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第一篇:《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笔记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笔记

一、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启发。

1、作为班级管理者,教师要打响第一炮,赢得学生的接纳,为以后成功的班级管理垫下良好的基础。

2、要在批评教育学生之后给他一些安慰和鼓励。

3、在教学中,设置好课堂导入和课堂小结,力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4、注意沟通的艺术,注意安排语句的先后顺序,尽可能使它产生积极的近因效应,避免消极的近因效应。

二、南风效应——感人心者莫乎情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南风和北风比赛威力,比赛的项目就是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但它越吹,行人把衣服裹得越紧;南风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衣敞怀,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被称为南风效应,有时也被称为温暖法则。

这个语言告诉我们: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说服往往胜于压服,和风细雨有时要强于暴风骤雨。

一次温暖的教育,会照亮孩子的一生。我们的教育是什么?不就是在孩子心目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并促使他生根发芽,让孩子成为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人么?

工作久的许多老师都遇到过这样的事,因为曾经自以为非常正确的一次批评,数年后被孩子提起。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错误,就像学习走路的幼儿跌跟头,绝大部分和道德品质并没有多大关系。

学生年少无知,又容易冲动,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教师批评学生也就成为日常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的老师对犯了错误的老师,总是怀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动不动就声色俱厉地训斥,命令孩子写检查,甚至对孩子采取罚站、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方式,这“呼呼北风”只能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既不利于改正错误,也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人在犯错误时,往往都会产生自责心理,如果试着去使用南风,看起来平淡无奇,缺乏力度,却触及了孩子的心灵,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面对犯错误的孩子,让我们对他们多一份宽容和尊重,让其自发自醒。这难道不是表明教育除了是一门技术外,更是一门艺术,一门对人性理解的艺术吗?

三、系列位置效应的启发。

1、系列位置效应表明,如果学习材料中各部分的位置不同,学习效果就不同。所以,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同学们要在最重要的时间做做最重要的事情。

2、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要讲最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

3、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上课之前准备好相关学习用品,不要让上课的前十分钟在找练习本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十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中度过。

4、背诵文章、单词时变换开始位置。

5、每次学习的时间不宜过长,学习时间过长,中间部分就相应增多,学习效率就会下降。

6、合理安全学习材料的顺序,同一学习材料的学习时间不要过长,前后两段时间中学习的材料要不一样,这样可以避免材料间的相互干扰。

第二篇:教育心理效应 读书笔记

《教育心理效应》读书笔记

井头二中 朱彩凤 教书育人,育人为先。“教书”知识教育的直接任务,而“育人”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胆在我们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对分数、考试、成绩等关键词过度专注,如学校的好坏以升学率为标准,教师的好坏以考试的结果为标准,学生的优劣以分数为标准??而这些无不是以学生的内心世界被严重忽视为代价的。在以分数为中心的功利化教育环境中,学生无不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倾力追逐着成绩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则是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轻者产生心理障碍,重者甚至可能患上各种心理疾病。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一个真正的老师不应只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且应该成为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成为育人的艺术家。

(一)加强交流,了解学生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一些学生难得向老师白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经常深人班级,利用适当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情感,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通过个别谈心,可以发现、掌握某些同学的不健康心理,再“对症下药”,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使个别谈心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只有做学生的知己、朋友,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能将自己的烦闷向老师倾诉。当一些学生在学习上遇有困难,家庭生活受挫折时,他们心情苦闷,情绪失衡时,老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安慰他们,开展谈心活动,老师应以诚恳的态度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让他们把心里的积郁情绪渲泄出来,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二)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尽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该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等。

(三)创造环境,多样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常规教育外,更要注意言传身教。老师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开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模仿老师。心理学的模仿,指在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或者相似的现象。

(四)因材施教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气质,心理学的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教师应该学好心理学基础知识,分清每个学生的气质类型,因材施教。

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奇曾说过,教育要心理学化。也就是说,教育要对准学生的心灵,指向教育的根本—育人。古人有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师不仅要以深厚的功底做好教学工作,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每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期待着能够懂得和理解他的良师来开发并将其打造成才。

第三篇:教育中的十大心理效应(教师必读)

教育中的十大心理效应

提高家长科学教子水平是全社会的责任 本报记者邢兆远刊发时间:2014-03-14 09:00:06 光明日报[字体:大 中 小]“两会期间,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要推动形成‘人人相互关爱、家家幸福安康、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这进一步启示我们,家庭幸福与国家、民族、社会进步紧密相联。”山东省泰山民族中学副校长宋文新代表说:“现在,我们要在家庭教育方面注意形成有效的科学指导和规范

