作,大学中数学建模课程的开放则显得尤为重要。我院从第一次参与天津市数学建模竞赛以前就已开设了系统性的数学建模培训课程,争取对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参赛选手给予数模指导,我院在长达两学期的选修课程以及2个多月的暑期培训课程中使得很多大学生的数学建模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活动来加强本校大学生的数学建模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水平,从而促进了本校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更多的高等院校应该加强对建模课程的重视和开设。

四、讨论总结

目前随着高校数学建模课程的开设,通过老师的讲解与指导,以及学生们对各种方法,各种模型的努力学习掌握,并且通过对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他们能更好的体会到只有不断的探索、创新,才能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以数学建模为平台,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才能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数学建模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对推动社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菊玲。数学建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

[2]熊启才,等。加强数学建模课程建设,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安康师专学报,2006,(5).

[3]张引娣,薛宏智,王阿霞。利用数学建模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J].高等建筑教育,2010,(3).

[4]付军,朱宏,王宪昌。在数学建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7,(4).

[5]韩中庚。数学建模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杨永琴。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模型分析[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6).

大学生数学建模论文 篇十

【关键词】数学建模;创新教育;技术应用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经过21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此项竞赛旨在培养应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训练逻辑思维和开放性思考方式。上海电机学院自2005年参加全国本科组比赛以来,在数学建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方面,做着不懈地努力,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数学建模教育体系。

为了以数学建模为平台,增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我们采用了课堂教学、课外教学、学生教学的教学方式。课堂上,教师将数学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展开,跳过理论推导与证明,重点讲述其应用相关的事例,启发学生对其应用性的思考,引出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讨论。课下,采用答疑、讲授等其他第二课堂的方法将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引导,并给出相关的指导意见。考核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讲互评,最后每个班级给出一份包括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可行性报告的建模论文,并作为公共资源存档。

为了增强数学建模教学的实践性与竞赛性,我们投入资金进行相关软硬件的购置,建成了一个集教学、实践、培训、竞赛于一体的机房。并形成了一套相对承受的竞赛机制,即校内宣传、基本培训、校内竞赛、上机实践、暑期培训、全国比赛。上海电机学院从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来,从初期的每年3、4支队伍到现在17支队伍,从数量到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就数学建模的普及程度而言,数学建模协会、数学联合学习社等社团已经变成全校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社团,数学建模及建模竞赛已经深入学生中。

自2005年举办首届上海电机学院校内数学建模竞赛以来,经过8年的成长与发展。在硬件上,我们建立了数学建模实验室;在软件上,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机制,包括宣传机制、竞赛机制、评阅机制、选拔机制、培训机制、后勤保障机制、奖励机制等。

数学建模实验室可以容纳50名学生同时上机、查阅资料、参加竞赛、创新实验。内部配备充足的数学建模资料、独立的服务器并开设讨论区和休息区。修改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确保数学建模基地安全平稳运行。每年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指导的教师达到11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指导教师达百分之九十以上。这些条件为以数学建模实验室为依托开展数学建模创新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组织机制:成立了校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负责宣传、后勤保障、征题命题及审核解答、评阅、赛后指导、数模课程建设、创新团队建设等工作。宣传机制:每年3月中旬开始,通过开展数学建模宣讲会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什么是数学模型、数学建模竞赛、数学建模的方法、步骤和一般过程、数学建模所能培养能力以及参加竞赛对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等。通过学校主页、部门网站、散发传单、张贴海报,教师辅导员到班级宣传等形式信息。确保将建模和建模竞赛推广到每个学生。竞赛机制:根据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上海赛区的相关要求制定了上海电机学院数学建模竞赛章程。全校统一竞赛题目,将图书馆机房及数学建模专用机房开放,并开放通宵建模教室。评阅机制:由命题小组等相关教师成立评审专家组,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在成绩反馈监督机制下,以上海赛区的阅卷流程为规范,制定了评卷方法与步骤,筛选出优秀论文,并采用上机检验及论文答辩的方式确定优秀的参赛小组。培训机制:重在培训,突出培训,从而蕴含竞赛期间参赛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竞赛。后勤保障机制:数学建模组委会竞赛前召开相关职能部门及各负责领队会议,协调解决学生上机问题、竞赛场地问题、网络连通问题、读书馆查阅资料问题、打印论文问题、伙食保障问题、安全问题、以及相关应急预案。

数学建模能够促进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数学建模活动包括数学建模课程、数学建模竞赛和数学实验课程等方面。建模活动本身就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较大的实践性;既要求思维的数量,还要求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很多高校当初为了竞赛的需要而开设了数学建模课程,但随着对数学建模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认识,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许多普通高校都在积极思考,大胆探索,数学建模教学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特别是对数学教学改革以数学建模为突破口,在教学体系方法和内容上都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革,已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改革教学内容,教学与计算机结合,实行研讨式教学等,这也为数学建模网络教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

1、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通过数学建模教学,使学生有独到的见解和与众不同的思考方法,如善于发现问题,沟通各类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等。

2、构建建模意识,培养学生的转换能力由于数学建模就是把实际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问题的转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鼓励学生对问题的深入研究,激发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促使其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习惯。

构建数学建模教学模式方面:

1、平时按数学建模的观点分析组织教学内容。经济数学基础课程中含有丰富的数学建模素材,其中许多概念本身就是从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中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它必对应着某实际原型。因此,我们专门加以挖掘整理,从全新的角度重新组织经济数学基础的教学体系。

2、针对教材中实际应用问题较少的现状,在教学中尽量精选一些实际例题进行建模示范,通过具体问题的建模范例,突出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在课后练习中也突出数学建模思想。通过经济数学基础的教学, 可以落实日常语言变为数学语言的训练,使每个学生受到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透视问题,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周围的实际问题,培养用数学的意识,学会用数学的理论、思想、方法分析处理问题,培养数学建模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国华,廖小莲,以数学建模竞赛为载体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创新能力,价值工程,2010,29.

[2] 刘唐伟,熊思灿,乐励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创新能力培养,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3] 孙浩,叶正麟,西北工业大学数学建模创新教育之探索,高等数学研究,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