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西游记读后感

9月西游记读后感

人生就是一部游记,我们在不同年龄段饰演着不同的角色。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9月西游记读后感精选,方便大家学习

9月西游记读后感精选1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名著。

在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这是我印象里中最深刻的一个记忆呀!唐僧让悟空去化饭。在山中白骨妖精,一变美女,二变老妇,三变老翁,迷惑唐僧,但每次都被悟空识破打死。唐僧不明真相,每次都怪罪悟空杀生,最终断绝师徒关系,逐走悟空。唐僧善恶不分,敌我不辨,一次次错怪悟空,直至赶走悟空,令人气结。悟空一心除妖,被念咒,疼痛难忍,却一次次表明心意,报答恩义,最后跪拜谢恩,落泪而去。八戒不但善恶不分,见色起意,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又一次次在师父面前挑弄是非,致使悟空被诬受难,令人气愤。

唐僧师徒西行,被火山挡住了去路。听当地人说芭蕉扇可以灭火,悟空向牛魔王妻罗刹女借扇子。罗刹女因妻子红孩儿被悟空得到灵气菩萨所赠定风丹再去索战,被扇子不动,罗刹女败回洞中。悟空变成虫子进洞,飞到茶中,被罗刹女饮下肚,在腹内翻腾要挟。罗刹女只得将扇子借给悟空。四人上路,悟空扇火不息,反差点被烧伤,土地告知此乃假扇。本回中最有趣当是悟空两次借扇,或庄重,或油滑,或歉卑,或横蛮,精彩连连。

9月西游记读后感精选2

这个假期比较特殊,因为受疫情的影响,人们不能出门。于是,我就宅在家里阅读名著《西游记》,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我就被故事中精彩的片段迷住了,书中主要讲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除魔,走过十万八千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的故事。

作品想象力丰富,语言生动诙谐,并塑造了极有个性家喻户晓的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形象。

在书中我最喜欢的片段是“整天东游西逛,每日云来雾去,行踪不定,广交各路神仙,自由自在极了”。这句话生动形象的概括了孙悟空在做齐天大圣时整天逍遥快活自由自在的样子,和后来当了大徒弟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这也像极了我们的人生,小时候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就像孙悟空当齐天大圣的日子,优哉游哉。长大后就会受到各种约束,戴上“紧箍咒”,不过也正是由于紧箍咒的约束,孙悟空才能保护唐僧去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我们生活在社会里,也要受到制度、法律的约束,在制度的框架下才能健康成长,向最好的方向发展。

《西游记》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不管是拥有七十二变的孙悟空,还是好吃懒做的猪八戒,或是各显神通的神仙妖魔,在我眼里都是如此的亲切,如此个性十足,活灵活现。虽然是师徒四人,也是一台戏。我觉得唐僧每次出场说得话很有意思,唐僧每次给人介绍自己都说“贫僧玄奘,从东土大唐而来,到西天取经。”就这短短的几句话就道出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去干什么?我们每个人也都要牢记我们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干什么?从哪里来代表了我们的过去,干什么代表了我们的理想。我们要记住,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孙悟空的勇敢像极了正在抗战一线的钟南山爷爷,在这次战役中,他可使出了浑身解数,带领他的团队勇敢地和冠状病毒作斗争。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败病毒,早日回到美丽的校园。

9月西游记读后感精选3

《西游记》是一部老少皆宜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阅读它的同时获得不一样的启迪。有的人喜欢其中人物的性格;有的人喜欢其中孙悟空降妖除魔时的风采;有的人喜欢它整体的剧情;有的人研究它的历史背景;有的人甚至把它当作某种预言。但依我来看,《西游记》就是一部小说,一个单纯的神话世界,只不过从中寄托了作者的某种愿望罢了。

《西游记》中的人物塑造是十分成功的。唐僧师徒、众神、妖魔鬼怪都个性鲜明。

唐僧乃是金蝉,是十世修来的好人,吃一口他的肉就可以长生不老。他怀有一颗仁慈的心,没有什么神通,自然就成了妖魔鬼怪下手的对象。唐僧不远万里去西天取经,就是希望能造福众生,使天下太平。他就像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胸有大志,但力量微薄。万水千山,妖魔到处都是,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是绝对不行的,因此他就需要收徒弟。这就同一个国家的治理绝不能靠一个人的道理是一样的。唐僧这个人物的特点是仁慈和执着。在取经的路上他遇到千难万险,每次都几乎丧命,但他从没因为困难而停滞不前。唐僧的仁慈是无人能比的,他曾因为仁慈错把孙悟空打死的白骨精当成人,并将孙悟空赶出师门。虽然这样,但我认为这种仁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毕竟善良比恶毒好,仁慈总比残暴好。待人宽厚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路上全靠他降妖除魔,才能使唐僧最终到达西天。

孙悟空这个人物地反封建的杰出形象。从学本领到大闹天宫,他始终是以理为重而不畏强权的人物。封建等级观念在他面前无比脆弱。他敢直言玉帝的过错,敢于大骂那些无用的神仙,敢于三番五次地找如来论理。也许有人想说孙悟空做事不想后果,但我认为我们就是因为在某些方面过多的考虑后果而使某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没有完成。或许我们这一代人就是缺少一种勇于面对勇于创新的精神。如果因为后果不好就不做的话,那我想至今不会有人登上珠穆朗玛峰,没有人到达过南极点,也没有人登上过太空。我们应该学习他的那种精神,那种不畏强权,万事理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