。”

“目前,我国家庭小型化、独生子女多,出现了青少年监护人缺乏教育主体意识,对子女教育责任归属不明,缺乏科学育儿方法,不能以身作则正确教育引导子女等众多问题,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不利。”宋文新说。

宋文新代表建议,家庭教育立法是时代所需。在时机成熟时,应以专门法的方式确定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与性质,将其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体系。要把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提高家长科学教子水平作为全社会的责任,把家庭教育纳入城乡社区公共服务

教育中的十大心理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妈妈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妈妈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超限效应.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超限效应在

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可见,妈妈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德西效应.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在学习方面,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

南风效应.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木桶效应.“木桶”效应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一个孩子学习的学科综合成绩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门学科成绩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孩子良好学习成绩的稳定形成不能靠某几门学科成绩的突出,而是应该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特别取决于它的某些薄弱环节。因此当发现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时,就应及时提醒孩子,让其在这门学科上多花费一些时间,做到“取长补短”。

霍桑效应.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很不理想。后来,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两年时间,专家找

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但又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作为母亲,要尽量挤出时间与孩子谈心,并且在谈的过程中,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尽情地说,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说出自己对家长、学校、老师、同学等的不满。孩子在“说”过之后,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他们会感到轻松、舒畅。如此,他们在学习中就会更加努力,生活中就会更加自信!

增减效应.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比如,许多销售员就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在称货给顾客时总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拿出。我们在评价孩子的时候难免将他的缺点和优点都要诉说一番,并常常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其实,这是一种很不理想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不妨运用“增减效应”,比如先说孩子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

蝴蝶效应.据研究,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掺和,几星期后,竟会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紊乱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并作出了理论表述: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孩子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和恰当的,可能影响孩子一生;错误和武断的,则可能贻误孩子一生。

贴标签效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政府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并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这一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孩子吼“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笨蛋”。所以,妈妈必须戒除嘲笑羞辱、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等语言,多用激励性语言,对孩子多贴正向的标签。登门槛效应.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也可以运用“登门槛效应”。例如,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从而使孩子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

第四篇: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孙建凯

看一看有关儿童心理方面的书籍,对我们实施恰当有效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帮助。尤其是《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作者用教育中典型的示例和心理学中的实验相结合,将难懂、枯燥的心理学知识阐述得生动易懂。提到“暗示效应”、“超限效应”、“高原现象”、“思维定势”、“晕轮效应”等等这些效应,我们可能感觉比较熟悉,但又很难说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也就很难利用这些效应对学生进行教育个管理了。这本书中在解释每个效应时都是先讲一个小故事,然后揭示故事中的某某效应是“怎么一回事”,再列举出我们身边的事例详细论述,同时结合我们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诉我们在教育教学以及管理中怎样应用这些效应为我们服务。

比如,在解释“超限效应”时,先讲了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了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然后书中就解释了马克?吐温为什么会气愤,反而偷钱呢?显然是因为牧师降低时间太久了!牧师的话无论如何动听与感人,但如果他一而再、再而三大唠叨个没完,再耐心的人也会心生厌烦的,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之为超限效应。为了让读者加深理解这个“超限效

应”,书中接下来又列举出生活中人们常犯的一些错误而引出的教育难题。最后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同样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再用真实的例子让我们加深理解。一位教师在考试讲评课上反复批评一个学生,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该生的试卷撕烂了。该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用手中的钢笔戳向老师的脸,使这位教师的脸上留下了“永久的记忆”。因此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切记:“学生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千万不要对同一个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批评,也千万不要重复同样的方面、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批评语句,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里、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

看到这里之后,我就想到了自己在批评全班学生时也像那个牧师那样唠叨个没完没了,虽然我是好心,可依据这个超限效应,孩子们也会像马克?吐温那样的,不但没有使班级状况得到好转,反而自己的话越来越无效呢。我也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一些有经验的教师为什么说话“落地有声”了。在之后班里的学生出现问题时,我尽量避免一而再、再而三大批评,而要讲究“布白”艺术,对学生的评批点到而止,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的心灵之桥,只有这样,才能使成长中的孩子把我们视作自己信得过的良师益友,从而甘愿接受教育,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第五篇: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心理效应,而且还是教育中的...相信大家听到这本书的名字之后,会有和我一样的感觉,觉得此书必定是深奥、难懂的。光看名字,也挫伤了将这本书从书店抱回家的念头,但是书皮上标有此书入选“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2014年中小学图书馆推荐书目”的介绍,似乎又有些值得随手拿起来翻翻。原来这本书不但不难读,反而浅显深刻,直白而又睿智,把严肃的心理学规律、效应和法则用直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一一道来。阅读时能充分激活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识经验,从而受到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一篇篇文章读下来,顿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而且学习到如何在教育教学中,以及平日学生管理方面运用科学的手段去解决问题。

