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本情境是朱自清的散文《绿》中的一个片段,我着重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学习作者表现美的方法,着重理解作者如何运用烘托和衬托的手法来突出梅雨潭的绿,并进行拓展阅读与习作训练 。

《绿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案例描述 】

师:(播放背 景音 乐:溪水,潺潺,音乐悠扬,在优美的意境中引领学生进入文本 …… )同学们请闭上眼睛,随着这段优美的音乐,一起来感受朱自清笔下《绿的神奇魅力。请一位同学朗读 “我又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 ……那醉人的绿呀 !”这部分内容 。

师:这一片段中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最美。 (要求学生自由寻找伙伴交流彼此感受文本的体会)

师:作者写梅雨潭的绿,为什么要写其他地方的 “绿 ”呢?你们去过这些地方吗 ?

生 1:我去过杭州。

生 2:我看见过西湖。

师 :你们想了解这些地方吗?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吧。 (多媒体展示 “北京什刹海 … ‘杭州虎跑寺… ‘西湖的波 ”)这些图片给你什么感觉,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生 1:我感觉这些地方也很美的。

生 2:我觉得可以用 “犹如仙境 ”来形容。

(说明:展示图片 ,意在给学生创设一个直观的认识 ,弥补学生对 “北京什刹海” “杭州虎跑寺 ” “西湖的波 ”等名胜风景认识上的缺陷。再要求用一个形容词说 出对上述名胜的感受 ,引导学生感受名胜的美 。 )

师:既然大家觉得这些地方的“绿”也是如此迷人,作者为什么要说它们“太浓了” “太淡了” “太暗了”,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生 1:作者想用这些地方的美来出“梅雨潭”绿的“奇异”。

生 2:这是“以美衬美”的写法。

(说明此环节让学生明白,作者采用了烘托手法,以美衬美,表明梅雨潭的绿是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绿得恰到好处,美到极处)。

师 :你还能发现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是采用这种写法的吗?

生 1:作者主要想写的是 “梅雨潭的绿”可开头写了“梅雨瀑”应该也是“以美衬美”吧。

生 2:作者写山,写岩,写亭,写天 ,写草 ,都是为了衬托梅雨瀑的美。

(说明:学生讨论后明确文章题目是 “绿”,文章赞美的中心是梅雨潭的绿,可是开篇以后却花较多的笔墨写梅雨瀑,意在让学生加深对衬托手法的认识。)

师 :很多作家用这种方法来表现所要描写的东西,(引导学生阅读郭沫若的散文诗 《白鹭》,多媒体展示散文诗《白鹭》及图片 )找出文中采用衬托手法的语句 说说作者是怎么来衬托的。

生 :作者写白鹭、朱鹭、苍鹭是为了突 出白鹭的美 。

(说明引导学生对知融会贯通。文中以白鹭、朱鹭、苍鹭等相近或同类的动物来比较以显出白鹭的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这种方法,看似粗疏,实则非常符合人的欣赏习惯和审美原则。 )

师:作家能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美,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模仿这种写法,来抒写 “春夏秋冬”四季呢?请同学们课后将你们的作品发到校园博客。

(说明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校园语文课博客,将 Blog引进课堂教学,拓展语文课堂教学思路 ,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加强师生生生、网络互动 ,在阅读基础上提高写作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我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第三段中的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怎么比拟得出呢?”这一片段,通过引导学生对该片段的赏析、感悟体会作者表现美的手法。在引导学生欣赏前、我借助媒体,播放有着潺潺流水声的一段钢琴曲,学生在配乐朗诵中渐渐进入文本 。学生走进文本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美,寻找这一片段中觉得最美的地方,让学生自由谈谈个人的感受 。在此基础上,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描写“北京什刹海” “杭州虎跑寺” “西湖的波”等名胜的意图。 (这时为了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教师适时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发现,原来这些地方也同样很美,进一步思考,既然这么美作者为什么说它们 “太淡” “太浓” “太明” ,让学生明白,作者采用了烘托手法,以美衬美,表明梅雨潭的绿是明暗适度 、浓淡相宜,绿得恰到好处,美到极处。)我之所以设计 “拓展阅读”,是因为考虑到四年级学生已经基本具备分析欣赏能力,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如何将知识体系融会贯通,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语文教学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提高学生读写听说能力为目标。为此,我还设计了模仿习作训练 ,旨在激发学生在感受美的基础上,模仿名家表现美的手法来创造美文。我还利用网络资源,突破语文教学的时空限制 ,加强网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师师互动、家校互动 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