再讲讲玉帝吧!玉帝犯过很多错,有些是小错,有些是大错。小错暂且不提,但有些大错也真值得思考一下。有一节中,他为了惩罚一个犯了错的郡侯,使该地三年不落一滴雨。土地荒芜了,树也枯死了。百姓饿的饿死,病的病死,只有一些年轻力壮的带着家人逃荒去了。一个人犯下的罪,却要千千万万无辜的人来替一个人抵命。这个玉帝实在不该。别人都说神的`心胸是开阔的,可玉帝却因一些小错而不原谅那个郡侯,这难道是心胸开阔的表现吗?我认为,我们应该以玉帝为戒,时时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他人,万事理为先,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愿望来判断是非。犯了错并不可怕,怕的是不假思索,不加改正,怕的是下次犯同样的错。

如来佛祖这个人物也塑造的别具特色。我想他给读者留下最深印象的应该是他法力的高强和他那张时刻保持笑容的脸,如来佛的法力无疑是《西游记》中最强的。他只是略施法术就破了孙悟空的法术,还将他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之久。他那张永远保持笑容的脸使他变得温和,而不象有些大仙一样整天板着脸。他那张笑脸和别人的不一样,他的脸上包含了热情、关怀和铁面无私。他关心众生,关心一路拜佛求经的唐僧师徒。他的铁面无私更是令我感到震憾,可以大义灭亲地将自己的亲娘舅打回原形。

谈完了人物塑造,又来说说《西游记》整体。我在前文中写到,《西游记》本身是寄托了作者的某种愿望的,我觉的作者首先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自由。孙悟空就是这个愿望的具体体现。他为了自由,可以大闹地府、龙宫、天宫,可以说整个神的世界被他闹了个底朝天。孙悟空之所以这样无法无天,这是因为他不想受别人的制约。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所束缚,却自得其乐,还觉得这是一种十分美好的享受,是一种幸福。其实我们常常觉得累就是因为被一些东西束缚而造成的。科学家累吗?学者累吗?军人累吗?肯定累,单他们的累只是肉体上的累,几天就能恢复。而我们不能,因为我们的累是在精神上,是累在灵魂里。人类经过几百万年的发展,那种追求自由的精神已经被逐渐消磨了,人类变得麻木、无知、残暴。我们应该找回人类祖先的伟大精神——追求自由的精神并且开拓进取,寻找更大的自由。一部《西游记》指出了做人的道理,指出了为官之道,指出了人类发展的道路:力量源于《西游记》,精神源于《西游记》,成功源于《西游记》。

9月西游记读后感精选4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其中充满了离奇,精彩的神话故事,每每读起《西游记》,老是会情不自禁地溶入那精彩的情节之中。

当孙悟空打败了妖精,我们总会为他欢呼;当他受到了冤屈,我们也会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共鸣;当孙悟空被唐僧误会,被逼回花果山,继续当他的齐天大圣,但当唐僧遇到危险,猪八戒赶到花果山向孙悟空求救时,他也毅然去救唐僧。记得那时候看连续剧,当看到此片段时,眼中便充满泪水。

这只活蹦乱跳的小猴子就好像是我们的化身。当他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时候,就象征着一个小生命的诞生。当他在花果山上无忧无虑地和群猴们玩耍时,就好似我们那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当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就好似一个调皮的孩子,不小心跑进了大人们的世界,并且搞得一团糟,大人们想哄住他,便封了他个弼马温,没哄住。又封了个齐天大圣,还是没有哄住。而后如来出现了,伸出他的飞掌将孙悟空束缚在五指山下。严慈的父亲,终于压服了他调皮的儿子。度过了漫漫的五百年后,观世音的出现给了孙悟空新的希望,踏上了漫漫西天取经之路,也踏上了漫长的人生之路。

我们也像那糊涂的唐僧,总是错怪孙悟空,结果上了妖怪的当,被抓去,猪八戒、沙僧也总是会把孙悟空请来。就像在我们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总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只要肯改正,大家也一定会原谅你的。

有时我们也会像猪八戒一样,憨厚可爱,总会带给人们笑点。我们童年时代的模样不就像一个个可爱的猪八戒吗?总是会做一些让人想不通的事情,可是却能把大家都得哈哈大笑。

也许我们有时更像那勤勤恳恳的沙僧,每次上路他都心甘情愿的背着担,不说一个“累”字。这不就像我们成年以后,当了爸爸妈妈,为孩子心甘情愿的受苦、操劳吗?

其实,人生就是一部游记,我们在不同年龄段饰演着不同的角色。我们要感谢吴承恩,是他用他那超凡的想象力为我们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梦,一个充满离奇,曲折,梦幻的梦……

9月西游记读后感精选5

我读过许多书,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书是明代著名小说家吴承恩写的《西游记》。

《西游记》这本书让我认识了心底善良的唐僧,忠心耿耿的沙僧,好吃懒做的猪八戒,还有天不怕地不怕、本领高超的孙悟空。师徒四人历尽艰难险阻,斗败妖魔鬼怪,终于取得真经。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三打白骨精”说的是白骨精想吃唐僧的肉,就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姑娘想要接近唐僧,被孙悟空识破了,她又变成了老婆婆和老爷爷,可还是逃不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师傅却误会他连伤三条人命,不但念紧箍咒惩罚他,还要把他赶走。白骨精一看有机可乘,抓走了唐僧,唐僧这才明白错怪了孙悟空。孙悟空却不计前嫌赶过来打死了白骨精,救了师傅,他们又踏上了取经之路。

读了这本书,我不仅被他们师徒不畏艰险、一心向佛的精神所感动,也使我懂得了不少道理。在学习上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在生活中要明辨是非,持之以恒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