西方流传着一首民谣: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听完这个民谣大家会是一笑而过,还是可能有人会想到了什么?其实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蝴蝶效应”。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似乎不可思议,但在有些条件下却是成为了可能。

看到这里,让我想起我们的学生。今年我教三年级,颇有感触:好习惯的养成很难,而坏习惯却会在不知不觉中轻易的“萌芽”。有的孩子一节课下来不整理上节课的书本,不做课前准备,就想着出去玩儿了,到第二节上课时,他才从书包里呼呼啦啦地找书本;大课间,更是如此,做操回来,他又渴又热,自然的先只顾着接水来个“水饱”,10点上课,其他同学都准备好上课了,而他的桌子上还摆着上节课的书本;到了中午放学,向他桌子或者桌洞一看,一本不少,上过什么课,肯定有什么书,书还摆得乱七八糟,这不就是“蝴蝶效应”吗?当孩子第一次不整理自己的东西时,老师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纠正,而让学生的坏习惯有机会暗暗“滋长”,接着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时间一长,就养成了根

深蒂固的坏习惯。于是告诫我们教师要反复给孩子说教:做好课前准备,上课写字时眼睛的距离,做数学题时用尺子等等,这就告诉我们要警惕身边“蝴蝶效应”的发生,要在事情刚发生时就把不好的苗头熄灭。

读了书中的“扇贝效应”这一篇,让我也深有感触。小凌每周都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但是在这两天他突然“罢工”了。爸妈仔细询问,才恍然大悟:由于太忙,上星期天忘记了每周固定不变的对小凌做家务的奖励——吃麦当劳。这很让爸妈困惑:用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孩子做家务,是为了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但现在变成没有奖励就不劳动。到底怎样才能用好奖励,最终形成孩子良好的习惯呢?小凌的这种表现就属于“扇贝效应”,在心理学上,“麦当劳”就是强化物,是对小凌做出某种期望行为的奖励,奖励某一行为,这一行为就频繁出现,这就叫做强化。强化分为多种方式,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固定时间的强化,即每隔一定时间就提供强化物,强化做出行为。扇贝效应告诉我们,固定时间的奖励不能维持新的行为,没有“麦当劳”,个体就会“热情尽失”继而罢工。

那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彻底避免这种连续的、固定时间的强化呢?虽然在长时间的过程中、持续地应用连续的、固定的强化会产生扇贝效应,但是,在新知识、新行为、新习惯的初始学习阶段,连续的、固定的强化是必要的,这能够让学生很容易的完成要求的任务,尽快的得到奖励;紧接着,当学生的学习或者行为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要不断延长强化的间隔时间,直到最后撤销强化。现在相信每个老师都会联想到我们经常用的“小红花”吧,小红花就应该要科学的使用。

再拿心理上的“增减效应”举一例: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在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了。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粟子,而晚上给你们三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 猴子们听了,都想晚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三颗,晚上再给你们四颗,这样该可以了吧 ?”猴子们听了,以为晚上的粟子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

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这就是标准的“增减效应”,其实结果都一样,但是以不同的方式给予,给人的心理感受可能就截然不同。人的心理总有那么一种倾向,习惯得到,而不习惯失去,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为适应生存而沉淀的一种文化。一般我们在评价学生时,难免要将学生的优点和缺点都要诉说一番,可往往是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其实这是很不理想的评价的方法。我们不妨运用“增减效应”,这或许会增强评价的效果:当评价学生时可以先说学生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因为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

再比如运用“禁果效应”(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达到教学目的。上新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对学生说:“我这里有一道难题,本想让你们做一做,可连我都没做出来,看来你们就更不会了。”好几个学生立刻请求老师把题写在黑板上。老师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写了题,全班同学都忙碌起来,不一会儿,一半同学举起了手。当学生清晰地说出解题思路时,老师故意装出甘拜下风的样子说:“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看来这堂新课你们自己就能学会,有没有信心?”学生的回答当然是“有!”

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才发现许多那么相似或者就是自己经历过的案例,蕴含了许多心理学知识,许多心理效应。这些个生动的案例对我今后的工作乃至生活都非常有用,更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今后我会把书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中,将这些心理效应付诸行动,指导自己的教学科学化,艺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